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蓝月闪烁之时 > 第92章 乡民练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不如直接招募私兵得了,还叫什么乡民团?” 朱麻子扯着嗓子喊,语气里满是不服气。

家丰本不想搭理他,可见他这般叫嚣,也来了火气,直接怼了回去:“朱麻子,你可记好了 —— 村里万一来了贼、来了山匪,乡民团要上;县里要是召集,乡民团也得去。既然你说这是我们庄家的私兵,那是不是以后不用管你们家?县里要是征调,把你推出去顶数,行不行?”

“凭啥啊?乡民团是你召集的,干啥让我上!” 朱麻子嘟囔着,没了刚才的气势。

“既然叫乡民团,有危险了我们自然会保护你。” 家丰话锋一转,“要是你想让乡民团多护着你家也行 —— 乡民团的工钱,咱俩平摊,到时候我保证不让乡民团侧重庄家,怎么样?”

“我不摊!我没钱!” 朱麻子把头扭到一边,干脆耍起了无赖。

“没钱就给我闭嘴!”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 庄奶奶不知何时站到了朱麻子面前,眼神凌厉,“这乡民团是给你一个人开的?不出力、不出钱,就你喊得最欢!想喊得有底气,要么出工要么出钱,别在这瞎嚷嚷!”

朱麻子被庄奶奶几句话怼得蔫头耷脑,再也不敢作声。

这种时候,还是庄奶奶最管用。

没了他的捣乱,家丰很快把乡民团的事讲完。每天二十文工钱加三顿管饱饭,条件确实诱人,没多久,报名的人就把里正围了个水泄不通。

后续的人选筛选交给里正和爷爷把控,家丰只负责之后的训练;做饭的事则交给了奶奶和大伯母 —— 既能兼顾做饭,又不耽误带孩子,采购食材的活也顺带给了三婶的采购队,让他们顺路买回来。

家丰特意叮嘱奶奶:“别太节省,食材该放就放,别舍不得。” 就怕奶奶抠门,做得太寒酸。

报名和筛选忙活了一整天,第二天一早,十个精壮汉子站在了家丰面前,异口同声地喊:“小东家好!”

“额…… 这口号是谁的主意?喊得还挺齐。” 家丰笑着问。

“小丰,这主意是我出的,嘿嘿!” 一个少年郎站了出来,正是村里年纪最小的大黑子,才十五岁。

“大黑子?” 家丰有些意外,“这些哥哥们能听你的?”

“那可不!” 大黑子得意地扬了扬头,“我在村里消息最灵通,跟大伙关系最好,让哥哥们一起喊句话还不简单?”

“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看得出来,大家都挺宠着这个小兄弟。

“行,那我也给你委个重任 —— 当小队长怎么样?” 家丰说。

“啊?这可不行!” 大黑子赶紧摆手,“哥哥们让着我,我瞎起哄还行,当队长可万万不成!”

家丰摆了摆手,打断他:“就这么定了。各位乡亲、各位哥哥,这小队长主要负责跟我通信、召集大家集合、喊口号,不是让他管着大伙,也不多拿工钱,就让大黑子先当着,没问题吧?”

众人一听,这就是个跑腿的活儿,不是正经管事,也就没了意见 —— 不然让个半大孩子管一群成年人,确实不像话。

“既然都没意见,咱们先定个训练时间:早上饭后训练,午饭后巡逻,暂时不排夜班,等大家身体适应了再说。” 家丰话锋一转,“咱们不练花架子武功,我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标准,先练站姿、齐步走和跑步走,这几天就先抓基础。”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起来:“大家都知道练武苦,既然报名了,也说过不怕苦,那咱们就按‘不怕苦’的标准来。要是这段时间觉得受不了,随时可以退出,但我不接受‘减轻训练’这种事 —— 别想着练到一半觉得苦,找人说情偷懒,没用。”

家丰把训练内容演示了一遍,基本是后世初中军训的水准。话刚说完,就有人面露难色 —— 在他们看来,乡民团就是凑一伙人吓唬吓唬人,哪用得着这么正规,跟当大头兵似的?

“小丰啊,没必要这样吧?” 一个壮汉开口了,是村里的大山,“咱们身体都挺好,多吃点饭就有力气,来了山匪直接赶跑就行,练这些没用的干啥?”

