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围着大鱼看了好一会,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这玩意也算是我国南海特有鱼种,又被称为黄金鮸鱼。
这条鱼的长度超过两米,宽至少有七八十公分,背部呈棕黄色,身体侧面是灰黄色,鱼鳍的颜色很深,近乎黑色。
黄唇鱼属于石首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之一,其实食用价值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的“美味”,更多体现在其惊人的药用价值上。
所以这种鱼,虽然鱼肉的价值不如大黄鱼,但是鱼胶绝对可以用天价来形容。
“爹,这得有一百二三十斤了吧?”
“估计不止,起码超过150斤了。”
江洋再次惊叹道:“难怪力气这么大,要不是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咱们肯定没法把这玩意弄上来。”
“先别看了,趁还活着,送冷库吧,阿洋,这鱼太贵重了,咱们得赶紧回家。”
这玩意讲究的就是一个卖相,否则刚才他们也不会这么艰难才把鱼弄上船。
并不是一百来斤两个人拖不动,实在怕把鱼鳞伤到,卖相不好,价格会大打折扣。
两人把鱼小心点抬进冷库,又用塑料袋包裹,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安置妥当。
这会已经两点多了,为了这条鱼单独回去再出来肯定不现实,可他们还有延绳钓和地笼没收。
现在也没心情关心其他延绳钓的收获怎么样了,
江洋开船,江海潮负责收钩子。
本来想快点把钩都收完好回家,结果越是着急,越快不起来。
因为,中鱼的钩子太多了,而且都是值钱的好货,每一条江海潮都得小心对待。
江洋虽然心急,可也没办法,打开系统面板看了一眼,
果然,这条黄唇鱼就把原本还剩下80点的幸运值,消耗到只剩7点了。
等到延绳钓全部收上来,令人没想到的是,除了黄唇鱼,今天的收获竟然意外的好,起码能卖个两三万的样子。
两人又马不停蹄的去收地笼。
放了两天的地笼,收获同样不错。
不说别的,居然还收上来两个三斤多重的响螺。
“阿洋,现在码头都是人,这条鱼要是抬下去,估计全镇上的人都得跑来围观。”
江海潮丝毫没有被人围观的烦恼,反而咧着嘴笑道。
对于渔民来说,捕到这种大货,而且还是值钱的大货,绝对是一件出风头的事情。
“爹,我觉得咱们还是得低调些,再这么出风头,我都怕走夜路被人敲闷棍。”
江海潮沈清一怔,点了点头。
他自己倒是不怕,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可江洋不行,他是真怕有人要钱不要命,对江洋下黑手。
昨天那一船沙丁鱼说起来壮观,但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最多就是感叹一声:运气真好。
可今天这条黄唇鱼不同,这要是被有心人惦记上,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
“也是,还是低调点好,那现在怎么办?”
江洋也头疼的不行,村码头肯定是没法去,镇码头也不行,
其他码头离得太远,而且他们也不熟悉,更不敢去。
“爹,要不在码头附近抛锚,等天黑人少了,咱们再上岸?”
“也行,迟点就迟点吧。”
两人商量好,这会也不着急了,反正急也没用。
江洋把油门松了松,不用赶时间,油门不用轰的那么死,还能省点油钱。
好在自从那次因为打的冰不够,被迫提前返航之后,江洋这两天出来都尽量多打些冰,
现在船上的冰充足,鱼又妥善处理了,其实真不用那么着急。
刚刚着急往回赶,主要还是心理作用,生怕这种好货出现什么意外。
江洋慢悠悠的开着船,看还有不少淡水,就让老爹接手,自己跑去把电磁炉打开,烧水泡茶。
等茶泡好,离码头也不远了,
江海潮一打方向,把船停在了离码头两三海里的一个小岛后面。
抛了锚,父子两人坐下喝茶聊天。
“阿洋,这条黄唇鱼,还是准备送那个什么拍卖会吗?”
“我不管这些,直接交给冬哥处理就行了,等回去问问他的意见再说。”
江洋点了一根烟,躺在甲板上,一手垫在头下,深吸了一口。
“嗯,交给阿冬处理也好,你别出面了。”
刚刚江洋的提醒,江海潮还心有余悸,
他差点忘了,这不是自己在海上叱咤风云的年代。
这年头虽然说治安好了很多,可谁又能保证没几个亡命徒呢?
天色渐渐黑下来,江洋眯了一会,在醒来,看看时间已经7点多了。
“爹,咱们啥时候回?”
江海潮看了一眼海面:“再等一会吧,明天有风,小船肯定都想多作业一会,现在回去人太多了。”
正说着,江洋的手机响了,看了眼号码是林冬,便接通了。
“我就试试,没想到真打通了,你们今天什么情况,这个点了怎么还没回来?”
林冬今天已经收了好几条船的货,见江洋没回来,才试着打电话问问。
“冬哥,我们在码头这边停着,今天收获有点多,不想太扎眼,所以等人少了再说。”
“都有啥收获?”林冬瞬间来了兴致。
“想知道啊?不告诉你。”
“你……”林冬想说幼稚,但又怕这小子把好货藏起来自己留着吃,话锋一转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再等一个小时吧,一会你开车过来接货,别来的太早引人注意。”
林冬:……
怎么感觉他们带回来的不是鱼,而是什么违禁品。
阿洋不会真的跟他老子又干起老本行了吧?
八点多,江洋看时间差不多了,摇响了船慢慢朝着码头驶去。
此时的码头因为没什么船靠岸,灯光也暗了下来,除了一个指引灯,就剩下可怜的路灯了。
码头上很安静,一点没有白天的喧闹景象。
他们的船刚靠岸,就见一道灯光照了过来,不等停稳,林冬就迫不及待的跳上船。
“有啥好货,这么神秘,我都没敢叫卸货的帮工,自己把三轮车骑过来的。”
江洋没想到这货能想的这么周到,忍不住给他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