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潮湿的洞穴深处,水珠从钟乳石尖端滴落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某种古老的计时器在记录着我们的每一步。我们一行五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新发现的狭窄通道前进,手中的火把在岩壁上投下摇曳不定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洞穴深处隐藏的无数秘密。

这里的空气湿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我低声说道,系统面板上跳动着实时环境数据,温度保持在十二摄氏度,比外面低了近十度。

何甜甜伸手轻抚石壁上的刻痕,眉头微蹙:这些符文...看起来像是某种预警系统。你们看这个符号,我在西域出土的汉代竹简上见过类似的图案,据记载是用来警示危险的。

龙渊的右手始终按在剑柄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我感受到了机关运转的气息,就像三年前在骊山皇陵中遭遇的那次一样。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可能暗藏杀机。

就在我们讨论着这些符文含义时,我的左脚刚踏上一块略微下陷的石板,脚下突然传来机关触发的咔嗒声——清脆而冰冷,在封闭的空间内格外刺耳,仿佛死神的低语。

小心!龙渊的警告声如惊雷般炸响,他的身影已经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出。

几乎同时,头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我抬头望去,只见洞顶的岩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开裂,数块直径超过两米的巨石带着碎石和尘土轰然坠落!这些巨石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表面粗糙,边缘锋利,最小的也有数百斤重。根据我的系统扫描显示,这些落石的速度达到了每秒十五米,产生的冲击力超过五吨,足以将任何人砸成肉泥。

我的天!这简直是要把我们活埋啊!队伍中的医师白芷惊叫出声,下意识地向后退去,手中的药箱因为颤抖而发出细微的碰撞声。

千钧一发之际,龙渊的长剑已然出鞘。剑身泛着淡蓝色的光芒,在昏暗的洞穴中划出数道完美的弧线。他低喝一声,剑气如虹,精准地击中最危险的三块巨石。剑锋所及之处,巨石应声而碎,化作无数较小的碎石。这一招分金断玉剑法,龙渊已经修炼了整整十二年,此刻终于展现出其真正的威力。

好险!何甜甜喘着粗气,刚才那块石头离我的头顶只有不到半米!

碎石如雨点般落下,打在我们的护甲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虽然仍有被小石块击中的风险,但已经不再构成致命威胁。

甜甜,标记安全路径!我在闪避的同时大声喊道,同时启动系统的环境扫描功能。数据显示,这个落石陷阱覆盖了约四十平方米的区域,但东南角有一处相对安全的狭长地带,宽度仅容一人通过。

何甜甜反应极快,立即从背包中取出特制的荧光标记棒。她用力一折,标记棒立刻散发出明亮的绿色光芒。往这边走!她一边呼喊,一边在安全区域的岩石上画出醒目的箭头标记。这些荧光标记采用了最新研发的磷光材料,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持续发光超过十二个小时,这是在借鉴了现代消防应急指示系统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古代机关术用品。

我们沿着她标记的路径快速移动,身后的落石仍在不断轰隆作响。一块磨盘大小的巨石擦着我的后背落下,带起的劲风让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注意脚下!龙渊提醒道,同时挥剑击飞几块飞溅而来的碎石,这些碎石的速度也很快,被击中要害同样危险!

终于,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三十秒后,我们成功脱离了落石区域。大家靠在相对安全的岩壁上,不约而同地长舒一口气。白芷立即开始检查每个人是否受伤,幸好除了几处轻微擦伤外,并无大碍。

这些机关环环相扣,必须更加小心。我一边说,一边调出系统记录的攻击模式进行分析。数据显示,这个陷阱的触发机制相当精妙——不仅需要达到一定的压力阈值,还必须是在特定的时间点触发。这意味着,设计者预判了闯入者的行进速度和步频。

何甜甜擦去额角的汗水,补充道:我在古机关术的文献中看到过类似的记载。这种连环坠石阵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压力感应装置、延时触发机构和多段式落石系统。根据《墨经·备穴篇》记载,这种机关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主要用于防御重要军事设施。

看来我们遇到的是专业人士的作品。龙渊收剑入鞘,神色凝重,这种精密的机关布置,让我想起了三年前在秦始皇陵地宫中的经历。那次我们遇到的落石机关覆盖面积达到两百平方米,落石数量是这里的三倍以上。

白芷好奇地问道:你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陷阱?那次是怎么脱险的?

