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昆仑山脉的夜晚,带着一种亘古的苍凉与神秘。帐篷外,呼啸的山风卷起积雪,在黑暗中发出如同鬼魅低语般的声响。夜空中的星辰仿佛比平原上看到的更加明亮,却又更加遥远,冷冷地俯瞰着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帐篷内,一盏昏黄的煤油灯顽强地抵抗着这片天地间的孤寂,灯芯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成为这个狭小空间里唯一持续的声响。

叶天缓缓展开一张泛黄的地图,羊皮纸在桌面上铺开时发出沙沙的轻响。这张地图显然历经沧桑,边缘已经磨损起毛,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了细密的裂纹,显然是经历过无数次展开与折叠的痕迹。更令人惊奇的是,地图上除了用朱砂标注的山脉走向外,还有一些用银粉绘制的星图,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你们看这地图的材质,叶天用手指轻轻抚过羊皮纸的表面,经过碳十四测定,这张地图至少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但上面的颜料却依然鲜艳。根据实验室的分析,朱砂中混合了某种特殊的矿物成分,而银粉中则检测到了微量的陨石成分。

围坐在简易折叠桌旁的五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仿佛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够让他们更靠近那个传说中的秘境。张起灵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沉默,但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像是平静湖面下突然泛起的涟漪。考古学家李教授不自觉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手指反复摩挲着挂在胸口的青铜放大镜——那是他导师在三十年前赠予他的礼物,陪伴他走遍了无数考古现场。

年轻的医生林雪紧张地咬住下唇,这个刚从医学院毕业不久的姑娘显然还不太适应这种超越常理的冒险。这里的海拔已经超过四千米,我的血氧仪显示大家的血氧饱和度都在85%左右徘徊,这在医学上已经是危险值了。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担忧。

退伍军人老马则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配枪,这个习惯性的动作暴露出他内心深处的警惕。放心吧林医生,他咧嘴笑了笑,露出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黝黑的皮肤,我在喀喇昆仑山脉巡逻时,在六千米的海拔待过整整一周,这点高度不算什么。

下一站,昆仑神宫。叶天的声音在狭小的帐篷内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也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凝重。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蜿蜒的路线缓慢移动,指尖所过之处,羊皮纸上的纹路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根据我搜集到的十七本古籍记载,昆仑神宫位于主峰玉珠峰西北侧的一处秘境中。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明确提到昆仑之虚,有神人居焉,宫阙巍峨,非人力可及,这很可能就是指神宫的所在。不仅如此,我在大英图书馆找到的8世纪吐蕃文献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记载。

李教授突然激动地插话,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发颤:没错!我在敦煌莫高窟进行考古研究时,在第61窟的《五台山图》壁画中见过类似的记载!虽然壁画历经千年风化,但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我们仍然能够辨认出宫殿的轮廓——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宏伟建筑,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与西域的特点,与玄奘的描述高度吻合。

他翻开随身携带的考古笔记,指着一张彩色打印的图片: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文书中,我们也发现了相关记载。其中一份文书明确提到,贞观年间有一支特殊的使团奉命前往昆仑谒见神人,这支使团由当时的太史令李淳风亲自率领。

李淳风?林雪惊讶地睁大眼睛,就是那位与袁天罡合着《推背图》的唐代天文学家?

正是他。李教授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份文书的发现,将昆仑神宫的传说从神话领域拉回到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中。根据文书记载,李淳风在昆仑山停留了整整一年,返回长安时带回了神人所赐之秘宝,但具体是什么,文书没有明确说明。不过...

他神秘地压低声音: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一份密教文献中,提到了凤血石的存在,描述其色如朝霞,触之温润,可续人命。这份文献的成书年代正好与李淳风西行的时间吻合。

叶天接过话头,声音压低了几分:传说昆仑神宫中藏有凤凰胆,那是解开长生之谜的关键。根据《山海经》和《淮南子》的记载,凤凰每五百年涅盘重生,其胆中蕴含着生命轮回的奥秘。《穆天子传》中更是详细描述了周穆王在西王母处获得不死之药的经过,而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不死之药很可能就是凤凰胆的某种衍生物。

帐篷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煤油灯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和帐篷外呼啸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林雪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医学生的理性质疑:可是,从医学角度来说,长生不老完全违背了生物学规律。细胞分裂存在海弗里克极限,端粒在每次分裂后都会缩短,这是不可逆转的衰老过程。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实习时,参与过相关的衰老研究项目,所有实验数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衰老是不可避免的。

