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13章 一桶姜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恭贺圣上千秋万载!

山呼海啸般的颂词在大殿回荡,惠安帝捻着龙须连道三声。

随着司礼太监尖细的唱喏,献礼环节正式拉开帷幕。

因楚王刚被贬为庶人,二皇子贤王便领着诸位皇子鱼贯而出。

怀清悄悄打量,终于将皇室诸位公子认了个齐全——最年幼的七皇子尚在乳母怀中咿呀学语,粉雕玉琢的模样惹得圣上频频垂眸浅笑。

贤王率先捧出卷轴,金丝锦盒打开时,殿内众人不禁屏息——竟是顾恺之真迹!墨色山水在绢帛上流淌,恍惚间似有云雾蒸腾。

三皇子虽远在封地,却遣心腹快马送来黄金鼎,鼎身蟠螭纹栩栩如生,在烛火下泛着夺目光芒。

四皇子更是豪横,命人抬上一座八仙过海玉雕,玉琳琅巧匠雕琢的仙人神态各异,连衣带褶皱都纤毫毕现。

曾依附楚王的五皇子,如今倒似洗尽铅华,献上的文房四宝看似寻常,实则皆是名家手笔:端砚石眼如星,狼毫笔杆嵌着东珠,宣纸轻若蝉翼,墨锭还雕着御题诗纹。

六皇子别出心裁,捧来一盆造型盆景,虬曲的枝干缀着红梅,暗香浮动间竟似藏着整个江南。

轮到七皇子时,乳母抱着幼童福身,两名内侍抬上鎏金鸟笼,丹顶鹤昂首唳鸣,倒真应了祥瑞之说。

皇帝龙颜大悦,连道。

紧接着群臣献礼,奇珍异宝如流水般呈上:波斯进贡的夜光璧莹莹生辉,岭南加急送来的荔枝裹着新鲜竹叶,景德镇御窑烧制的珐琅彩瓷绘着百子千孙图...怀清目不暇接,不自觉睁大了眼睛。

不远处传来一声嗤笑。

循声望去,某位世家贵女正用团扇掩着唇角,眉间尽是轻蔑。

幸而她到底谨记宫规,虽满脸不屑,到底没吐出更难听的言语,只与身旁女伴窃窃私语,眼风却时不时扫向怀清,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打量。

怀清垂眸盯着杯中浮沉的碧螺春,任由邻席的嗤笑与议论如蛛丝般缠过来。

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里,与其跟那些眼高于顶的贵女针锋相对,倒不如装聋作哑来得聪明。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随着一声刻意拔高的嗓音,所有人的目光如聚光灯般骤然投向她:陛下,臣妾好奇——新晋的明善县主此番准备了何等贺礼?

惠安帝闻言挑眉,目光扫过人群:明善也来了?

怀清盈盈起身,罗裙拖曳出半丈月光:明善恭贺圣上岁岁有今朝,年年没烦恼!

这话一出,殿内先是一静,随即响起零星窃笑。

马屁精的嗤语混在礼乐声里,像细小的银针扎向耳膜。

她恍若未闻,转身示意侍女春音。

只见春音提上一只古朴木桶,外头裹着的红绸还在微微颤动。

众人伸长脖子张望,窃窃私语中带着不屑:拿木桶当贺礼?这也太寒酸了......

惠安帝饶有兴致地前倾身子。

怀清素手轻扬,红布如流云般滑落,露出桶内黄澄澄的生姜——圆润饱满的姜块层层堆叠,最上方还插着片嫩绿的姜芽。

明善斗胆,愿以一桶姜山,祝陛下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怀清话音未落,鎏金兽首香炉中腾起的青烟都似凝滞了片刻。

虽然是拾人牙慧,但,有用就行!

满殿哗然如沸水投冰,文臣们握着笏板的手微微发颤,武将们腰间的玉佩撞出细碎声响,更有贵女失手碰倒盏碟,瓷片碎裂声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惠安帝原本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骤然收紧,玄色龙袍上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仿佛也随着这细微动作张牙舞爪。

他眯起双眼凝视那桶生姜,苍老的面容在烛影里忽明忽暗,喉结滚动间不知在盘算什么。

好一个一桶姜山沉寂良久,皇帝的笑声突然炸响,震得梁上的水晶灯都跟着轻晃。

他重重拍案而起,惊得阶下跪着的御史大夫险些跌坐在地,朕阅礼无数,唯有此礼最见心思!

龙靴踏过汉白玉台阶,惠安帝亲自走下御座,指尖抚过姜块粗糙的表皮,眼中迸发出鹰隼般的精光。

满殿臣工这才如梦初醒,山呼陛下圣明的声音此起彼伏。

方才讥笑怀清的贵女们脸色煞白,慌忙跟着行礼,裙裾扫过满地狼藉;几位老臣对视一眼,暗暗赞叹这礼物看似粗陋,实则暗合帝王心思;连素来冷漠的淑妃娘娘都微微颔首,凤钗上的东珠在烛光里流转出赞赏的光晕。

怀清垂眸谢恩时,鬓边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

她当然知晓以自己平民之女加封县主的尴尬身份,送金银玉器反落人口实。

那些在电视剧里看过的谐音讨喜桥段,此刻倒成了最稳妥的保命符——毕竟,哪个帝王能拒绝一统江山的吉兆?

惠安帝抬手示意袁德盛:一桶姜山妥善安置在勤政殿,每日更换鲜姜。

袁德盛躬身领命时,袍角扫过满地碎瓷,发出细微的刺啦声响。

这道旨意如重锤落下,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方才还窃窃私语的群臣骤然噤声。

此后的献礼环节陡然失色。

御史中丞献上的王羲之残帖墨迹未干,却被皇帝漫不经心地搁在案边;礼部尚书进呈的鎏金嵌宝香炉,点燃的龙涎香还未散开,便被一句退下吧打发。

众人望着那只裹着红绸的木桶渐渐消失在殿门外,再看手中精心准备的奇珍异宝,只觉沉甸甸的不知如何是好。

无数道目光如芒在背。

先前嗤笑怀清的贵女们面色青白,恨不得将绣帕绞出窟窿;那位故意发难的宠妃攥紧护甲,掐得掌心渗出血痕。

人群中传来压抑的斥责:若非你多事......

余音消散在礼乐声里,化作此起彼伏的叹息。

怀清端坐在席位上,指尖摩挲着杯盏边缘,听着身后传来的窃窃私语,忽然想起戏文里那句唱词——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是应景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