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刘平寇想着半大孩子不能放任不管,都是不稳定因素,直奔家属区。

厂子的家属区就在西门外,一排排红砖平房,墙根堆着过冬的煤块,窗户上挂着晾干的萝卜干,几个半大孩子正在玩打仗。

“王建军!张磊!”刘平寇站在巷口喊了一声。

俩小子噌地站起来,王建军还往后缩了缩——他跟他爹老王一个模子,圆脸,就是眼神游移,一看就没他爹实在。

张磊瘦高个,耷拉着脑袋,知道自己犯错误了。

“刘科长…”张磊声音跟蚊子似的。

“躲啥?”刘平寇走过去,语气生冷硬“昨儿后墙根踩点,让同伙先进去探路,是你们俩吧?”

王建军梗着脖子:“我们就……就跟那儿站了站……”

“站着?”刘平寇伸手抓住他俩“站着能让那瘦猴说你们‘熟门熟路’?跟我回厂,说清楚。”

俩小子不敢动,旁边有邻居探出头看,刘平寇冲那婶子点头:“麻烦看见老王和老张下班后说一声,孩子我先带回保卫科了,让他们来领。”

一路没说话,俩小子耷拉着脑袋跟在后面,进了厂门就往值班室瞟——早上那瘦猴还关在里头。

“关一块儿,换小黑屋里。”刘平寇冲值班的弟兄点头“别给吃的,让他们好好想想,偷国家东西对不对。”

王建军刚想嚷嚷,被刘平寇一眼瞪回去:“再耍混,直接送派出所。”

小黑屋不大,仨半大小子就那么坐着,站不起来的。

刘平寇隔着送饭口看了眼,转身回办公室——他不是狠心,这年纪的孩子,不疼不痒教育没用,得让他们知道饿肚子的滋味,知道犯了错要受罚。

中午吃饭,郭祥端着饭盒进来:“老大,那仨小子饿的直哎呦,给口窝头不?”

“不给。”刘平寇扒着饭“让他们扛到下班,饿一顿记一辈子。”

江洋凑过来:“你这招够狠。不过也是,老王那二小子,上次就跟人抢孩子的糖,老王打一顿管三天,过后还那样。”

“等他们爹来了,得好好说道说道。”刘平寇放下筷子“光打不行,得有正经事干,不然总惦记歪门邪道。”

下班铃响时,刘平寇先去小黑屋看了眼,仨小子蔫头耷脑的,见他来,眼皮都抬不动。

他打开门说:“等着坐好,你俩家人一会儿来领。”

刚走到厂门口,就见老王和老张搓着手等在那儿,脸都红着。“刘科长,给您添麻烦了……”

“进去领人吧。”刘平寇说“没打没骂,就是饿了一天,让他们记着,厂里的东西碰不得,国家的便宜占不得。”

老张叹着气往里走:“这浑小子,我早说别跟外头人瞎混……”

刘平寇转身往广安门内大街走——接林淼下班。

供销社门口,林淼正要出门,见他来,脸上笑开了:“今儿早走了会儿?”

“嗯,事儿忙完了。”刘平寇接过她手里的包“去趟菜市场?买点菜。”

菜市场里人还不少,吆喝声此起彼伏“买点豆腐吧,便宜。”林淼拉着他往菜摊走“来块豆腐,晚上给你炖白菜豆腐。”

“再买点胡萝卜,腌点咸菜。”刘平寇蹲下来挑“你爱吃那口。”

回家路上,林淼摸着肚子:“今儿动得欢,也许是想见你了。”

“等我给你做饭。”刘平寇笑着捏了捏她的脸。

到家先捅开暖气煤炉,刘平寇系上围裙洗菜,林淼坐在床头,拿起针线缝小棉袄——蓝布面,里头絮着新棉花,针脚密密的“这袖子得再肥点,孩子长太快。”她念叨着。

“你歇着,别累着”刘平寇回头看了眼“我这儿快好了。”

晚饭简单,猪肉白菜豆腐炖粉条,就着二合面窝窝头。

刘平寇把今儿抓孩子的事说了,末了叹口气:“都是十六七的半大孩子,不管着,早晚出大事。”

林淼想了想:“我倒有个主意。你看啊,厂里家属区那些没人管的大孩子,不少呢。能不能在厂后头空地上搭几个暖棚,组织他们种菜?”

“种菜?”刘平寇愣了下。

“对啊,就像老家一样”林淼小嘴叭叭的“种点菠菜、油菜,收了给食堂,能添点菜。孩子们有事干,就没空瞎晃荡了。再说,干活总得给点劳务费吧?让他们知道挣钱不容易,比闲着强。”

刘平寇琢磨着,拍了下大腿:“这主意好!既解决了孩子闲逛的事,又给食堂添菜,一举两得!”

“不过得跟他们爹妈说清楚,自愿参加,不能强迫”林淼补充道“还得有个人看着,教他们咋种。”

“我记下了”刘平寇给她夹了块豆腐“明儿我就琢磨个计划出来。你赶紧吃,吃完早点睡。”

林淼躺下后,刘平寇坐在油灯下,借着昏黄的灯光,在笔记本上划拉——暖棚、孩子、种菜、劳务费……心里踏实多了,像是堵着的石头挪开了。

第二天上班,刘平寇就找了没皮的笔记本,坐在桌前写计划。

煤炉烧得旺,屋里暖乎乎的,他笔尖悬着想了想,先写目的:“为解决本厂家属区16岁以上闲散青年游荡问题,利用厂区闲置地块搭建暖棚,组织青年参与蔬菜种植,既补充食堂食材,又培养劳动意识……”

江洋进来倒茶,瞥了眼:“写啥呢?这么认真。”

“暖棚计划。”刘平寇头没抬“林淼出的主意,把那些没人管的大孩子组织起来种菜。”

“嘿,这主意绝了!”江洋凑过来看“能行?孩子们肯干活?”

“得给劳务费。”刘平寇写着“不能白干,按天算,一天给个两三毛钱,够买零嘴了。让他们知道干活能挣钱,比偷鸡摸狗强。”

郭祥端着缸子进来,听见这话直点头:“昨儿那王建军,我听他妈说,总念叨没钱买糖吃。要是干活能挣钱,指定乐意。”

“但得有规矩。”刘平寇接着写“第一,年龄得16岁以上,太小了干不动,第二,必须爹妈同意,写个条子交上来,第三,得守纪律,迟到早退扣钱,偷懒耍滑的开除。”

佟东进来一看说道:“可以让叶夏广播宣传一下。”

“那更好。”刘平寇笑了“还得找个懂种菜的带着,食堂老李师傅以前种过地,回头问问他愿不愿意当指导。”

他一笔一划写着,把暖棚的选址(厂西头那片荒地,离水源近)、需要的材料(竹竿或木头、塑料布或油纸、土肥,得跟后勤科申请)、种植品种(早春先种韭菜、菠菜、小白菜,好活)都列上,最后算劳务费:“每人每天0.3元,按月由食堂从菜款里支,保卫科监督发放。”

写完又认真看了一遍,觉得差不多了,叠起来揣兜里:“等会儿找江厂长汇报下,要是他点头,就开办。”

江洋拍他肩膀:“这事儿办好了,厂里家属都得念你的好。你想啊,孩子不惹事,还能挣点零花钱,谁家爹妈不乐意?”

刘平寇望着窗外,他想起林淼缝小棉袄的样子,想起那些半大孩子饿肚子蹲在值班室的模样,心里有点软。

哎,日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往前过,问题一点一点解决。

他拿起计划,起身往厂长办公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