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蓝月闪烁之时 > 第80章 再次交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庄小哥,跟你说个好消息!” 叶掌柜一进院子就笑着开口,“代理的事已经谈妥两家了,他们直接把我店里的货搬空了。所以我想着,还是得好好做这个代理,先来你这儿屯些货,免得后续断供。”

家丰点点头,如实说道:“叶掌柜想要多少?现在作坊刚开张没几天,工人还没完全熟练。我看了下库存:牙刷 300 把、鞋刷 40 把、普通刷子 40 把;牙粉的话,洁白、固牙、保养三种,各有 150 两。”

叶掌柜略一思索,果断道:“牙粉每种给我留 100 两,剩下的我全要了!”

“叶掌柜果然豪气!” 家丰笑着应下,“这一来,我这儿的家底可就被您搬空了。后续我一定让工人抓紧生产,保证供货。价钱的话,就按之前说好的再降一档 —— 毕竟是我备货不足,给您个优惠,也算是赔个不是。”

“哈哈哈,庄小哥这生意做得实在!叶某先谢过了!”叶掌柜就喜欢占便宜。

很快,叶掌柜带来的两辆马车直接开进了作坊,双方开始忙着出库、记账、算账。最后结算下来,叶掌柜一共付了 7860 文钱。

大兵和宇文蓉熳也赶了过来 —— 虽然对外都是家丰和大兵出面,但牙粉和做牙粉的工具早已划归牙粉坊管理,内部账目必须算清楚,免得混乱。

家丰还特意给牙粉坊批了 5 两基础资金,用来购置切药材的刀、剪刀、砸药块的锤子,以及日常采买、工具维修等。这些琐事他没精力天天盯着,给了初始资金让他们自己打理,记好账就行。

返程时,叶掌柜依旧坐小一的马车 —— 他还是不想让外人知道自己的货源是庄家丰。

两辆马车同行,家丰正好和叶掌柜坐一辆,一路上跟他详细聊了代理商的后续规划,比如如何拓展其他县城的渠道、如何把控批发价等。

到了县城,家丰和叶掌柜分开后,顺利买好了米面,补齐了家里缺的调料。他还去集市逛了逛,想买些鸭子,可集市上的鸭子不仅少,还大多蔫蔫的,没什么精神。

家丰没多买,只挑了一公四母 —— 鸭子比鸡贵近一半,90 文一只。他打算先带回去让乐君试试水,要是养得好,以后再补购。

最后,他又花了 1 两 380 文买了 30 斤药材,这样牙粉坊就能正式满负荷运转了。

买完东西,快出城的时候,一辆马车突然拦在了驴车前面。

“庄公子,还请过来一叙。” 几个汉子围了上来,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光膀大汉,旁边站着个穿长衫、戴小冠的眯眼中年人。

“你们是什么人?” 大兵立刻挡在家丰身前,警惕地问道。

眯眼中年人上前一步,拱手道:“这位是余家的侍卫,鄙人是余家管家余韦山。还请庄公子移步一叙,我家主子的耐心可不多。”

家丰正要上前,却被大兵死死拉住。

“他们人多,你不能去!” 大兵急声道。

“放心,他们要是想动手,不会选在县城主路上。” 家丰拍了拍大兵的手,安抚道,“这面必须见,躲不过去的。”

说着,他走到对面马车前,掀开帘子,随意地坐了进去。

“余掌柜好大的威风 —— 上次强闯我家,这次又拦路请我‘上轿’说话。不知这次,余掌柜又有何‘见教’?” 家丰对余掌柜本就没好感,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

旁边的余韦山立刻呵斥:“庄小子,你敢这么跟我家主子说话,真是不怕死!”

家丰没理他,对着帘内抱了抱拳:“还请余掌柜有话快说,我还有事要忙。”

余掌柜斜睨着他,开门见山:“庄小子,你可知龙门镇的百味轩也是我余家的产业?近日镇上黑糖大卖,也是你在卖吧?只要你交出黑糖制白糖的法子,我给你 30 两银子,如何?”

“余掌柜,慕容家单单买白糖就给了 50 两,” 家丰嗤笑一声,“这制作方法在您眼里,就这么廉价?”

余掌柜脸色一沉:“你这穷刁民,少拿慕容家压我!我自有消息渠道 —— 慕容家根本没听过你这号人!”

“余掌柜不必试探。” 家丰摆了摆手,“等慕容小姐从乐平关回来,咱们再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白糖生意,我是跟慕容小姐谈的,得她说了算。”

“跟这不知好歹的臭小子废什么话!” 光膀侍卫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揪家丰的衣领,“真当自己的贱命有多硬?”

家丰瞥了眼窗外 —— 路上行人不少,余家再嚣张,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他稳了稳心神,说道:“我再说一次,还请余掌柜耐心等些日子。等慕容小姐和东方先生回来,这事我自然会跟他们商讨。”

“武者东方先生?” 余掌柜皱了皱眉,语气里多了几分忌惮。

家丰点点头,故意补充道:“东方先生喜欢别人叫他‘文武双全东方先生’。”

余掌柜探头看了看窗外的行人,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却还是压了下去:“别以为有慕容家作保,我就不敢动你。”

“恭候余掌柜指教。” 家丰说完,扭头就掀帘下了车,招呼大兵赶车离开。

马车里,余韦山低声请示:“家主,要不要现在动手?”

“哼,先撤!” 余掌柜冷声道,“我再去打听一下这小子的底细。他几次三番油盐不进,等摸清情况,再给他来硬的!”

