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最后一道符文在张起灵掌中破碎的瞬间,整座古楼仿佛被抽走了支撑千年的脊梁。空气中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像是某个古老的灵魂终于得到了解脱。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四面八方涌来,这座沉睡千年的建筑开始发出令人心悸的哀鸣。

咔嚓——

巨大的石柱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每一根的倾覆都带起漫天尘土。穹顶上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正在剥落,那些描绘着古老祭祀场景的彩绘化作无数碎片,在飞扬的尘土中重归虚无。我甚至能听到颜料碎裂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像是历史在低泣。

快走!张起灵的声音穿透了崩塌的巨响,他矫健的身影在碎石间穿梭,黑色的冲锋衣在动荡的气流中猎猎作响,像极了暗夜中振翅的鹰隼。他的眼神依然冷静如常,仿佛眼前的生死危机不过是日常训练的一部分。

吴邪紧跟在他身后,背包里的考古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来时的通道被堵死了!他焦急地大喊,话音未落,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石轰然落下,正好封住了他们进入时的石门,溅起的碎石擦着吴邪的脸颊飞过。

我的妈呀!王胖子惊得跳了起来,这要是再慢半秒,胖爷我就要变成肉饼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手腕上的特制探测器突然发出急促的滴滴声。这是考古队特制的地下水文探测仪,此刻正显示出一条隐藏的水下通道。这边!我指向大殿角落的一处水池,那里的水面已经开始剧烈波动,水花不断拍打着池壁。

你确定吗?王胖子看着不断上涨的水位,脸色发白,这水看着就不对劲!你们看这颜色,泛着诡异的绿光,我总觉得下面藏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张起灵已经率先跃入水中,他转身朝我们打了个专业的水下手势:水是活的,说明有出口。水流的温度变化也证实了这一点。

可是这水的颜色...吴邪皱眉观察着,根据《水经注异闻录》记载,这种翡翠绿通常出现在含有特殊矿物质的水体中,有时也与某些古老的防腐技术有关。我记得在1978年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报告中就提到过类似现象,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尸就是浸泡在特殊配方的液体中。

王胖子顿时打了个寒颤:防腐?该不会是泡着那些东西吧?我记得去年在云南那个水下墓葬,不就发现了十几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吗?那场面,啧啧...

随着地下水疯狂倒灌,我们别无选择。我深吸一口气,率先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刺骨的寒意瞬间穿透了潜水服,让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吴邪紧随其后,他的动作略显生疏,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记住培训时的要点!我在水中对他打手势,保持匀速呼吸,控制好中性浮力。

王胖子虽然犹豫,但在又一块巨石落下的威胁下,也咬牙跳了下来,溅起巨大的水花。胖爷我这条命今天就交给你们了!要是能活着出去,非得吃上三天三夜的火锅不可!听说重庆新开了家老火锅,据说用的是祖传秘方...

水下的能见度极低,只有探测器发出的幽蓝光芒为我们指引方向。我打亮防水手电,光束在浑浊的水中划出一道通道。就在这时,整座古楼发生了最剧烈的崩塌。

透过荡漾的水波,我们目睹了震撼的一幕:巨大的石雕在缓缓下沉,那些我们曾经费尽心思解读的壁画在水中碎裂,数千卷竹简如同落叶般四散飘荡。一座记载着失落文明的建筑,正在我们眼前归于永恒的死寂。那些镌刻着古老文字的碑文,那些记录着神秘仪器的浮雕,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永恒的秘密。我不由想起1986年三星堆遗址的发掘,那些青铜面具和象牙在出土瞬间就开始氧化,有些珍贵的文物甚至在我们眼前化为粉末。

注意呼吸节奏。张起灵游在我身侧,用手势提醒着每个人。他的动作依然从容不迫,仿佛这生死攸关的逃亡只是寻常的潜水训练。即便在这种危急关头,他依然保持着令人惊叹的冷静。

吴邪指了指下方,那里有一具石像正在缓缓沉入深渊。那是一位古代祭司的雕像,手中还握着象征权力的玉琮。石像的面容在波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某个被遗忘的时代。就在几天前,我们还在为解读这尊石像的含义争论不休,此刻它却要永远沉睡在这水底了。

太可惜了。吴邪比划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商周时期祭司像。根据碳十四测定,这尊石像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去年在江西发现的类似雕像,还登上了《考古学报》的封面。

王胖子突然剧烈挣扎起来,他的氧气面罩出了问题,不断有气泡从缝隙中冒出。张起灵迅速游过去,从装备包里取出备用面罩递给他。在这个过程中,一块巨大的石板从我们头顶掠过,带起的水流几乎将我们卷走。若不是张起灵及时抓住旁边的石柱,我们可能已经被卷入更深的水域。

保持队形!我打着手势,内心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三个月前接受潜水特训时教官的警告:水下考古最危险的不是怪物,而是你们自己的慌乱。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控制呼吸,记住你们学过的每一个求生技巧。2014年地中海那次水下考古事故,就是因为队员惊慌失措导致全军覆没。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是致命的。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辨认着探测器上显示的路线。仪器显示我们正沿着一条古老的地下河道前进,这条河道似乎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人工开凿而成的。

看来古人早就为这种情况做好了准备。吴邪观察着周围的石壁,这些开凿痕迹显示,这条水道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让我想起秦始皇陵的那些排水系统,同样精妙绝伦。

前方的水道突然变得狭窄,我们不得不排成一列依次通过。石壁上的雕刻在灯光下若隐若现,那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图案——长着羽翼的蛇形生物,与我们在古楼中发现的壁画风格迥异。这些雕刻的线条更加古老粗犷,透着一种原始的神秘感。

