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243章 重新彻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武百官垂首肃立,心头却各有盘算,暗自嘀咕:前有楚王被废,后有贤王遭禁,如今竟轮到了安王——看来这皇家王子的位置,光鲜表象下藏着多少惊涛骇浪,实在不是那么好坐的。

“安王!”惠安帝的声音淬了冰般,在大殿中骤然炸开。

安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却仍梗着脖子大喊冤枉:“父皇!儿臣冤枉!定是有人妒忌儿臣,故意设下圈套陷害!儿臣对天发誓,从未做过任何损害百姓利益之事,更别说煽动囤粮这等伤天害理之举啊!”

他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声音因恐惧发颤,却仍强撑着辩解。

他倒也算得上精明,半句不提聚福茶馆与自己毫无干系。

毕竟这层关系在京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此刻若强行辩白“聚福茶馆跟我无关”,反倒显得欲盖弥彰,徒增可疑——倒不如借着喊冤的由头,将自己摘干净,只说遭人陷害,反倒更能博几分同情。

一旁的沈阁老心乱如麻,此刻对安王的怨怼已深——怨他隐瞒实情,怨他办事如此不牢靠,竟把自己也拖入这浑水。可事到如今,他与安王早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安王倒了,他这条老命怕是也难保全。

思及此,沈阁老咬了咬牙,强压下心头的慌乱,硬着头皮出列。他目光扫过御案上摊着的账册,又转向惠安帝,沉声道:“陛下,仅凭这账册定罪,未免太过草率。您想,这账册辗转多人之手,谁能保证中途未曾被人动过手脚?或许是有心人模仿笔迹,故意在纸背做了手脚,就是要引陛下误会殿下啊!”

他顿了顿,努力让语气更恳切些:“再者说,账册上的粮食往来,与安王府并无直接关联,哪家粮铺的记录能确凿指向殿下?圣上可传聚福茶馆东家对质,而且仅凭这模糊字迹便定罪,恐难服众。依老臣看,不如将账册交由刑部、大理寺会同核查,一来辨明字迹真伪,二来追溯账册源头。若真是有人伪造,也好揪出幕后黑手,还殿下一个清白啊!”

话落,他偷偷抬眼瞥了安王一眼,见对方正用祈求的目光望着自己,心里更是五味杂陈——这番话说得虽有条理,可他自己清楚,不过是拖延之计。

聚福茶馆本就是安王的产业,即便东家不是安王,他也难辞其咎。

惠安帝又岂会不知其中关节,只是……

殿中百官虽不敢明言,可那低垂的头颅与紧绷的脊背,都透着同一种疑虑:楚王、贤王接连出事,如今又轮到安王,这背后若说全然没有蹊跷,谁能信服?

莫非真有势力在暗中搅局,想借皇子的血来动摇朝纲?

惠安帝捏着账册的手指缓缓松开,指节的青白渐渐褪去,眼底的寒意却未减分毫。

他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安王,又掠过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沈阁老身上,语气听不出喜怒:“沈阁老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这话一出,安王猛地抬头,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火苗。

惠安帝却不再看他,只沉声道:“此事牵连甚广,若真有幕后黑手,朕定要揪出来。即日起,将聚福茶馆查封。”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何年友!”

“臣在!”何年友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朕命你会同刑部、大理寺,重新彻查此案!账册的来龙去脉、粮铺掌柜的证词、聚福茶馆近半年的行踪往来,一一核查清楚,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若有包庇或懈怠,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

安王听得“查封”二字,刚提起的心又沉了沉,可听到“重新彻查”,终究松了口气。

他连忙叩首,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谢父皇!儿臣谢父皇明察!儿臣坚信,清者自清,定能还儿臣一个清白!”

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闷响,却掩不住那份如释重负。

殿中气氛稍缓,却依旧凝重。

百官暗自松气的同时,也暗自心惊——这看似留了余地的“再审”,实则藏着更缜密的雷霆手段,惠安帝的心思,从来都不好猜。

散朝后,齐国公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慢悠悠抚着颌下花白的胡须,迈着方步走在前面,袍角随着步伐轻轻扫过金砖地,无声无息。

身后的沈阁老眼尾余光瞥着他的背影,脚下稍快几步,看似不经意地与他并肩,目光望着前方虚空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日天气:“国公爷,好呀。”

齐国公眼皮都没抬,只从鼻腔里应了一声,指尖仍在胡须上轻轻摩挲,半晌才慢悠悠回了句:“沈阁老,也好啊。”

两人脚下不停,一路并肩走着,再没多说一个字。

可那两句简单的问候里,却像裹着千层纱,藏着万重意——谁都听得出,这“好”字里的波澜,比殿上刚歇下的风雨还要沉。

齐国公心里正憋着股气,压根懒得搭理身旁的沈阁老。

若不是安王闹出来的这档子事,京里怎会平白生出些龌龊谣言,说他们齐国公府见死不救,对粮铺亏空的事袖手旁观?

如今这节骨眼上,沈阁老倒凑了上来,真当他们国公府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成?

可气归气,眼下朝堂局势微妙,安王的案子还没定论,各方势力都盯着呢。

他们国公府便是有再多不满,也只能暂且按捺,半句反击的话都没法说出口。

齐国公捻着胡须的手暗暗用了力,指腹蹭过粗硬的须尖,心里那股郁气愣是没处发散。

他一路憋着气,脚步都比往常沉了几分。

踏进府门时,连府里伺候的下人都觉出几分低气压,一个个敛声屏气,不敢上前搭话。

他径直往内院走,刚绕过影壁,就见戚氏正站在廊下刺绣,手里还捏着绣绷。

见他脸色沉郁、眉峰紧蹙,戚氏连忙放下绣活迎上去,声音放得轻柔:“老爷这是怎么了?朝里出了什么事?看你这脸色,怕是气着了。”

说着便要吩咐下人沏杯凉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