未必如此绝对。李教授摇了摇头,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资料,2016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david Sinclair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通过激活特定的SIRt1基因,可以将实验小鼠的寿命延长30%。更令人震惊的是,2022年,中国科学院的团队在新疆一处汉代墓葬中发现的竹简上,记载着一种名为凤血术的古老秘法,其描述的效果与现代基因技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张起灵突然开口,声音冰冷如昆仑山巅的积雪:昆仑是万山之祖,那里的危险远超古楼。他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去年,三支专业登山队在那里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国际登山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在昆仑山主峰区域失踪的探险者已经超过四十人,生还率不足百分之五。

老马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沉声道:我在特种部队时的老战友参与过其中一支队伍的搜救工作。他们说,那里的磁场异常强度是正常地磁的二十倍,所有电子设备在进入特定区域后都会失灵。更诡异的是,搜救队员报告说在浓雾中看到了会移动的山影,还有人在夜间听到了类似诵经的奇异声音。

这不完全是迷信,叶天插话道,美国地质调查局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昆仑山脉某些区域存在强烈的构造应力,这种应力不仅会导致磁场异常,还可能产生特殊的声学现象。而高山缺氧环境更容易引发视听幻觉。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红色标记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齐心协力。根据我破译的古代文献记载,昆仑神宫中不仅藏有凤凰胆,更可能藏着关于真相的最后一个碎片。这个,可能是人类起源的答案,也可能是宇宙规律的密钥。

终极林雪疑惑地重复道,眉宇间写满了不解。

是的。叶天从行囊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叶氏秘录四个字,这是我祖父叶知秋留下的研究记录。他花费了毕生精力研究各个古文明之间的联系,认为人类历史上各个文明的神话传说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藏在昆仑。

他翻开笔记,指着一张手绘的对比图:你们看,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神之国度迪尔蒙,埃及金字塔经文中的西方乐土,印度《摩诃婆罗多》中的梅鲁山,玛雅历法中的第一世界,还有我们《山海经》中的昆仑虚,这些描述在地理位置、建筑特征甚至守护生物的描述上都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性。

李教授兴奋地补充道:不仅如此,我在研究甲骨文时发现,商代的祭祀文中多次提到昆山之玉可通神明。而现代地质学研究证实,昆仑山确实出产一种特殊的玉石,其晶体结构能够产生特殊的能量场。1987年,苏联科学家在《特异现象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昆仑山采集的玉石样本检测到了异常的生物能量波动。

这么说来,那些传说可能都有科学依据?林雪若有所思地问道。

科学和神秘学的界限,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要模糊。叶天合上笔记,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

张起灵忽然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掀开门帘望向远处黑暗中昆仑山的轮廓。凛冽的山风瞬间灌入帐篷,煤油灯的火焰剧烈摇曳,每个人的影子在帐篷壁上疯狂舞动。

明早寅时出发,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那时山间的雾气最薄。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辰?老马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我们完全可以在天亮后出发,能见度更好。

张起灵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的黑暗:寅时属虎,白虎主西,昆仑在西方,此时出发可得天时。更重要的是,根据星象推算,明日寅时恰逢鬼星西沉,吉星东升,是近期唯一适合进入神宫领域的时辰。NASA的卫星数据也显示,这个时间段昆仑山上空的电离层活动最为平静,有助于保持通讯畅通。

李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确实符合古代风水学的讲究。《葬书》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选择建筑和出行时间都十分讲究与自然能量的和谐。现代环境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特定时间段的自然条件确实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决策能力。瑞士苏黎世大学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就指出,在特定地磁环境下,人类的直觉判断能力会显着提升。

叶天将地图仔细收好,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个人:记住,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仅仅是为了解开千古之谜,更是为了...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低沉,为了阻止某些人利用这些秘密危害人间。

你指的是...林雪欲言又止,脸上掠过一丝担忧。

那个神秘组织。叶天的声音变得凝重,根据情报,他们也已经动身前往昆仑。这个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最初是一群追求长生不老的方士组成。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曾经在罗布泊进行过秘密实验,造成了整支勘探队的离奇失踪。2018年,国际刑警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与多起文物盗窃案和科学家失踪案有关。我们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找到神宫。

老马猛地站起身,椅子在粗糙的地面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那还等什么?我现在就去检查装备。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装备的完好率直接关系到生存概率。我带了最新的卫星通讯设备,虽然张起灵说那里磁场异常,但这是军方最新研发的抗干扰型号,应该能派上用场。

等等。张起灵突然转身,从怀中取出五枚古铜钱。这些铜钱造型古朴,上面布满了绿色的铜锈,显然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他分别将铜钱递给每个人,随身携带,关键时刻或许能保命。

林雪接过铜钱,借着灯光仔细观察:这是...开元通宝?