“大山哥是吧?” 家丰早有准备,冲一旁的四时递了个眼色,“四时,拿根木棍来。大山哥,你就当四时是劫匪,这木棍就是匕首,你俩比划比划。”

“这哪行?俺哪能欺负小孩子!” 大山嘿嘿笑着,没当回事。

可他话音刚落,四时就动了 —— 只见她闪身冲到大山面前,木棍 “啪” 地一下拍在大山脖子上,随即又退了回去,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哈哈哈!” 周围的人愣了一下,随即哄堂大笑。

“这不算!这是偷袭!” 大山又羞又恼,摸了摸脖子上一道红印,涨红了脸。

“大山哥,你要想清楚 —— 咱们以后面对的可能是流民、劫匪、拐子,你觉得他们会跟你光明正大决斗吗?偷袭是常有的事。” 家丰语气认真,“训练就是为了提高大家的胆量、力气和反应能力,让大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活下来。四时,再来一次。”

大山这次不敢大意,赶紧弯腰捡起一根木棍。眼看四时冲过来,他猛地挥棍横扫,还喊着:“小妹妹,别怪哥哥不客气了!”

可四时身子一弯,轻松躲过横扫,随即纵身一跃,木棍再次拍在大山脖子上 —— 力道不大,却让大山瞬间憋得喘不过气。

“大山哥,这次呢?要是来的是真山匪,你已经死了。” 家丰的声音响起。

周围的笑声瞬间停了 —— 他们看得明白,四时这速度,换了自己也躲不开。

家丰轻笑道:“四时是从生死搏杀里练出来的,她跟野兽打架,一次不慎就是丢命。咱们只是常规训练,连危险都算不上,你还觉得累吗?要是觉得累,大山哥你现在就可以回去。”

“不累!训练就训练!” 大山涨红了脸,攥紧了拳头。

“好!其他哥哥们要是想退出,现在可以说。” 家丰提高声音,“一旦开始训练,中途退出或者不干了,得把吃过的饭钱补上 —— 这碗饭,不是白吃的。”

没人退出,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卯足了劲 —— 家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家丰除了去查看堆肥的进度(村里谁家堆肥,他也会过去帮忙指导),剩下的时间都在作坊新买的东地块上带队训练 —— 站军姿、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他自己也跟着练。

穿越过来两个月,家丰的身体好了不少 —— 能吃饱饭,又正是青春期长身体的时候,比起后世久坐不动的张振兴,现在的他精力旺盛得仿佛用不完。

这种成长的感觉让他颇为欣喜,都快忘了爷爷没给他做摇椅的事。

大黑子这个 “跑腿小队长” 做得有模有样,几天下来,大家也渐渐适应了训练。虽然奶奶还是没舍得放太好的食材,但糙米、大米管够,还有新鲜的农家菜,单论吃饭,比大多数人家好多了。

最后一个作坊开工前,家丰和静竹一起查了次账,把各作坊的收支算得明明白白:

毛刷坊:大兵工钱最高(算特殊照顾),加上四个工人,工具做好后基本没其他支出 —— 煤由运输队运,木头竹子自己砍,猪毛价格忽略不计,每天支出仅人工,约三百多文。

牙粉坊:最大支出是药材,每天三种药材加起来三百多文,再加上人工,每天支出约四百五十文。

米花坊:给三兵开八十文一天,加三个工人,再算上大米、糖、油的成本,每天支出约五百文。

运输队:两人足够用,每天六十文。

乡民团:每人每天二十文工钱,最大支出是管饭,每天得花四百五十文以上;奶奶和大伯母做饭,只是顺便吃点,没拿工钱。

三婶的采购队:三婶每天四十文,带的两个运货的各三十文,每天支出一百文。

固定资产有四台米花炉、四辆小餐车、两辆板车、一辆独轮车,其他常借用的板车、驴车不算在内。

算下来,每天总支出约一两银子零八百文。

收入方面,慕容家最近没来,主要靠叶掌柜 —— 他这几次来,平均每天拿的货能卖二两银子;毛刷和牙粉的产出,价值约二两半银子,目前已有部分库存;米花坊扣除给卖货郎的提成,每天盈余约一两三百文;糖葫芦产量少,让米花的卖货郎顺路卖,纯利润每天约四五百文。

加起来,每天总收入约三两银子零七百文。

算完账,静竹笑得合不拢嘴 —— 每天约有一两银子零九百文的利润,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看这趋势,还是长期收入。

除此之外,小一或阿良偶尔会来拿几把拐杖,虽然数量少,也是零碎收入。

家里的现金再次突破一百两,静竹总觉得藏钱的本事不够用了,藏哪儿都觉得不安全。

也正是因为这亮眼的账目,静竹终于松口,同意了家丰建房子的提议。

“二娘,咱们一间一间、一座一座来,用不了多久,肯定能住上大房子!” 家丰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