这可能是更早时期的遗迹。吴邪在后面对我打手势。即便在这种时候,他作为考古学家的本能依然让他注意到这些细节。看这些纹饰的风格,很可能是夏朝甚至更早的产物。记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那些玉器吗?上面的纹饰和这个很相似。

我点点头,心中却升起一个疑问:这座古楼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那些我们以为已经破解的谜题,恐怕只是冰山一角。或许正如姬昭临终前所说,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

水道开始向上倾斜,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接近出口。但就在这时,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王胖子的氧气指示灯开始闪烁红光,他的储备氧气即将耗尽。更糟糕的是,前方的水道出现了一个急转弯,湍急的水流让我们前进变得异常艰难。

张起灵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备用气嘴递了过去,同时加快了下潜的速度。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人,在关键时刻总是展现出惊人的决断力。他用手势示意我们紧贴岩壁前进,这样可以减少水流的阻力。

再坚持十分钟!我对着王胖子打气。他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青,但依然顽强地比了个ok的手势。

就在我们艰难前行时,水道的岩壁上突然出现了一些发光的苔藓。这些散发着幽蓝光芒的苔藓为我们照亮了前路,但也让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诡异。吴邪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些样本,装进特制的防水容器中。

这可能是一种未知的生物发光物种。吴邪兴奋地比划着,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进化出的独特生态!让我想起日本冲绳那些发光蘑菇,但这是在深水环境,更加罕见。

光线逐渐从上方渗透下来,水流的温度也开始发生变化。我能感觉到新鲜空气的味道,尽管还隔着厚厚的湖水。这种重获生机的预感让我们都精神一振。

当我们终于冲破水面时,满天星斗仿佛触手可及。剧烈地咳嗽着,我们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空气。环顾四周,才发现我们已经置身于一座高山湖泊之中,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勾勒出柔和的轮廓。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璀璨的星空,与刚才水下逃生的惊险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我们真的逃出来了?王胖子瘫在岸边,难以置信地摸着身下的草地,老天爷,我刚才差点以为要交代在那下面了。记得2016年泰国那支探险队吗?他们在清迈一个水下洞穴失踪,最后只找到了...

吴邪清点着装备,苦笑道:记录仪和样本都在,但是那些最重要的石刻资料...全都留在下面了。那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啊。就像当年敦煌藏经洞的那些经卷,流失海外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至少人还活着。张起灵站在湖边,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月光洒在他身上,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眼眸中,罕见地流露出些许怅然。有些秘密,或许本就该永远沉睡。就像亚特兰蒂斯,也许它就适合永远埋藏在深海之中。

我躺在草地上,望着满天繁星。北斗七星高悬天际,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就在几小时前,我们还在百米深的地下与死亡赛跑,此刻却能看到如此宁静的夜空,这种反差让人恍如隔世。夜风轻拂过湖面,带来松林的清香,让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你们说,那座古楼现在完全沉入水底了吗?吴邪突然问道,他的目光依然注视着湖面,仿佛能穿透湖水看到下面的景象。

张起灵轻轻摇头:水的记忆比石头更长久。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那些秘密,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现人间。就像庞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千年,最终还是重见天日。

这句话让我们都陷入了沉默。是啊,那些失落的文明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以不同的形式等待着后人发现。就像今夜的星空,千百年来始终如一地注视着大地上发生的一切。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见证者,记录着人间的兴衰更替。

我想起在古楼中发现的那卷竹简上记载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历史无情,以兴衰为常态。也许这就是考古工作的真谛——不是试图改变什么,而是理解那些已经发生的,从中汲取智慧,警示未来。

王胖子突然坐起身来:你们说,这湖里该不会还有什么古怪吧?我看这水还是泛着绿光呢。让我想起长白山天池的那些传说...

吴邪若有所思:根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墟有瑶池,水色如碧,饮之可长生。虽然这里不可能是瑶池,但这种特殊的水色确实值得研究。我记得中科院的专家曾经在西藏某个湖泊发现过类似的发光现象,最后证实是一种特殊的浮游生物。

张起灵忽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目光锐利地望向湖心。我们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湖中心的水面泛起了一圈圈奇特的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游动。但片刻之后,涟漪就消失了,湖面重归平静。

可能是鱼。吴邪不确定地说,不过这种高山湖泊通常生物种类很少...

张起灵却没有放松警惕:今晚不宜久留,天亮前必须下山。这让我想起云南抚仙湖的那些传说,水下古城总是伴随着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稍作休整后,我们开始向山下走去。背包里的仪器已经损坏大半,但那些珍贵的记忆却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这座沉入水底的古楼,以及我们在其中发现的惊人秘密,都将成为我们永生难忘的经历。

星光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而身后的湖泊在夜色中泛着神秘的微光,仿佛在默默守护着那些沉睡千年的故事。我知道,这次逃生只是另一个开始,青铜门的预言、凤凰胆的秘密、三千年的轮回...所有这些谜团,都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去解开。

山路崎岖,但每个人的步伐都异常坚定。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真相,必须有人去揭开;那些可能危及世界的灾难,必须有人去阻止。

等等!吴邪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取出那瓶发光的苔藓样本。在月光下,苔藓散发出更加明亮的蓝光,仿佛在呼吸一般。你们看,它好像在...感应着什么。这让我想起巴西雨林中那些会发光的真菌,它们会对外界环境产生反应。

张起灵接过样本瓶,仔细观察后说:它在指向某个方向。这种现象在《酉阳杂俎》中也有记载,称之为指路苔

我们顺着苔藓光芒最盛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那里似乎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也许,下一个冒险已经悄然开始。

而这一切,都从今夜开始,从这片星空下的高山湖泊开始。前方等待我们的,可能是另一个失落的文明,可能是另一个千年的谜题,但无论如何,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真相,在时间的洪流中守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