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穿过漫长而压抑、刻满诡异壁画的墓道,主墓室的景象豁然开朗。空间极其宏大,穹顶高耸,仿佛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地下殿堂。四壁绘有色彩虽已斑驳但依旧能看出昔日辉煌的壁画,描绘着征战、祭祀、天象等场景,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在低语着千年前的秘密。陪葬品琳琅满目,青铜礼器、玉器、金银器皿散落四周,但大多被厚厚的灰尘覆盖,许多丝织品和木质器具早已朽坏不堪,徒留一地狼藉,宛如一场繁华梦境的残骸。

墓室中央,巨大的石制棺椁赫然在目,其规模远超寻常,显然属于一位地位极高的人物。然而,棺盖已经被掀开,斜倒在一边,边缘有明显的撬痕,显然早已被前人光顾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的气息,混合着尘土和 decay 的味道,让人不禁屏住呼吸。

叶天走近棺椁,强光手电的光芒划破黑暗,照向棺内。里面躺着一具包裹在华丽锦袍中的枯骨,虽已腐朽,但骨架高大,头骨上戴着一顶镶嵌着黯淡宝石的黄金王冠,依稀可见昔日的尊贵。棺内陪葬的金银玉器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一些碎裂的陶片和朽木,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盗墓贼的贪婪。

“可惜,看来是晚清或者民国时期的盗墓贼捷足先登了。”叶天叹息道,声音在空旷的墓室中回荡,带着一丝无奈,“根据史料记载,西夏王陵在晚清时期就遭到大规模盗掘,尤其是1908年科兹洛夫探险队的活动,导致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这处墓穴恐怕也未能幸免。”但他的目光随即锐利起来,闪烁着考古学家特有的执着,“不过,真正的秘密,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强子,检查棺椁内壁,尤其是头部和脚部位置,看看是否有夹层或暗格!我记得在2010年宁夏考古研究所的报告中提到,西夏贵族棺椁常设有隐蔽机关,以保护最重要的文献或信物。”

经验丰富的队员强子立刻上前,从背包中取出专业工具——一把小巧的金属探测器和软毛刷。他先是轻轻敲打棺椁内壁,侧耳倾听回声,然后仔细探查每一寸表面。“头儿,你说得对,”强子一边工作一边低声道,“这棺椁的材质是上好的青石,但内壁的厚度似乎有些不均匀。让我试试这里……”他用探测器扫描靠近头部的位置,突然,仪器发出轻微的嘀嗒声。强子眼睛一亮,“有反应!这里有个卡扣,非常隐蔽,几乎和石壁融为一体。”

小心地用工具撬动后,一个隐藏的暗格显露出来。里面没有耀眼的珠宝,而是整齐地码放着几卷用某种暗金色丝线捆扎、以特殊深褐色兽皮或丝帛制成的卷轴。这些卷轴入手沉重,材质坚韧异常,表面似乎涂抹过特殊的防腐药水,历经千年,虽然边缘有些破损,但主体部分竟然保存得相当完好。上面密密麻麻书写着文字,是西夏文与一种更加古老、扭曲象形文字的混合体。

“找到了!”强子兴奋地低呼,小心地将卷轴取出,递给叶天,“头儿,你看这材质——我敢打赌,这不是普通兽皮,可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牦牛皮或羊皮,类似敦煌遗书中使用的耐久材料。还有这些丝线,闪着暗金色光泽,或许掺入了金属丝,以增强保存性。”

叶天接过卷轴,轻轻展开一角,目光凝重。“这些文字……西夏文我认得一部分,但这种象形文字更古老,像是某种失传的秘文。强子,你还记得我们在黑水城遗址发现的那些文献吗?2014年,中俄联合考古队在那里出土过类似的混合文字卷轴,记载了西夏皇室的宗教仪式。但这些卷轴的内容似乎更深奥——看这个符号,”他指着卷轴上的一个扭曲图案,“这很像古 tibetan 的‘长生’符号,结合了佛教和本地巫术的元素。传说西夏皇室追求永生,这些卷轴或许就是所谓的‘长生密卷’。”

强子凑近细看,倒吸一口凉气。“长生密卷?头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史料记载,西夏末代皇帝李睍曾派遣使者远赴西藏和印度,寻求长生之术。如果这些卷轴真的涉及那些秘术,价值可就无法估量了。不过,也得小心——1980年代,有个英国考古队在蒙古发现类似文献,据说接触后团队接连遭遇怪事,最后项目被迫中止。”

叶天轻笑一声,但眼神严肃。“科学工作不信邪,但我们必须尊重历史。这些卷轴可能包含西夏医学、天文学甚至神秘学的宝贵信息。强子,记录一下环境数据:温度18°c,湿度45%,适合暂时保存。我们得用无菌袋封装,带回实验室仔细研究。或许,这能填补西夏史的一大空白——比如,为什么这个文明在1227年被蒙古灭亡后,其文化遗产却如此神秘地流传下来。”

随着卷轴被小心收好,墓室中的气氛似乎变得更加凝重,仿佛千年的秘密终于即将揭晓。叶天和强子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场发现或许会改写历史,但也可能揭开更多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