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刚蒙蒙亮,刘平寇猛地从炕上坐起来,头发支棱着。

“坏了!”他一拍大腿,昨晚答应吴姐送十斤野猪肉和鸡的,结果…。

林淼被他吵醒,揉着眼睛坐起来:“咋了这是?”

“忘给吴姐送肉了”刘平寇掀被子下地,穿好衣服就走“我先把肉给吴姐送去,吃饭不用等我。”

把厨房缸里的野猪肉拿出来,他拿砍刀咔咔剁下一块,一称十斤多点,用粗麻纸包好,绳子捆得结结实实。

出了门又从空间里拿出两只野鸡,推出自行车就出门了。

刘平寇骑着自行车往厂家属楼走,就在厂东门不远,一号楼最西边那户。

刘平寇下车敲门,里头传来吴姐的声音:“谁啊?”

“吴姐,我刘平寇。”刘平寇刚回答完。

门“吱呀”开了,吴姐披着棉袄,眼里带着点惊讶:“哟,真来了?我还以为你昨儿忘了,或是……”

她没说下去,眼神瞟了瞟向肉,把刘平寇让了进去:“我就知道你家里还有。”

“知道您惦记呢。”刘平寇把肉递过去“这不一早就给你送来了。”心想昨天晚上是真忘了。

吴姐接过肉,掂量了掂量,转身从屋里拿出11块钱:“按黑市价,八毛一斤,鸡一块五。”

刘平寇接了钱揣兜里:“那我先走了,以后有事在找我”

“慢走啊。”吴姐在背后喊“让你媳妇没事来玩”

骑车回家时,平夷已经把早饭做好了。

林淼正坐着系鞋带,见他进来:“送完了?”

“嗯,这钱给你”刘平寇把钱递过去,吃过早饭“走,送你去供销社。”

送完林淼,刘平寇到了厂里。

暖棚那边热闹,三个队员一边干活一边指挥着孩子们,竹竿架子搭得整整齐齐。

“科长早”队员喊“今儿就应该差不多了”

“仔细点,别糊弄。”刘平寇叮嘱一句,转身回了办公室。

一上午处理了两起车间纠纷,都是些谁偷拿了扳手、谁占了工具箱的小事。

江洋进来时,手里拿着个纸包:“老大,我给你带的,新炸的炸糕。”

“谢了。”刘平寇接过来吃了“暖棚那边让队员盯紧点,别让孩子伤着。”

下午没什么事,他去暖棚转了转。

油纸已经铺上了,用钉子钉在竹竿上,风一吹哗哗响。

“下周就能翻土,种小白菜试试。”带头的队员拍着手上的灰“保准长得好”

下班铃响,刘平寇先去供销社接林淼,又绕到副食店买了几斤元宵,黑芝麻馅的。

“今天十五了,看我这记性”林淼拍了下额头“林梁今年也在,真好,热闹。”

回到家,平东和平洋正缠着林梁讲部队的事,苏筱坐在旁边听,手里还有北京小吃。

平清和平韵看见刘平寇:“大哥给我们买花灯,今天是元宵节”

平夷在厨房烧水,锅里咕嘟咕嘟响。

“哥,嫂子!”平东蹦起来“林梁哥说爬长城时,苏筱姐吓得拽着他胳膊,脸都白了!”

苏筱脸一红,轻轻捶了林梁一下:“净瞎说,我那是天冷冻的。”

晚饭简单,煮元宵,捞在瓷碗里,加上点白糖。

平清平韵抢着吃,烫得直吐舌头,平东趁乱夹走妹妹碗里一个,被平清打了下胳膊,俩人闹成一团。

“吃完去大栅栏逛花灯?”刘平寇咬着元宵,黑芝麻馅流出来,烫得吸气“今儿十五,那边准热闹。”

“去,我们去”孩子们齐声喊,连平夷都抬了抬头,眼里闪着光。

大栅栏的灯早就亮了,从胡同口往里看,一片花花绿绿。

人挤着人,肩碰着肩,卖糖葫芦的吆喝声、猜灯谜的争论声、孩子的笑声混在一块儿,热闹极了。

“快看,那是孙悟空!”平东指着个走马灯,灯上的孙悟空挥着金箍棒,转得飞快,旁边还有猪八戒扛着钉耙,憨态可掬。

苏筱踮着脚看,眼睛瞪得圆圆的:“广东没这么好看的灯,真精巧。”

路边挂着红纸条,写着灯谜,围了不少人。

一个戴眼镜的老头正念:“劳动英雄,打一字!”

平洋抢着喊:“功!功劳的功!”老头点头:“对喽!给个小灯笼!”平洋举着红纸糊的小灯笼,美得…。

往前走,又一个灯谜:“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走路像公子,说话高八度,打一动物。”

平清拽着刘平寇的袖子:“哥,是鹅!”

林淼在边上笑着点头:“没错,鹅穿白袍,红顶子,叫起来嘎嘎响。”

平清跑过去报答案,领了一个小花灯,得意地冲平韵扬了扬下巴。

平韵不服气,盯着个灯谜较劲:“小时穿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

她皱着眉想,林梁提醒:“跟水里有关,还会变颜色。”

“青蛙”平韵喊出来,领了花顶,冲平清做了个鬼脸。

林淼牵着刘平寇的手,慢慢走着。

路边有卖艾窝窝的,糯米香混着豆沙甜,卖驴打滚的摊子前,黄澄澄的驴打滚裹着黄豆面,黏糊糊的。

“想吃啥?”刘平寇问。

“买点糖葫芦吧,孩子们爱吃。”林淼指着个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

刘平寇买了八串,分给众人,他自己没吃。

苏筱咬了一口,糖衣脆得掉渣,酸得眯起眼:“比广东的糖球酸多了,真好吃!”

林梁帮她擦掉嘴角的糖渣:“慢点吃,没人抢。”

前面有个大灯笼,挂着条长灯谜:“一根藤上结瓢瓜,生根结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长,夜夜看瓜瓜开花。”

这个灯谜围的人最多,都七嘴八舌猜:“是葫芦?”

“不对,葫芦会长大。”

“是灯笼?”

“也不对……”

刘平寇琢磨着,藤上结瓢瓜,夜夜开花——他忽然笑了:“是电灯!”

挂灯谜的商家一拍手:“对喽!这位同志厉害”他递过一个大红灯笼“头奖”

还有好多荤闷素猜,上边一动,下边疼痛,下边一动,上边高兴。(打一活动)

两软夹一硬,上下来回蹭,累得满头汗,就为一道缝。(打一个工作活动)

一把粗,一拃长,白天闲着,晚上忙。(打一家用电器)还有好多…

往前走风里飘着元宵的甜香,远处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大概是舞龙灯的来了。

刘平寇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家人,也跟着高兴。这都是上一世没有的。

正想着,平东举着灯笼往前跑喊着:“那边有舞狮子的,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