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便是大吉大利的黄道吉日,整个家族都为一件大事忙碌起来——将圣旨恭恭敬敬地供奉到祠堂的神龛之中,这可是关乎家族荣耀与传承的庄重时刻。

族长身着一袭暗纹长袍马褂,衣角与袖口绣着精致古朴的吉祥图案,那细腻的针脚里藏着家族过往的故事。

他神情肃穆,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踏出的是家族兴衰的节奏。只见他伸出那布满老茧却无比稳健的手,拿起泛着古旧铜光的钥匙,缓缓插入祠堂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锁孔。

钥匙转动,发出“嘎吱”一声沉闷声响,那声音仿若穿越了漫长岁月,惊起了檐下正惬意休憩的雀鸟,它们扑腾着翅膀仓皇飞起,划破湛蓝天空,留下几声短促而惊慌的鸣叫。

祠堂内,烛火轻轻摇曳,昏黄的光晕温柔地洒在列祖列宗的牌位上,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艰辛。

夏兴南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圣旨,那圣旨被明黄色的绸缎包裹,边缘绣着象征皇权的金色丝线,在微光中闪烁着尊贵光芒。

几位身着素袍的族老,手持绘着神秘符文的经幡,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他们如同忠诚的护卫,紧紧簇拥着夏兴南走在最前面。

身后,族中子弟依照长幼顺序,神色虔诚地鱼贯而入,他们步伐整齐,衣袂飘动间,带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这份荣耀的珍视,在祠堂内有序排列。

族长站定,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清晰,开始按照既定仪式振振有词地念起告语。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家族获此殊荣的自豪,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在祠堂内回荡。

念毕,一位白发苍苍的族老迈着略显迟缓却依旧庄重的步伐,从夏兴南手中郑重地接过圣旨,双手高高捧起,缓缓走向祠堂中央的供桌。

当圣旨被稳稳放置在供桌上的那一刻,所有人整齐划一地跪地叩首,额头轻触地面,表达着最诚挚的敬意。

那明黄的圣旨,在摇曳烛光下愈发熠熠生辉,承载着至高无上的皇恩与家族无上的荣耀,让整个祠堂的空气都仿佛凝固,凝重得让人不敢大声呼吸。

于氏等一众女眷,依照族规不能踏入祠堂半步,只能远远地站在祠堂外翘首张望。

怀清站在人群中,目光在祠堂内外游移,她倒没有对不能进入祠堂表现出太多在意,只是觉得这祠堂里的氛围太过沉重压抑,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清姐儿,可是觉得哪里不舒服?”身旁的刘湘湘关切地问道。

怀清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浮起一抹浅笑,挽起湘湘的胳膊,两人一起走开几步,轻声说道:“还未恭喜你呢。”

湘湘如今接了怀淑的班,在家里操办起了小作坊,每日忙着打络子、做布偶,已然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女强人。

“嘿嘿,你说哪里的话,这还是多亏了淑姐儿。”湘湘脸颊微红,眼中闪烁着自信与满足的光芒,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撑起这样一份事业,养活一众女工。

说着,湘湘的目光不经意间飘向祠堂内,落在一个英俊挺拔的身影上,那一瞬间,她的眼眸微微黯淡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常,暗自思忖,不该有的念头还是早早打消吧,当下还是努力赚银子才是正事。

怀清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又回头瞧了瞧湘湘,心中暗忖,这莫不是传说中的暗恋?

可能暗恋还算不上,或许是那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情愫吧。

有些话难以言说,那就让它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吧……

“走,去我家,我嫂子今天炸肉丸,你中午在我家吃吧!”湘湘突然话锋一转,热情地邀请道。

“炸肉丸啊!”怀清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啊!好啊!春音,你跟娘说一声,我中午去杏花伯娘家吃!”

话音未落,她便拉着湘湘,像两只欢快的小鹿一般,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于氏站在人群中,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嗔骂了一句:“这馋嘴丫头!”

怀清从村中穿过,感慨在过去的短短几个月里,村子仿佛被一双神奇的大手点化,焕然一新了。

曾经,村道狭窄又泥泞,每逢雨天,一脚踩下去,泥水便会没过脚踝,让人举步维艰。如今,宽阔又平坦的鹅软石路贯穿全村,走在上面,鞋底洁净,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家家户户门口,皆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有人站在梯子上,细心地修缮着房屋,一锤一钉间,满是对生活的热忱;有人弓着身子,在农田里精心打理着庄稼,汗水滴落在土地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孩子们在一旁嬉笑奔跑,银铃般的笑声为村子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

村长大伯为了村子的长远发展,是铁了心要整治村规民约。他挨家挨户地走访,耐心劝说,制定出一系列严格又合理的规定。在村规的约束和全体村民的共同监督下,那些游手好闲的懒汉纷纷收起了往日的散漫,主动寻找生计。村子里,再也听不到那些毫无意义的嚼舌根的声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愈发融洽。

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往日里聚满了无所事事、热衷于家长里短的人,如今只有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在树下闲聊,也是为了监督那些闲汉,还有一只黄狗趴在树下,惬意地晒着太阳。

它的毛发顺滑有光泽,眼睛明亮有神,像是也被村子里这积极向上的氛围所感染,连模样都显得眉清目秀起来。

日子渐渐富足起来,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不,族学办起来了。

聘请的先生是一位秀才,他学识渊博,腹有诗书。只是命运弄人,每次临近科考,总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各种状况,不是生病卧床,就是丢失重要物件,多次受挫后,他无奈地放下了科考的念头,娶妻生子,安心过起了平凡日子。说来也怪,自那以后,一切都顺遂起来。

正巧碰上村里聘请先生,他便带着妻女欣然前来应聘。面试那天,大爷爷与他相谈甚欢。陆先生谈吐不凡,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大爷爷对他十分满意。而陆先生也被村子里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村民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打动,双方一拍即合,就此开启了村子教育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