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前榜单揭晓刘耀虎、宋亚文名次靠前又因祖父曾居官场,加之童府、姜府等暗中助力,终是谋得京官之职。

刘耀虎任内阁中书(从七品),协理内阁文书,可接触核心政务;宋亚文则为国子监监丞(正七品),负责国子监教学与管理。

马祺玉与丁鹏程名次靠后,便欣然赴河北道恒州(后世北京)的两个县任知县(正七品)。

众人始料未及,怀谨竟被派往怀远府任知府。

这一任命堪称“跳级”——知府乃正四品高官,比其丈人阮同知还高一级!

虽怀远府地处贫瘠、久被北狄蚕食,如今刚回归大明,政务荒芜,却也是一府最高行政长官,掌民政、财政、司法之权。

众人疑惑圣上为何派新科进士担此重任,这不合规矩?

齐禹解释,怀远府虽收复,却少有人愿往,新科状元虽请命,却被圣上留任翰林。

如此,怀谨也算“捡漏”得职。

面对百废待兴的怀远府,怀谨深感任重道远,遂向众人求助:“屯田之策、建城之法,望各位兄长助我一臂之力!”

众人纷纷应是。

这里面去过怀远府的只有怀谦和齐禹,他们两人就将自己所见所闻一一复述,众人再根据文献记载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论证。

后世北大荒改造之事是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将军率十万复转官兵,后又有数十万知青、支边青年加入,引进机械开垦沼泽、建立农场,通过改良土壤、选育良种、兴修水利,才将“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虽然照搬照抄不现实,但很多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

怀清一头扎进空间,将北大荒发展历程梳理分析,写成报告。

无奈字迹潦草,只好请齐禹帮忙誊抄。

见她眼底乌青,抱着厚厚一沓资料熬夜整理的模样,齐禹喉间微动,握笔的指节轻颤。

怀清盯着他运笔时腕间起伏的纹路,墨色在宣纸上洇开蜿蜒的轨迹,竟比画舫水袖还要流畅。

直到他忽然抬眼,她才惊觉自己看得入神,耳尖发烫地别过脸去。

“怎的?可有哪里不对?”齐禹的笔尖悬在半空,墨点险些落上纸面。

“无事,你写。”怀清忙转身翻找木箱,指尖触到羊皮袄的毛领时才定下神来——她得给大哥备齐北境物资。

按抗寒、合群、实用的原则,靰鞡鞋、火镰、鹿肉干依次码放,又将“防野兽冰雪”“入乡随俗”的字条压在箱底。

五大箱物件归置妥当,她望着它们心底泛起细微波澜:这一去何止千里,但愿这些物什能替她护好大哥他们。

“好了。”齐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垂眸吹着刚写就的文稿,墨香混着松木气扑面而来。

怀清转身时,恰好撞见他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阴影,忽明忽暗,像极了老家屋檐下晃动的竹帘。

“谢谢啦!”她从厨房里捧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溏心蛋卧在金黄的汤汁里,青菜叶还打着卷儿。

齐禹挑眉接过,竹筷刚戳破蛋皮,浓郁的香气便漫出来。

第一口汤下肚,他瞳孔微缩:“这味道……竟如此新奇?”

怀清笑出小梨涡:“上次你说面疙瘩好吃,改日给你做碗正宗的?”

“好。”齐禹低头又尝了口火腿,喉结在青衫领口处轻轻滚动,“不过这‘谢礼’……倒是比山珍海味更难得。”

怀清晃了晃手里的搪瓷碗,眼尾扬起得意的笑:“那是!泡面可是我的看家本事!”而且是为数不多的本事。

油花在汤里打着旋儿,她特意煎了两个溏心蛋,金黄的蛋黄戳破时险些溅到围裙上。

隔日,怀谨拆开那捆用蓝布包着的资料时,指尖忽然发颤。

三十多张宣纸上,是齐禹工整的小楷,从屯田轮作到建城夯土,从与部族互市的礼节到冬季防兽的陷阱图,每一页都用朱笔圈出了重点。

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舆图,怀远府周边的山脉河流被朱砂标得清清楚楚,显然是怀清熬夜描红的痕迹。

“大妹……”他喉头滚过一声哽咽,抬眼时正见怀清抱着个紫绒布包走进来。

“大哥,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怀清将布包摊开,露出里面码得整齐的银票,估摸着有十万两,都是从前打劫来的。

“都是些不义之财,你到怀远府后,修路、建粮仓、赈济灾民都能派上用场。”

怀谨指尖抚过银票上的暗纹,忽然想起青州王家、许家,以及大皇子府莫名失窃,莫不是……

不对!不对!他不应该怀疑大妹的!

“还有,”怀清从袖中掏出张泛黄的名单,“孔老带着万氏族人随你去,还有张大爷一家,我都问过他们家人,半月内便能启程。”她顿了顿,指了指墙角盖着红布的木箱,“五箱物资里有一半是御寒物资跟吃食以及各种良种,这是我另外准备的,大嫂那里应该也会准备。”

说到这儿,她忽然压低声音,将贴着“陈年老酒”标签的陶坛推过去:“这个你收好了。”

坛口的棉绳被她捏得发皱,怀谨小心翼翼地接过,他知那里面是比金子还贵重的灵泉水。

“大哥不必觉得愧疚。”怀清将誊抄工整的名单放进木箱,“等这边安定下来,我便雇辆雕花马车去怀远府——到时候啊,我也是能在知府后宅听戏的女眷了!”

她故意用袖口掩住眼底红痕,语气却轻快得像檐下的铜铃。

怀谨忽然想起昨夜路过书房,见她趴在案上打盹,鬓角还沾着片墨渍。

齐禹握着狼毫站在一旁,正小心翼翼地替她拂去落在宣纸上的炭灰。

此刻晨光斜斜切过她眼下的乌青,他忽然喉间发紧,伸手替她理了理歪掉的发簪。

怀谨终是一句话没说,抱着酒坛子走了。

怀清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整理资料时,齐禹替她抄写时说的话:“怀谨若有十分志向,你便有十二分周全。”

大哥,也是在替她负重前行!

陶坛被郑重其事地裹进锦缎,塞进木箱最底层。

怀谨交代心腹小厮陶宇生:“此坛比我性命还金贵,若有闪失,你便提头来见。”

少年人虽不懂坛中究竟何物,却见自家大爷难得露出这般郑重神色,忙不迭点头应下,连抱木箱的姿势都端正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