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蓝月闪烁之时 > 第31章 日进斗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掌柜,您竟然亲自来了!欢迎莅临寒舍。” 家丰开门看到叶掌柜时,虽有些惊讶,但很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又转向另一人,“小一哥,快请进。”

家人也跟着上前见礼:“见过叶掌柜。”

叶掌柜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寒暄:“哈哈,庄小友,冒昧打扰了。昨天跟梅先生聊天,才知道双拐也是小友制作的,特意来认认门。”

他扫了一眼院子里的简朴景象,感慨道:“小友出身贫寒,却心思灵巧、见识不凡,日后必定大有作为。”

“叶掌柜过誉了。” 家丰心里暗道 —— 论八面玲珑,叶掌柜果然是专业的。

众人在屋内坐下,小花连忙去倒了水。两人相互客气了几句,家丰主动把话题引到正题上:“叶掌柜,不知之前的牙刷和牙粉,您那边卖得如何了?”

“庄小友,我今日来,正是为了这事。” 叶掌柜笑得眼角都眯了起来,问道:“不知小友现在还有存货吗?”

家丰心里一动 —— 难道卖完了?他试探着问:“叶掌柜的意思是,之前的货已经售空了?”

“那倒没有,不过也剩得不多了。” 叶掌柜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犬子认识白涌书院的弟子,送了几套牙刷牙粉给他们用。书院弟子识货,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还帮家人来买。目前牙刷和牙粉各卖了三十多份。而且牙粉这东西,过些日子肯定有人会二次购买,就连叶某自己,用着也觉得好。”

“叶掌柜手段高明。” 家丰立刻想到了 “广告效应”—— 古人的聪慧,果然名不虚传。他问道:“那这次叶掌柜打算要多少货?”

“趁着书院这波传播,叶某还能再大卖一批。” 叶掌柜摸了摸手腕上的珠子,干脆地说:“牙刷和牙粉先各来五十份,要是后续不够,我再派人来取。”

“请稍等。” 家丰转身回自己屋里,拿了五十把牙刷和五十包牙粉 —— 幸好昨天多做了些。他想了想,又拿了几个鞋刷和普通刷子,回到叶掌柜面前。

“叶掌柜,您先看看这个。” 家丰没有直接递上牙刷牙粉,而是先把一个鞋刷递了过去。

“这是?” 叶掌柜拿起鞋刷摆弄了一下,“看着和牙刷有些像,但肯定不能放进嘴里用,不知有什么用途?”

家丰微微一笑,解释道:“叶掌柜,我们平民百姓大多穿草鞋、布鞋,用不上这东西。但您想想,那些高头履、六合靴、马靴,鞋内里该怎么清洁?”

“噢!原来如此,甚妙!甚妙!” 叶掌柜恍然大悟,笑着说:“既如此,叶某也多备些鞋刷。”

他又看到家丰手里的大刷子,立刻反应过来:“这么说,轿顶、水缸、瓷瓶内侧,还有房梁上的雕纹,都能用小友手里这种大刷子清洁?”

“叶掌柜说得对!” 家丰点头,“这种我称之为‘刷子’,对付陈年污垢,比掸子、普通毛刷好用多了。您手里的是‘鞋刷’,除了清洁鞋子,也能擦较小物件的内侧。”

“好!小友直接开价吧!” 叶掌柜这次格外爽快,没再犹豫。

家丰早就打听好了顺和斋的物价 —— 鸡毛掸子都卖三十文,于是定了个稍低的价格:“鞋刷十八文一把,刷子二十五文一把。” 他心里清楚,这些东西到了叶掌柜手里,肯定会卖到四十文以上。

“行!那鞋刷和刷子,叶某先各要二十个试试水。” 叶掌柜一拍大腿,当场拍板。他盘算着:“上次小友给了四十把牙刷、九十包牙粉,这次各五十,再加上二十个鞋刷、二十个刷子……”

家丰笑着打断他:“算下来一共是三千一百六十文。不过叶掌柜这么照顾我,我也感念您的诚意,收您三两银子就行(注:古代一两银子约等于一千文,三两即三千文)。”

“哦?” 叶掌柜有些惊讶,端起水碗慢慢喝着,心里快速计算 —— 确实差一百六十文。他放下碗,拿出三两银子递过去,称赞道:“小友算账又快又准,真是让叶某惊叹。”

“叶掌柜过奖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家丰让乐君帮忙清点货物,搬到马车上。叶掌柜去院子里等候时,家丰把小一请进了屋。

按照之前的约定,家丰和小一对接了拐杖的货款:六副二代拐、十四副三代拐,一共一百八十八文。家丰按约定留出一半给刘医师,把另一半给了小一。

送走叶掌柜和小一后,家丰喊来庄大兵,把剩下的拐杖交给了他,先给了十文运费。没过多久,庄大兵就回来了,还带回了三百一十六文钱。

“嗯?” 家丰有些奇怪,“大伯,上次那三十一副拐杖,刘医师全卖完了?怎么把所有钱都结了?”