李教授凑近细看,声音中带着惊叹,这是更古老的刀币,应该是春秋时期的物件。看这锈色和铸造工艺,绝对是真品。奇怪的是,这些刀币上的铭文不是我熟悉的任何一种文字...等等,这似乎是某种祭祀文字,我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见过类似的符号。

张起灵没有解释这些古币的来历,只是淡淡地说:昆仑不仅是万山之祖,更是中华龙脉的源头。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未知的力量。这些铜钱上刻有古老的防护咒文,能够在危急时刻形成一道能量屏障。

叶天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手中的铜钱,忽然问道:这些铜钱,是不是与传说中的五行护身阵有关?我在祖父的笔记中看到过类似记载,说古代方士会用特定时期的钱币布置防护阵法。

张起灵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老马仔细地将铜钱塞进贴身口袋里,咧嘴笑道:管它什么原理,能保命就是好东西。我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就见过一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有时候,古老的东西反而更可靠。

林雪仍然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小心地将铜钱收好。作为一名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医生,她对这些超自然说法本能地持怀疑态度,但连日来的经历已经让她开始重新思考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我知道这很难用科学解释,叶天看着林雪说道,但是记得普朗克说过,科学不能解开大自然的终极奥秘。那是因为,归根结底,我们自己就是我们正在试图解开的奥秘的一部分。

叶天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清单,抬头看向众人:都去休息吧,明天开始,我们就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了。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是一个团队。根据气象预报,明天昆仑山区的气温将降至零下二十五度,风速可能达到八级以上,大家务必做好防寒准备。我已经在每个人的睡袋里放了暖宝宝,记得更换。

众人陆续离开帐篷,唯有张起灵还站在原地,望着昆仑山的方向出神。煤油灯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帐篷壁上,拉得很长,仿佛与远方的山影融为一体。

你还有什么顾虑吗?叶天问道,声音中带着关切。

张起灵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我族中典籍记载,昆仑神宫有一道,非有缘者不得入内。历代寻找神宫者,十去九不还。最重要的是...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叶天,典籍中明确警告,当凤凰胆现世之时,必将引来。

大劫?叶天皱眉,具体指什么?

记载很模糊,张起灵摇头,天地翻覆,阴阳逆乱。但我最近夜观天象,发现北斗移位,紫微暗淡,这都是大凶之兆。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观测数据也证实,近期太阳活动异常活跃,地磁暴发生的频率是往常的三倍。

叶天拍了拍他的肩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去。有些真相,值得用生命去追寻。如果真有大劫将至,我们更应该掌握先机。记得我祖父常说,恐惧源于未知,而勇气来自于即使恐惧也要前行的决心。

帐篷外,夜空中的星辰格外明亮,北斗七星在苍穹中排列成勺状,仿佛在为这支特殊的探险队指引方向。远方的昆仑山脉在星光照耀下显现出朦胧的轮廓,如同沉睡的巨人。而在那片深邃的黑暗中,似乎有什么正在苏醒,等待着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

在营地不远处的一处山崖上,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帐篷的动静。他手中的仪器发出微弱的滴滴声,屏幕上显示着一行代码:目标确认,计划启动。夜风吹起他的斗篷,隐约露出别在腰间的徽章——一条环绕着火焰的龙,正是组织的标志。他对着耳麦低声说道:目标已集结,按原计划行动。记住,要活捉叶天,其他人...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在昆仑山深处的某个洞穴中,古老的岩画突然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画中的神秘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岩壁上缓缓流动。一阵低沉的呢喃在洞穴中回荡,既像是祈祷,又像是警告。岩画上描绘的凤凰图案的眼睛突然亮起红光,仿佛苏醒了一般。

而在更深的黑暗中,某种古老的机关开始转动,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整个山体似乎都在微微震动,仿佛沉睡了千年的巨兽正在苏醒。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而等待他们的,将是超越想象的危险与奇迹。每个人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探险中被改写。昆仑山的秘密,正在缓缓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