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贤王这边还没来得及将巡防营攥进手心,京城里已悄然浮起些异样的流言。

街头巷尾的茶肆酒铺里,总有人压低了声气嚼舌根。

“要说这贤王,果然不是寻常人物——比起被禁足的安王,那真是云泥之别!”

更有人拍着胸脯说亲眼瞧见,贤王亲自去了巡防营附近,站在风口里跟底下人说话,句句都体恤他们的辛苦;

甚者添油加醋,编排起他踏雪访贫、雨夜问民的段子,把“贤明”二字捧得如日中天。

“混账!”贤王猛地一掌拍在案上,紫檀木桌面震得砚台都跳了跳。

前番便是这类捕风捉影的鬼话,将他拖进猜忌的泥沼,害得他被禁足府中多日,如今竟有人敢故技重施!

他当即拍板,一面命人严查散布流言的源头,一面四处张贴告示辟谣,恨不能拿针将这些风言风语的舌头全缝上。

可流言这东西,偏生像初春的草芽,越是想踩,钻得越欢。

任凭贤王雷厉风行地压制、管控,那些话还是像长了翅膀的夜蛾,悄无声息地扑进了皇宫深院,稳稳落进了惠安帝的耳中。

而这,恰恰是怀清要的。

她从没想过要将谣言闹得满城风雨,她要的是逼贤王动起来——逼他失态动怒,逼他急着跳出来自证清白,把急切写在脸上;

更要引惠安帝的目光,引他那双看透了朝堂伎俩的眼睛,在贤王身上多打几个转,转出猜忌,转出审视。

毕竟,能如此迅速地控制住流言扩散,本身就透着不寻常——这岂不是在告诉惠安帝,贤王在京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早已超出了帝王的预料?

同一招若是照搬,难免惹人厌烦。

可怀清这手棋,看似与前次相似,内里的钩子却早换了方向,只静等着君臣父子二人,循着各自的心思,一步步踏入她布下的局。

不过这一次,流言竟平息得异常迅速。仿佛前几日街头巷尾的窃窃私语只是一场幻梦,转瞬间便被风卷得没了踪迹。

更出人意料的是,宫墙之内始终风平浪静。

惠安帝那边既没有传来半句质问,也未曾有丝毫降罪的迹象,仿佛那些飘进耳朵里的流言,真就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市井闲话,听过便罢了。

这般反常的平静,反倒让贤王心头的疑云更重。

他坐在书房里,指尖反复摩挲着茶盏边缘,总觉得这沉默背后,藏着比疾言厉色的质问更难测的深意。

白幕僚轻步走进书房时,见贤王正对着一幅未完成的兵阵图出神,烛火在他眉间投下沉沉的阴影。

“王爷,夜深了。”他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属下斗胆说一句,这次接管巡防营的事,咱们怕是办得操之过急了。”

贤王握着笔的手一顿,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黑点。

“操之过急?”他抬眼,眸中带着几分不耐,“若不趁安王被禁足动手,难道等他翻身再来抢这块肥肉?”

“王爷息怒。”白幕僚依旧垂着眼,“属下不是质疑时机,是说处置流言的手段。您雷霆万钧地压下谣言,虽快刀斩乱麻,却也把‘控制力’这三个字摆得太明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陛下何等精明?寻常流言起时,宗室亲王多是避嫌不言,或是请旨彻查,把姿态放得极低。可您偏用了雷霆手段,这在陛下眼里,怕是成了‘急于掩盖’,反倒坐实了流言背后有您的影子——哪怕您本就没做过那些事。”

贤王捏紧了笔杆,指节泛白。

他想起父皇那双眼,看似昏沉,实则能洞穿人心底最深的算计。

“再者,”白幕僚续道,声音里添了几分凝重,“巡防营的事本就敏感,您前几日刚去见过忠勇侯,今日这些称颂您的流言便沸沸扬扬地传开,未免太过巧合。这背后若说没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属下是断断不信的。”

他抬眼望了贤王一眼,语气愈发沉缓:“咱们越是急于压制,反倒越是把软肋亮给了对方——”

您怕圣上猜忌!

帝王的猜忌,从来都不是轻飘飘的疑虑,那是能压断人脊梁、索人性命的刀啊。

话音未落,窗外的风忽然紧了几分,卷着半枯的残叶狠狠撞在窗棂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旋即又被风卷走,只余下细碎的沙沙声,像是谁在暗处磨牙,透着股说不出的寒意。

贤王望着窗外出神,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裹着说不清的疲惫与不甘。

他转过身,看向白幕僚,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白先生,你说……本王是正宫嫡子。除去早已被贬斥的楚王,这宫里,这朝堂上,本王便是父皇唯一的嫡出长子。”

他抬手按了按眉心,语气里添了几分茫然:“论出身,论才干,论在朝中的根基,哪一样不是明摆着的?可为何……父皇偏偏要猜忌本王?为何就不能痛痛快快地立本王为太子,反倒要让安王那等货色也来分一杯羹,让朝野上下始终悬着一颗心?”

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映出几分少年时的执拗。

“小时候父皇教本王读《礼记》,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那些话还在耳边响着。可如今……”

他忽然住了口,喉结滚动了一下,像是有太多话堵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声更重的叹息。

“难道就因为本王是嫡子,手里攥着几分势力,便成了他眼中最该提防的人?”

白幕僚垂着眼,指尖轻轻叩着袖角。

他知道这话里藏着多少年的委屈,却只能缓缓道:“王爷,帝王家的父子,从来都隔着一层江山社稷。您是嫡子,是储君的天然人选,可正因如此,在陛下眼中,您也是最有可能动摇他权柄的人。”

他要的或许不是一个最贤能的继承人,而是一个永远不会威胁到他的儿子。

白幕僚的声音很轻,却像针一样扎进贤王心里,“尤其是……在这龙椅上坐得越久,便越难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骨血。”

这话,贤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