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 第242章 买车,大佬召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月底。

市区的两个奶茶店新店开业。

至此,麦麦奶茶店的数量来到7家。

不过,沈麦麦又在其他位置买了三家店。

要把奶茶店开到10家。

这10家店,基本覆盖了临海区的人口密集区。

下一步如果还想继续扩大经营,就只能去翠文区、沧明区等其他区县发展了。

对于沈麦麦来说,开奶茶店的一系列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了,完全用不着陈长河操心。

陈长河每天早上去经济研究中心逛一逛,安排指导一下课题组成员们的任务进度,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写《双城》上面。

9月初,新生开学了。

陈长河这个大一学生也变成了大二学生。

只不过,他这个大二学生有些特殊,不需要去跟着上课,也不需要跟着考试。

等到11月份期中考试的时候,学院会派老师专门给他出一套涵盖大二课程内容的试卷,只要各科目全部考试及格,就可以升到大三。

等到寒假前期末考试时,则会进行大三升大四的期末考试。

如此一来,到了明年,他会和大四学生一起完成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撰写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拿到本科学位证书了。

9月4日。

陈长河来到江北出版社,交上《双城》的15万字稿件,领了元的稿费。

同时领的,还有《情书》的稿费,是7814.4元。

除此之外,《诛魔》、《甜蜜蜜》和《过把瘾》都进行了少量加印,一共是48万的稿费。

全部加起来有50万。

来到银行里,查看从羊州来的汇款,只有两笔。

《最浪漫的事》已经停止生产发售了。

《约定》的分成是18万。

还有就是《涛声依旧》的分成,高达132万。

至于《至少还有你》,前两天刚刚发售,要等到下个月才能收到第一笔分成。

陈长河把家里的存款清点了一下。

发现不知不觉间,又有480多万了。

这还不包括他们往家里汇的用来重建小学的15万块钱。

以及前后购买5个奶茶店铺所花的65万。

时间进入九月份,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就要转凉了。

陈长河打算给自己、沈麦麦、陈长江、陈强四个人都报考一个驾照,再买辆车。

说起来,这年头考驾照,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首先是驾校数量很少,报名后通常要排队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驾校学习,学习3-6个月后才能参加考试,整个过程很漫长。

其次是学费很贵,在这个人均收入只有不到200元的年代,驾校报名费高达几千甚至上万元。

然后是训练条件艰苦,教练车性能较差,方向盘没有助推器,离合器没有同步器,车子又重又大,操控难度大。而且车内设施简陋,酷暑天没有空调,学车十分辛苦。

再就是,考试难度大。这年代的驾照考试也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但理论考试的重点并非道路安全知识,而是汽车结构和维修知识,实操考试则与后世有相通之处,比如钻杆、路考等。

另外,现在的驾校,不正之风横行,很多教练都会明里暗里要求学员请吃饭、送烟等,甚至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学员,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被区别对待,得到的指导少,练习时间短,还要挨骂。

总之,现在考驾照,要比三十年后考驾照麻烦多了。

前世,陈长河也是毕业好多年都没有考驾照,直到2010年左右,才考了驾照,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

“考驾照太麻烦了!”

柴明安又一次来到了云海市,抽空来店里喝奶茶,得知陈长河几人要报考驾照,连连摇头:“你有考驾照的功夫,搞搞研究、发发论文,或者是在家里睡觉不好吗?”

“明安哥,我们不去考驾照,驾照可不会凭空变出来啊。”沈麦麦笑道。

“谁说的?”

柴明安笑道:“等着吧!我给你变一个!”

他记下陈长河四人的个人信息,就离开了。

三天后。

他把四个驾照丢在了陈长河和沈麦麦面前:“搞定!”

“你该不会是找了个办假证的,给我们办的驾照吧?”

陈长河翻看着四个驾照,笑呵呵道。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

柴明安好歹是区委书记的亲儿子,自身也是一个小有身家的老板,找人给办四张驾照岂不是轻轻松松?

