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墓室阴冷而压抑的空气中,唯一的光源来自考古队携带的强光灯和叶天胸前那枚不断闪烁的直播记录仪。尘埃在光束中缓缓浮动,仿佛千百年来未曾被惊扰的时光碎片。叶天选择了一处相对干燥、石壁完整的角落,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卷保存最为完好的密卷。羊皮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暗黄色的光泽,上面的墨迹却依旧清晰如昨,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守护着。

“各位观众,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是龟眠地西夏王陵最核心的秘密所在。”叶天声音低沉,刻意控制的语调中带着考古学者特有的严谨与克制,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这些密卷的材质经过初步判断,采用的是西夏皇室专用的贡品羊皮,墨水中检测出微量朱砂和金银粉末,符合皇家文书的特征。”

直播弹幕瞬间爆炸,在线人数突破了三百万大关。叶天调整了一下镜头焦距,让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大家注意看,文字主体是西夏文,但其中夹杂着大量更古老的符号。这些符号的造型非常奇特,有些类似甲骨文,有些又带着吐蕃密宗的气息,甚至还有几处出现了古埃及圣书体的变体……”

他故意停顿了片刻,从背包里取出放大镜,假装仔细辨认:“根据我的初步判断,这些符号可能源自某种原始宗教或巫术传承,其历史甚至比西夏文明还要早数千年。这需要极其专业的解读……”说着,他抬眼望向镜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苦笑,“说实话,这样的文字系统已经超出了我的专业范畴,恐怕需要联合古文字学、宗教学甚至神秘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才能完全破译。”

弹幕上立刻飘过一连串的“叶老师太谦虚了”、“这才是专业态度”的评论。叶天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表演已经达到了效果。他指着卷轴开头的图文,开始“谨慎”地“翻译”起来:

“这部分记载的是西夏王族的起源神话。”他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蜿蜒的字符,“称其国为‘白高大夏国’,意为‘白高之上的大夏’,自称是黄帝的后裔,受命于天……这里详细描述了与宋、辽、金以及吐蕃、回鹘的激烈战争。”

他忽然停顿,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发现了什么重大秘密:“重点来了……卷轴用了整整三卷的篇幅,记录了历代西夏王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据记载,光是李元昊时期,就曾派遣不下五支由大巫和精锐武士组成的秘密使团。”

叶天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引人入胜的神秘感:“其中一支往西北方向,远赴传说中的昆仑神山,寻求‘西王母之药’。记载中提到,这支使团携带了三百匹骆驼的贡品,包括和田美玉、西域香料和一百名精心挑选的处女。”

他适时地展示卷轴上绘制的一幅插图:一支驼队在雪山脚下艰难前行,队伍中最显眼的是几个戴着青铜面具的巫师。“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在西昆仑山脉确实出土过一些具有西夏特征的文物,包括带有特殊铭文的青铜器和祭祀用品,这与密卷的记载不谋而合。”

弹幕上立刻有人提问:“叶老师,这些发现有没有学术论文支持?”

叶天从容应答:“2018年《亚洲考古学刊》上发表过一篇相关论文,记载了在昆仑山北麓发现的西夏时期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与密卷中的描绘极为相似。”他巧妙地将真实学术成果与自己的虚构解读结合在一起。

“另一支使团则往西南方向,”叶天继续解读,手指移到卷轴的下一段,“深入西南瘴疠之地,寻找古滇国遗民和‘巫咸之秘’。记载中提到,他们沿着茶马古道南下,穿越了毒瘴弥漫的原始森林,最终抵达了一个被称为‘遮龙山’的区域。”

他刻意在这里停顿,仔细观察着直播间的反应。弹幕上已经开始出现“献王”、“云南虫谷”等关键词,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叶天叹了口气,语气转为沉重:“可惜,从记载看,这些耗费巨大的探索似乎都以失败告终。西北使团在进入昆仑深处后便渺无音讯,最后一份传回的报告提到他们在雪山深处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青铜门……”

他及时刹住话头,仿佛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内容,迅速将话题转回:“西南使团虽然带回了一些零星的记载和……一些据说能延寿的‘秘药’配方,但代价巨大。使团出发时三百余人,返回时不足二十人,而且都染上了奇怪的病症。”

叶天指着卷轴上一段特别复杂的符号:“这里详细记载了三种所谓的‘长生秘药’配方,其中包括用陨玉粉末、百年蜈蚣珠和某种特殊真菌混合制成的丹药。但卷轴上明确警告:‘服之或狂乱而亡,或化为异物’。”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补充道:“这些记载与《西夏书事》中提到的‘元昊晚年常服丹药,性暴戾,多疑忌’可以相互印证。2015年,宁夏考古研究所在对西夏王陵的发掘中,确实在陵墓附属建筑内发现了丹药实验室遗址,出土的坩埚残片中检测出了汞、硫等有毒物质。”

直播弹幕上已经炸开了锅,观众们纷纷讨论着古代帝王对长生的执念。叶天知道火候已到,做了总结:“龟眠地的建造,似乎也融入了他们从这些探索中获得的、关于‘生气’和‘地脉’的残缺知识。这里的风水布局非常特殊,蕴含着某种古老而深奥的宇宙观……”

在整个解说过程中,叶天巧妙地避开了密卷中那些真正惊世骇俗的内容——诸如“青铜门后的终极秘密”、“不死药的真相”、“人牲转化仪式”等骇人听闻的记载。他只是蜻蜓点水地提到昆仑和西南,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向西王母和献王,为后续的西南之行埋下伏笔。

然而在人群后方,周昭的目光始终死死锁定在叶天手中的密卷上。他的呼吸变得粗重,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仿佛要将上面的每一个符号都烙印在脑海里。当叶天提到“青铜门”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当说到“化为异物”时,他的嘴唇无声地蠕动了几下。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神经质地摩挲着腰间挂着的一个不起眼的旧皮囊。那皮囊的样式十分古怪,似乎是用某种爬行动物的皮制成的,表面刻满了与密卷上相似的神秘符号。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皮囊的开口处隐约露出了一角古旧的绢布,上面似乎绘着某种诡异的地图。

周昭的眼神深处翻涌着复杂难明的光芒——有对知识的渴望,有对惊人发现的震惊,但更多的是一种深藏不露的了然,仿佛他早就知道这些秘密的存在。当听到“副作用极其可怕”时,他的嘴角甚至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那神情不像是个普通的考古队员,倒像是个知晓内幕的局中人。

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那不是对未知的恐惧,而是一种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恐惧,仿佛他知道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着怎样可怕的真相,而这些真相,显然比叶天选择透露出来的要惊悚得多。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周昭的身体始终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姿态——既像是在专注聆听,又像是在随时准备冲上前去抢夺那卷密卷。当叶天的解读告一段落时,他迅速低下头,掩饰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异样光芒,但那紧握的拳头和微微颤抖的肩膀,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直播间的观众们还沉浸在叶天编织的神秘故事中,热烈讨论着昆仑神山和西南秘境,却没有人注意到,在这个幽暗的墓室里,真正的秘密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而周昭,这个看似普通的考古队员,似乎早就知道这一切的存在,甚至可能,与这些千年秘密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