龙渊点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回忆:那次更加凶险。落石中还夹杂着毒箭和地刺,我们损失了两位同伴。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所以绝不能小看这些古代机关。据史料记载,仅秦始皇陵中就设置了超过三百处各类机关,其中落石类机关就占了四分之一。

我继续分析系统数据,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模式:根据记录,这个陷阱的触发频率正在加快。最初是每五分钟触发一次,但现在间隔已经缩短到三分钟。而且落石的数量每次都在增加,第一次只有五块,刚才那次已经达到了九块。

这意味着什么?何甜甜问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

说明要么有人在远程操控,要么...我顿了顿,这个机关系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它在适应我们的行为模式。根据系统分析,这个机关的学习算法相当先进,它能够根据我们的反应调整攻击策略。

众人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真是这样,我们面对的就不是简单的机械装置,而是一个相当智能的防御系统。

龙渊沉思片刻,说道:我记得在一本古籍中看到过,春秋时期鲁班的传人曾经设计过能够识人步态,辨人气机的智能机关。据说当时鲁班为楚国制造云梯,同时也在研究能够识别敌我的守城机关。难道我们遇到的就是这种失传的技艺?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让系统对周围的岩壁进行了深度扫描。结果令人震惊——在石壁内部,确实存在着一个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由某种特殊的水银装置驱动。更惊人的是,系统中还嵌入了数块能够吸收生物能量的奇特种。

这些奇特种的构造非常特殊,我指着系统投影出来的三维图像说,它们能够感知周围的生物电场,并据此判断闯入者的数量和移动轨迹。这在现代科技中相当于生物雷达系统,没想到古人早就掌握了类似原理。

看来我们得重新评估这个洞穴的危险等级了。我严肃地说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落石陷阱,而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根据系统测算,这个机关系统的精密程度相当于现代三级安防系统。

何甜甜从背包中取出她的研究笔记,快速翻阅着:根据《机关要术》记载,要破解这种智能机关,关键是要找到其——也就是控制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书中提到,鲁班设计的机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核心控制部件一定隐藏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

但是核心部件会在哪里呢?白芷问道,她的目光不安地扫视着四周。

龙渊突然指向我们刚才经过的通道:也许答案就在那些符文之中。我记得在破解秦始皇陵机关时,就曾经在壁画中发现过关键线索。

我们决定暂时在原地休整,同时研究这些符文的含义。何甜甜凭借着她丰富的古文字知识,很快就有了发现:这些符文确实是在描述机关的运行原理。看这个符号,代表的是;而这个,意味着。更关键的是这个组合符号,它在古代机关术中代表的意思。

在她的解读下,我们逐渐明白了这个陷阱的运作机制:它通过感应闯入者的重量分布和移动模式来判断威胁等级,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攻击方式。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在观察猎物的行为模式。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行走方式...我若有所思地说,也许就能扰乱它的判断。

没错,龙渊接上我的话,我记得师门典籍中记载,古代武者为了应对这种智能机关,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步法。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尝试龙渊提到的七星踏月步法——这是龙渊师门传承的一种轻功,能够极大地改变行走时的力道分布和节奏。这种步法的精髓在于每一步都暗合北斗七星的方位,行走时力道时轻时重,节奏变幻莫测。

记住,龙渊示范着步法,每一步都要落在星位上,力道要控制在三成到七成之间随机变化。

果然,当我们以这种特殊步法前进时,虽然仍能听到机关运转的声音,但再没有触发落石。这个发现让我们精神大振。

太好了!何甜甜兴奋地说,这样我们就能安全通过这个区域了。不过这种步法对体力的消耗很大,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机关的核心。

但我的系统突然发出了警告——在前方五十米处,检测到了更加复杂的能量波动。扫描显示那里存在着一个直径约两米的球形空间,内部充满了高强度的能量场。

看来落石陷阱只是开胃小菜,我指着系统显示屏说,前面的能量读数比这里高出十倍不止。根据能量特征分析,很可能是一个复合型机关阵。

龙渊握紧了剑柄,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看来,这场冒险才刚刚开始。记得我师父说过,真正的古墓探险,往往要连破九重机关才能见到真容。

我们相视一眼,继续向着洞穴深处前进。每个人都明白,前方的道路必将更加艰险,但既然已经走到这里,就绝无后退之理。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古老洞穴中,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多的谜题与挑战。而此刻,我们脚下的七星步法,手中的荧光标记,还有系统中不断更新的数据,都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依仗。

保持警惕,龙渊低声说道,根据我的经验,这种级别的机关防御,守护的一定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何甜甜一边记录着沿途的符文,一边补充道:我在想,这个洞穴的主人究竟是谁?能够布置如此精妙的机关,必定不是寻常人物。

白芷检查着药箱中的药品,轻声说:不管是谁,希望前面的路不要太难走。我的止血药已经不多了。

我看着系统中不断跳动的数据,心中升起一种预感:这个洞穴深处埋藏的秘密,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知。而此刻,我们正一步步向着那个秘密靠近,每一步都可能触发新的危机,但也可能带来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