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包老师,您找我?”

陈长河来到包家兴的办公室,顺手将一小袋串串放在桌子上:“给您带了点吃的。”

“多谢多谢!”

包家兴笑容满面。

不仅是因为串串,更重要是因为《经济研究》的回信寄来了。

他把信件和汇款单递给陈长河。

“谢谢包老师。”

陈长河接过信件和汇款单,把汇款单揣兜里,将信件打开。

一份样刊。

一封信件。

过去的信件,都是普通编辑写的,内容为鼓励多多投稿之类范本式的话。

但这次的信件,是由《经济研究》主编、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程宗源,亲手撰写的。

“陈长河同志,您好。

我是《经济研究》杂志的主编程宗源。

收到您投稿的《国企改革应该“抓大放小”》一文,深感欣喜与振奋。

在当下国企改革路线尚未明晰的关键时期,您提出的这一方案具有极高的前瞻性与现实指导意义。

自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之旅以来,我们一直在探寻国企改革的有效路径……然而,当前国企改革仍面临诸多困境……而您提出的‘抓大放小’方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从理论层面来看,您的文章逻辑严密、论证详实。

您以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企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当前状况,指出了‘抓大放小’的必要性……

在实践层面,无论是对大型国企的战略重组,还是对小型国企的灵活处置,您都考虑了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部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这些措施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不过,我也留意到,您的方案目前更多呈现为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框架。

对于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复杂问题,目前仅列举了有限的几个示例,尚未形成全面且系统的论述。

希望您能继续深耕这一领域,将方案中的各个环节补充得更加详实、全面,为国企改革提供更完备的理论与实践指引。

针对此方案,我也有几个问题想与你探讨一下,首先是……然后是……以上问题,期待能与您深入探讨。

此外,我真诚地邀请您参加由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杂志共同主办的经济改革研讨会。

本研讨会将在6月10于京城举行。

届时,众多经济领域学者教授以及企业界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

我们坚信,您关于‘抓大放小’的独到见解,必将引发一场关于国企改革的思想盛宴。

期待您能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与大家深入交流,为我国经济改革事业贡献更多的真知灼见。

盼复!

程宗源。”

“程老很客气啊。”

陈长河将程宗源的信件看了一遍,笑呵呵道。

“程老?”

包家兴闻言,诧异道:“程主编好像是五十多岁,也不算很老吧。”

“哦,我是说,相对于我而言。”

陈长河笑道:“这么大年龄、身份这么高的程主编,一口一个您,叫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他前世见过程宗源。

大概2010年前后,他参与了某项比较重大的经济研究工作,有幸前往京城参加了一个交流活动。

程宗源也出席了那次活动。

当时的程宗源已是七十多岁高龄,退休多年,因此中青年们对他的称呼都是“程老”。

只不过,当时,那些学术有成的大佬和才俊们可以去程宗源面前当面喊一声“程老”。

他在那个交流活动上就是个小喽,连往程宗源身边靠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重生回来,竟然是程宗源亲自写信邀请自己去参加经济改革研讨会。

不免令他生出些许慨叹。

“用‘您’这个称呼,一方面是人家有修养、有礼貌。”

包家兴笑道:“另一方面,我每次帮你投稿,署名都是江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长河,没有详细到大一新生的地步,程主编不知道你的年龄和身份,大概率是把你当成老师甚至是教授了。”

“有可能。”

陈长河点点头,把信件递过去:“您看一下?”

“既然你主动邀请,那我就不客气了。”

包家兴笑呵呵地接过去,他对这封信的内容很好奇,只是这封信是写给陈长河的,他不好主动要求看。

片刻后,他把信看完,也是啧啧感叹。

“就连程主编都说了这么多赞美的话,你这篇论文怕是要引起不小的反响。

而等你参加完这个经济改革研讨会,估计就要正式在经济领域内声名鹊起了。

对了,这个研讨会的邀请,罗院长也收到了。

待会儿咱们去找罗院长讲一下,到时候你们一起去参加就行了。”

他的语气颇为羡慕,表情有些复杂。

这种级别的研讨会,对于他们来说,能参加一次,简直是莫大的荣耀。

如今,自己的上司和学生都受邀了,自己却只是个籍籍无名、只是帮忙寄信收信的小人物,怎能不让人心情复杂?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了心态。

学生强了,他也可以跟着沾光。

且不说他去年跟着署名。

就说陈长河那几篇论文的发表,也在去年教师年终评比的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帮他拿下了学院的优秀教师荣誉。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等到陈长河真正在经济领域声名鹊起了,他这个老师肯定还能跟着沾更多的光。

随后,二人一起去找罗志旺。

已经升任副院长的罗志旺换了办公室。

二人来到他的新办公室,把程宗源的信件给他看。

“程主编很重视这篇论文,也很重视你啊!”

罗志旺看罢信件,笑呵呵道:“不过,你这篇论文对于指导国企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到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仅是程主编重视,最近几天,我接到了几个老朋友打来的电话,都是来聊你这篇论文的。

而我自己,这段时间也反复研究了一下你的这篇论文,产生了几个想与你交流的问题。

恰好,我的这些问题也是我那几位老朋友的问题,并且与程主编在信件中提出的问题大差不差。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急着与你探讨了。

等你回去认真思考一下,写好了给程主编的回信,我看一下你是怎么答复程主编的,再转述给我那几位朋友,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晰,方案相对成熟了,我建议你还是直接整理出来,再发一篇论文。”

“好。”

陈长河点点头:“既然如此,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就再思考思考,去周边企业考察考察,再和家乡企业交流交流,争取把‘抓大放小’方案丰富完善一下。”

“可以啊!”

罗志旺说道:“既然如此,我给你开个证明,方便你去周边企业考察。包老师这边,也给你开个假条。接下来,你就把这篇论文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就可以了。”

“好的,谢谢主任。”

“这有什么好谢的?”

罗志旺摆摆手,笑容满面道:“为你这种优秀人才的成长尽可能提供帮助,本就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你早日把论文写出来,就是对我和包老师,对咱们江北大学最大的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