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一月,华北。
春节将至,北平、天津、太原、济南等大城市街头,张灯结彩,人潮涌动。市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享受着久违的和平。
茶馆酒肆里,人们兴奋地谈论着队伍如何摧枯拉朽般打败了鬼子,传颂着李云龙、丁伟等将领的赫赫威名。
然而,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之下,一股污浊的暗流,正从西南方向,通过报纸、广播、以及无数隐形的口耳相传,悄然渗透而至。
“听说了吗?北边把小鬼子赶出去,可不是为了咱们,哪是要与西南争呢!”
“啧啧,可不是嘛!报纸上可都说了,他们得了老外的好处,装备才那么好,指不定有啥呢!”
“这要是真的,以后咱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对对对,西南那才是正统,听说好几次请他们去协商,就是不去!这不是心里有鬼是啥?”
流言蜚语,如同无形的毒刺,混杂在节日的喜庆中,试图刺入刚刚获得新生的土地,毒化人们的心灵。
山西太原,指挥部。
会议室内,气氛与外界的节日氛围格格不入,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几位核心人员,正传阅着一份份来自各地社会调查部和敌工部的紧急报告。
“啪!”一位面容刚毅的干部猛地将一份报告拍在桌上,胸膛因愤怒而起伏,“胡说八道!放他娘的狗臭屁!咱们流血牺牲,光复了大半个中国,倒成了军阀?成了卖国贼?他躲在重庆,鬼子来了跑得比兔子还快,现在倒有脸来泼脏水!”
旁边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同志眉头紧锁,沉声道:“息怒。重庆这一手,非常毒辣。他们控制着全国绝大多数的报纸、广播电台和通讯社。老百姓信息闭塞,听多了这些精心编造的谣言,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我们在军事上打赢了,但在宣传阵地上,正面临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绞杀战’。如果我们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把真相告诉人民,我们流再多的血,也可能在舆论上陷入被动。”
一位负责作战筹划的同志分析道:“我们的《军报》和广播电台虽然也在努力发声,但印刷能力、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暂时还无法与国统区的庞大宣传机器抗衡。而且,很多偏远地区,根本看不到我们的报纸,听不到我们的广播。”
一时间,会议室陷入了沉默。打赢鬼子靠的是坦克大炮,可打赢人心,靠的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张浩宇出声打破了沉默。
“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不能被动地跟在敌人后面辟谣,那样就成了疲于应付。我们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宣传阵地!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哦?”主持会议的干部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浩宇同志,你有什么好办法?是需要更多的印刷机?更大的广播电台?需要什么资源,你尽管开口!”
张浩宇摇了摇头,他的手指缓缓向上,指向了无垠的天空。
“不,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纸张和电波。我们需要的,是这片天空。”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他。
张浩宇的手指在地图上空划出一道弧线:“我可以想办法带来一种叫做 ‘广播通信卫星’ 的装置,用火箭把它发射到太空,让它固定在我们的上空。它就像一座悬浮在宇宙中、永不沉默的广播塔!”
“这种卫星,能将我们的声音,还有影像画面,传播到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任何地面干扰都无法阻断它的信号!”
“活动的影像?”那位戴眼镜的同志敏锐地抓住了重点,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对!”张浩宇重重点头,“它叫‘电视’!我们可以在延安,或者石家庄,建立电视台和演播室。”
“我们可以通过它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我们的记者可以将前线将士的战斗、后方百姓的生产生活、根据地的真实面貌,制作成新闻节目;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可以排练戏剧、播放电影……所有这一切,声音和影像,都能通过天上的卫星,实时传送到千家万户!”
他越说越激动,描绘着一幅前所未有的图景:“只要老百姓家里有一台电视机,一个简单的接收天线,就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真实的我们!看到我们军队的纪律,看到我们政府的清廉,看到我们人民的笑容!到时候,重庆那些苍白无力、躲在报纸后面的谎言,将像阳光下的冰雪一样,消融得无影无踪!真理将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天方夜谭般却又充满诱惑力的构想震撼了。
直接向每个家庭传递活动的影像?这是神话传说里才有的能力!
那位面容刚毅的干部看向张浩宇,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浩宇同志!你说的这个‘电视’,这个‘广播卫星’,真的能搞来?需要多久?”
张浩宇迎着他的目光:“能!这个技术和设备我可以想办法,毕竟现在也有很多民用的可以购买。现在我们急需的就是在地方架设地面站和建电视台,需要选拔和培训播音员、记者、技术人员。大概三个月时间,就能让‘八路军电视台’的信号,覆盖华北!半年内,覆盖全国!”
“好!真是太好了!”那位干部兴奋地握紧了拳头,“这简直是争夺人心的‘战略武器’,比十个军的坦克还重要!这件事必须亲自抓,要人给人,要地给地!指挥部全力支持!我们就用这卫星和电视,传遍全国,照亮人心!”
很快,绝密的“星火”计划启动。
石家庄郊外,一处戒备森严的新建基地里,张浩宇兑换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卫星地面站接收装置以及第一批测试电视机被迅速安装调试。
各地选拔出第一批播音员、编导和技术人员,开始接受培训——如何面对摄像机播报新闻,如何制作电视节目。
很快,第一批新闻节目就被制作出来:队伍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工厂恢复生产、学校重新开课、以及军民共庆春节的欢乐场面……画面真实而温暖,充满希望。
在指挥部机关的观摩会上,当在场的人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影像和声音清晰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大家抚摸着电视机外壳,感慨万千:“这东西……就把我们的声音和样子,同时送到千里之外?这……这简直是神话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啊!浩宇同志,你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另一位同志看到电视后表示:“好啊!有这个宝贝在,我看他们还怎么造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