庄大兵挠了挠头,解释道:“好像没全卖完,我去的时候还剩几副。但刘医师说剩得不多了,反正很快能卖掉,就一起结算了。这次送的拐,下次再结,说这样更方便。”

“原来如此。” 家丰明白了 —— 之前签合同,是因为双方还没建立信任;现在有了互信,再细分发货量、售出量、已结算量,对没普及数学的商铺来说,确实是冗余数据,平白增加计算量。直接按批量和单价结算,反而简单高效。

看来以后可以慢慢改成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的模式了 —— 毕竟这个世界没有计算机,复杂的账目只会让人头疼。

家丰又问:“大伯,大虎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庄大兵脸上有些纠结:“昨天下雨,送信送得晚了,今天应该能收到消息,傍晚就能回来。小丰啊,大虎这孩子没什么心眼,跟着你们我放心。就是你给的工钱太高了,我怕他做不来你们这些精细活。”

“大伯,您以为我让大虎哥来,是让他做活的啊?” 家丰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这些年大虎哥一直照顾我,他走南闯北的,脚程快、见识广。我想让他帮我跑跑腿,不用做多少活。不过这事涉及赚大钱,得瞒着外人,您就别多问了。”

“行,我知道了。” 庄大兵点点头,不再多问 —— 儿子跟着家丰,肯定不会吃亏,自家人知根知底,放心。“等他回来,我就让他去找你。”

庄大兵走后,家丰把家人叫到屋里,关上门,把铜钱、碎银、银块都放到桌几上。周围立刻传来几声吸气声 —— 大家都被眼前的银钱惊到了。

“二哥,我们…… 是不是发财了?” 小花声音又激动又小声,生怕被外人听见。

静竹也很激动,手指轻轻抚摸着银子,没有像上次那样哭,只是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手有些发抖地想去数:“小丰,这些一共是多少啊?”

“二娘,总共是三两银子,五百零四枚铜钱。” 家丰提醒道,“不过这次咱们之前做的牙刷、拐杖基本都卖光了,再加上前天被砸坏的那些,得赶紧补做货物,不然断了货就麻烦了。”

“对对对,得赶紧做!” 乐君拽了拽铜钱,嘿嘿笑着,转身就想去干活,却被秀兰拉了回来:“看把你急的,先听小丰把话说完。”

“娘,您放心,拐杖可以完全交给庄三伯做,组装甚至能交给大伯一家。刷子、牙刷这些,咱们去林场暂住时也能做 —— 毕竟这些东西轻便,运送起来方便。” 家丰安抚道。

秀兰点点头,没再说话,只是继续乐呵呵地看着桌几上的银钱。

家丰其实知道,在古代,金银基本不算平民的流通货币 —— 长期以来,百姓最常用的是铜钱,或者以物易物,粮食才是真正的 “硬通货”。

之前和刘医师聊天时,他还了解到:大燕的皇室、世家、高官,大额交易用金子(一两金子约等于十两银子);中层富商、官员、大户常用银子(标准官银是十两一锭);下层百姓用的多是散银、碎银(容易掺假、磨损);日常小额交易,基本全靠铜钱。

要是遇到大额交易,百姓还会选择以物易物 —— 比如用五十头羊换一百匹布,或者用四万斤米换一套宅院。

几人围在桌几前,数了半天银钱才散去。

静竹小心翼翼地把近六百枚铜钱收好,又开始处理那三两银子:先放进布包里,缠上草绳,再放进小木盒,小木盒塞进陶罐,最后把陶罐堆到床头的杂物堆里,还在上面压了几层东西,生怕被人发现。

家丰看着她这一连串动作,扶着额头,一脸 “不必如此” 的表情。

静竹走过来,戳了戳他的脑袋,不满地说:“怎么?觉得二娘太小心了?”

“不敢不敢!” 家丰连忙谄笑,转身跑出了屋 —— 再待下去,指不定还要被 “教育”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