“没错,假的,用的时候小心点,别被警察发现了。”

柴明安也看出来陈长河是在开玩笑,便顺着他的话说:“被发现后,就说是自己找人办的,别把我供出来。”

开了几句玩笑后,陈长河又向他道谢。

毕竟,这四个驾照,确实省了他们很多时间。

“多大点事,谢什么谢。”

柴明安摆摆手,又叮嘱道:“不过,驾照不能代表驾驶技术,刚开始不要贸然开车上路,最好是找条行人比较少的道路,或者是一大片空地,练习一段时间的车技,有了一定经验再上路,否则不论是伤到自己还是伤到别人,都很麻烦。”

“明白。”

“有驾照了,打算买辆什么车?”柴明安笑问。

“夏利或者捷达吧。”陈长河说道。

虽然上百万的车,他也买得起,但实在没必要那么高调。

大众化的夏利捷达就挺好的。

而且,先买辆便宜点的,有个磕着擦着也不心疼。

等到将来驾驶技术好了,再买好车就得了。

“夏利比起来捷达,性能还是差一些,我那辆夏利都打算换掉了。”

柴明安说道:“你还是买辆捷达好了。”

“你买什么?”

“桑塔纳呗。”

柴明安说道:“其实桑塔纳不比捷达贵,但很多小老板和政府用车都是桑塔纳,我也随大流,买辆桑塔纳吧。

而且现在建厂,资金消耗很大,我还欠着银行一大笔钱呢。

等到这边的罐头厂运营、赚钱了,再考虑换个奔驰宝马什么的。

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买车?

如果最近就打算买的话,咱俩可以一起买,我还能帮你选一选。”

“好啊,一起去呗。”

两个人都是不差钱的主。

说买就买。

直奔汽车销售商。

最后,柴明安花18万买了辆桑塔纳。

陈长河花20万买了辆捷达,价格比桑塔纳还高2万。

买车试驾的时候,陈长河开着车转了几圈。

虽然现在的车,与20年后相比有不小区别,乍开起来有些别扭,但适应一下也就好了。

柴明安见他熟练地换挡、控制油门、刹车、离合器,很是惊讶:“你以前是不是练过?”

“没有。”

陈长河笑道:“我是天才,你信吗?”

“我信。”

柴明安怔怔地点头,感叹道:“我真好奇,除了怀孕生孩子,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会的。”

陈长河哈哈一笑:“那可太多了。”

虽然陈长河看起来很有驾驶天分,但柴明安还是不放心,开着车跟在陈长河的车后面,一路护送他们回到了博苑小区。

见这一路上陈长河驾驶得平平稳稳,避让行人也都很及时,安全意识很高,他这才放下心来,开着桑塔纳离开。

“哥,让我开开,让我开开!”

到了晚上,陈长江得知家里买了一辆车,很是激动,迫不及待地跑下去,就想上手尝试。

一旁的陈强也十分有兴趣,跃跃欲试的样子。

陈长河当然不能让他们直接上手,而是自己先拉着他俩和沈麦麦在城里逛了逛,为他们讲解开车的各项基础知识,又道:“回头你们三个都把考驾照的理论知识看一看,再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找块空地去练车,等练好了再上路。”

三人点头称是。

次日。

陈长河特意抽了一天时间,带着他们三个人,找了块宽敞的、人流量少的空地,练了一天的车。

他用心教,三个人也都不笨,一天下来,起码把离合、油门、刹车和挂挡搞明白了,可以自己挂一档慢悠悠地开了。

当然,S弯、倒车入库、侧停之类的高难度操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

时间来到9月20号。

鸿星电器在云海市临海区最热闹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促销活动。

促销产品是按照陈长河的意见改良后的电饭锅。

促销方式除了打折、赠送小礼物之类,还有陈长河说过的拿锤子砸,与其他品牌进行对比,以凸显鸿星牌电饭锅结实抗造的特点。

并且,他们还请了几家媒体记者进行拍摄报道。

这场促销活动取得的效果如何,陈长河并不知晓。

因为就在当天下午,陈长河接到了程宗源的电话——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的主任许玮华要见他。

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是政务院的组成部门,主任是正部级领导。

大佬召见,陈长河焉敢不从?

他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奔赴云海市火车站,往京城去了!

21号中午,火车抵达京城。

程宗源亲自在火车站接站,带他来到经济研究院的食堂用过午餐后,来到办公室里休息、等待大佬召见。

下午三点。

程宗源接到电话通知,带着陈长河前往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