回去的路上,家丰一直在琢磨:看来余掌柜已经没耐心了,下次见面,恐怕真的会动手。

“以后没什么事,咱们尽量待在村里。” 家丰对大兵说,“余家再猖狂,也不敢去村里闹事。”

他还得给村民们多谋点福利,画点 “大饼” —— 真到了关键时刻,也好让大家能稍微帮衬一把。

回到家,众人忙着卸下货物,家丰则把鸭子放进了鸭舍。四时、小花、乐君,还有刚学会干活的重力、弹力,都围过来看热闹。

“大哥,养鸭子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小花好奇地问。

乐君点点头,胸有成竹地说:“小丰跟我说了些,我也在村里问过老人,大概都清楚了。比如得定期清理粪便,虽然有小水坑,但水坑外,特别是鸭舍里,得保持干燥;喂食的话,可以用谷物拌菜叶,偶尔加点糠也行。”

“那粪便你都运到哪去了?” 家丰突然想起这事,之前没问过。

“就倒在咱们新买的西院西北角 —— 那地方平整又大。” 乐君说得理所当然,“你不是说这些粪便有用嘛,正好先堆在那。”

“有用是有用,” 家丰无奈地扶额,“可那地方,我是留着准备盖江景楼的啊……”

“这有啥影响?” 乐君满不在乎,“等以后有钱盖楼了,把粪便清走不就行了?”

“可是…… 晚上睡觉会不会闻见臭味啊?” 四时皱了皱眉,她的鼻子比常人灵敏些。

“是啊大哥,地面要是沾了臭味,盖了楼会不会也变臭?” 小花也跟着担心,又转向家丰,“二哥,江景楼好看吗?”

“没关系!” 乐君拍了拍胸脯,“到时候连粪带土一起挖走 —— 你不是说这粪土是好肥料嘛,正好能用到地里。”

“行吧,那就先堆在那。” 家丰只好妥协,“不过以后最好找个专门的地方,得离河水远,不影响邻居,也不影响咱们自己。每次倒完粪,记得在上面盖一层粉碎的草叶 —— 这叫堆肥,能减少臭味,还能让肥料更肥。等我有空了,再好好弄个堆肥的地方。”

他又摸了摸小花的头,笑着说:“江景楼肯定好看,到时候二哥画个最漂亮的图纸,让工匠盖起来,给小花留个最好看的房间。”

“太好了!谢谢二哥!” 小花立刻开心地跳了起来。

接下来的三天,日子过得很平静,两个作坊也都进入了正常运转的状态。家丰这次带回来的药材,加上之前剩下的,够牙粉坊用七八天 —— 等快用完了,再按消耗采购就行。

采购的事,家丰琢磨了很久,最后交给了三婶庞小春。三婶心眼有点小,也爱财,没人提醒的话,偶尔会想些 “小主意”。

但只要盯着她别贪小便宜,她做采购还是很合适的 —— 一分钱能算八百遍,绝对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

家丰特意找三婶谈了谈,跟她说了不少 “不要因小失大” 的道理:“三婶,以前日子苦,想多赚点钱能理解。但这次的采购工作,可不能贪心做假账、虚报开销,或者收别人的好处 —— 一旦被发现,丢了工作,可就划不来了。”

三婶以前过够了穷苦日子,知道这份工作的珍贵,连忙保证:“小丰你放心,婶子绝对不贪!一定给你买最便宜最好的东西!”

很快就到了二十五号 —— 这是家丰和大家商定好的发工钱的日子。这次没搞大张旗鼓的仪式,家丰直接去各个作坊,现场结清工钱。

三兵和大虎是靠卖小吃拿提成的,不算在固定工钱里;大兵从最开始的一天 30 文,到后来管理作坊涨薪到一天 80 文,这次一共领了 2 两多银子;宇文蓉熳的牙粉坊刚开没几天,按天算工钱,一天 40 文,也领了 400 文;其他工人,比如运煤的、毛刷坊的、牙粉坊的,工钱大多在一天 20 到 30 文不等,加起来一共发出去近 3 两银子。

眼看快到月底了,乡民们互相叮嘱着:“今天该升蓝月了。”

以往每到蓝月升起前,村里总会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阴霾 —— 那是穷人家对月底无米下锅的焦虑。但这次,因为不少人家都领了作坊的工钱,阴霾感淡了很多。

家丰来到这个世界快两个月了,回想起来,只觉得日子又漫长又紧凑:前半段在养伤,后半段忙着开作坊、做计划、搞生产。

作为普通村民,他出门的次数已经算多的了;可对他自己来说,要管技术、采买、销售、管理,按理说该天天跑东跑西,实际却很少出门 —— 大多时候都是让人代为跑腿。

不是他懒,是真的怕坐车:这个时代交通太不方便,随便去个地方,走路得半天,坐驴车也得晃悠一小时起步。若不是有了驴车,他出门的次数恐怕会更少。

田里的麦苗、稻谷苗已经长到一半高了。

连续几年的丰收,让不少濒临崩溃的家庭缓了口气;可丰收也让有些人的胃口越来越大 —— 比如余家,比如那些盯着村民口袋的势力。

这天,家丰去李铁匠家的路上,不少村民主动跟他打招呼。不仅是他,村民之间互相打招呼的热情,也比他刚来时浓了很多。

他还记得第一次出门时,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 大家都低着头赶路,就算碰面,也只是匆匆一瞥。

可现在,村民们虽然依旧瘦小,眼神里的冷漠却少了很多。家丰知道,这大概是因为大家都拿到了工钱,日子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