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16章 撒泼打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皇子,这是想杀人灭口吗!”

怀清踉跄着扶住断裂的桌角,指尖微微发颤,眼底蓄满惊惶的水光。

话音未落,玄色身影如墨影般疾掠而来,齐禹横身挡在她身前,广袖扫落满地木屑,冷冽的目光直逼青格勒。

青格勒握着弯刀的手僵在半空,喉间发出暴怒的低吼:“我没有!”

沙哑的辩解被齐禹直接截断。他半侧过身,眼底的凌厉瞬间化作关切:“可伤着了?”

怀清垂眸掩住眼中流转的暗光,睫羽轻颤如受惊的蝶:“齐二哥……”

她攥住对方衣袖的指尖微微收紧,泫然欲泣的模样惹人怜惜,“圣上明鉴,三皇子在大殿上如此行事,明善实在怀疑北狄议和的诚意!”

惠安帝搁在龙椅扶手上的指节骤然收紧,鎏金烛台映得他面色阴沉如雷。

他看着青格勒涨红的脸和齐禹周身凛然的气势,喉间溢出一声冷笑——北狄纵有千军万马,也不该在大明的金銮殿上这般嚣张跋扈!

殿内剑拔弩张之际,一阵突兀的啼哭撕破凝滞的空气。

粉雕玉琢的孩童跌跌撞撞冲进来,抽噎着一头扎进定安公主怀中。

长公主环住孩子剧烈起伏的后背,凤目染上焦急:“阿珩这是怎么了?”

定安公主乃惠安帝与茹嫔之女,亦是皇帝的长女。茹嫔自惠安帝尚为藩王时便已侍奉左右,多年来深居简出、低调内敛,从不争宠邀功。尽管如此,惠安帝对这位身边的旧人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情谊,爱屋及乌之下,对定安公主更是宠爱有加。

成年后,定安公主下嫁湘西侯,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幼子自幼备受呵护,因其是老来所得,无论是公主夫妇,还是远在宫中的皇帝外租,皆对他疼爱备至,平日难免娇惯了些。

“他们、他们欺负人……”孩童抽抽搭搭地攥住公主的裙摆,涕泪糊了满脸,“不给我……”

话音未落,六皇子携着两个孩子疾步而入。

怀清瞳孔微缩——那个攥着木制机关兽的小小身影,分明是自家小弟怀诤!

“就是他!”阿珩突然指着怀诤,肉乎乎的手指气得发颤,“打我、抢我的东西!娘快罚他!”

定安公主猛地将幼子阿珩揽入怀中,绣着并蒂莲的袖口拂过孩子泛红的脸颊。她杏眼圆睁,目光如淬了霜般扫向怀诤,腕间的玉镯撞出清泠声响:好大的胆子!敢欺负侯府嫡子?来人——

“皇姐且慢!”六皇子跨前半步,却被怀诤抬手拦住。

少年整了整歪斜的衣领,脆生生的童音清朗有力:“回禀公主,圣上,此人觊觎我手中的机关兽,先是强取豪夺,落败后便以哭求告,如今竟还颠倒黑白,索要赔偿——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他高高举起泛着檀木香的机关兽,齿轮在烛火下泛着微光:“此物乃是家姐工坊新制,有凭证可查。倒是他……”怀诤挑眉斜睨哭嚎的阿珩,“若拿不出物件归属的证据,岂不成了撒泼耍赖的无赖?”

定安公主攥着帕子的指尖微微发白,她偷瞥上座的父皇,见惠安帝正眯着眼打量她的阿衍——此刻儿子僵立当地,因那怀诤的一番指证,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发间沾着的草屑随着颤抖簌簌掉落。

她知道儿子性情,他这副样子,明显是心虚了,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阿衍。惠安帝端起茶盏轻抿,茶雾氤氲中,帝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可是真的?

阿衍擦擦眼泪,攥紧的拳头在袖中微微发颤:外、外祖父...确是真的...

尾音带着哭腔,嘴上虽然承认,但却倔强地梗着脖子不肯低头。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定安公主喉间泛起苦涩,攥紧的裙裾几乎要被指尖戳出破洞,正要屈膝跪地求情时,却见惠安帝慢条斯理搁下羊脂玉盏,杯沿碰撞案几的轻响惊得满殿鸦雀无声。

过来。苍老的声线裹着陈年松烟墨的沉郁,在鎏金龙纹烛台的光影里凝成实质般的威压。

阿衍踉跄半步,玄色锦靴在青砖上拖出细碎声响,终究垂着苍白的脸挪到御案前,发冠上的东珠随着颤抖轻轻摇晃。

既然确有其事,你当如何?惠安帝枯枝般的手指叩击着案桌。

阿衍喉结剧烈滚动,脖颈仿佛被无形枷锁桎梏,好半晌才艰难转过僵直的身躯。

他望着怀诤眼底清冽的笑意,耳畔轰鸣如雷,喉间似哽着腊月寒冰,每吐出一个字都带着灼烧般的痛楚,几步上前:方才...是我鲁莽,妄下定论...还望你...

话音未落,他已深深躬身,发冠上的东珠几乎触及玉阶,颤抖的指尖攥着的锦袍褶皱里,汗渍晕开深色痕迹。

怀诤噙着意味深长的浅笑,白玉般的手指抚过机关兽精巧的铜甲,鎏金齿轮在他掌心发出清脆嗡鸣:既是殿下诚意相求...话音微顿,他忽然将机关兽抛向半空,铜兽展开双翼悬停在阿衍头顶,便借你把玩三日。

而那厢被这场风波惊得面色发白的小公子,此刻正眼巴巴盯着腾空的机关兽。

怀诤眼疾手快按住少年要去抓的手腕,袖口滑落的琉璃扳指折射出狡黠光芒:此物价值百金,若小郎君真心喜爱...他压低声音,温热气息拂过少年耳畔,怀清阁新到的机关鸢更胜一筹,明日卯时,定有惊喜。

待小公子欢天喜地揣着机关兽跑开,怀诤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弧度——这场朝堂风波,倒成了绝佳的活招牌。

这场风波看似在帝王寥寥数语间消弭于无形,可随着长公主幼子离去,满殿公卿仍觉余震未消。

不知是谁率先想起刚才边境纷争——骁勇的蛮族在战败后遣使议和,却摆出天朝上国的傲慢姿态。

本该俯首称臣的贡礼尚未议定,那蛮王使者青格勒竟大剌剌提出求娶明善县主,摆明了是觊觎他们的冬小麦。

鎏金错银的佩刀在武将腰间不安震颤,铁甲缝隙沁出的汗滴,顺着暗纹内衬蜿蜒成溪。

吴参将抱拳躬身,声如洪钟震得梁间铜铃轻晃:圣上!北狄使团分明欺我太甚!既称议和,却又狮子大开口,这般朝三暮四的做派,与市井小儿撒泼耍赖有何分别?

末将请旨,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疆土,岂容跳梁小丑染指!

“末将请旨!”

“末将请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