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评论:“所以说啊,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整个三国,其实只有曹操是符合当代价值观的,他始终钟情于风华正茂的成年女性,可谓是三国里面唯一的守法公民,〔只要你忽视他喜欢人妻这一点。〕”)

(“那你再看看其他两家呢?蜀汉的刘备,天天抵足而眠的,再加上老刘家是有传统的,我很难不怀疑他是个基呀。”)

(“至于东吴,他们更是个变态,东吴特别喜欢萝莉,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追评:“你不能用带有颜色的目光去看待刘备好吗?他们是抵足而眠,不是基!!”)

(回复:“刘备是基的概率不为零,所以四舍五入约等于刘备就是基,抛开其他的不讲,是不是很有道理?”)

(回复:“有道理你个鬼呀?!”)

“哈哈哈,妙哉!”,曹操扬眉吐气,抚掌大笑。

“这天下,明事理的人还是挺多的嘛。”

他得意地环视左右,想象了一下现在刘备和孙权的表情。哈哈哈

“孤早就说过,孤行事,自有道理,玄德啊玄德,你与云长、翼德抵足而眠,容易惹人非议啊,还有那碧眼小儿,哼!”

虽然他对“守法公民”一词感觉有点怪,但总体还是受用的。

刘备脸色涨得通红,“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我与诸位情同手足,同心协力只为匡扶汉室。这般生死与共的情谊,怎么能被说得如此不堪。”

他转向身旁的诸葛亮,眼中满是委屈与愤懑:

“孔明,你来评评理。”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从容:

“主公,这等无根之语,不用放在心上,倒不如想想今日的军务奏报。”

刘备闻言深吸一口气,“也是,与这等胡言乱语计较,反倒显得我等小气了。”

这时,帐外传来关羽、张飞练武的呼喝声。

诸葛亮含笑着补充:“云长、翼德现在正在校场操练,这份金石之情,何需向任何人证明?”

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在外面操练呢?那当然是被气的了。

孙权(?▼益▼):难道没有人帮我辩解一下吗?

“那大耳贼有人替他分辩‘不是基’,怎么没人说说我东吴婚嫁遵循的是周礼古制?!”

我们东吴这个都是正常的婚配年龄好吧,而且现在多少也改了一点了。

当然,受到伤害的不只是孙权。

各朝代的古人们,尤其是那些在十几岁就成婚生子的,他们都感觉自己被这发地图炮冒犯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集体中枪的憋屈感。

你不能这么算啊,我们之前都不知道。

再说了,你这个后世子孙,拿后世的规矩来评判我们是不是变态。

多少管的有点宽了啊。

(评论:“我觉得我应该去东吴,虽然我不是很想穿越去东吴,但是如果有萝莉的话,那我也不是不可以去,到时候来个七,八个的,嘿嘿嘿。”)

(追评:“(`Δ′)!快快快,给他吃几个巴掌,谁上火谁先上,不能让他尝到甜头。”)

(回复:“干什么!!大胆刁民!”)

“谁家火钳子烫?快给他来一下!,这想的都是啥呀。”

“还‘嘿嘿嘿’,听着就不是好人。”

百姓们表示要揍人了,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就你这副不正经的样子,来的第一天估计就得挨揍。

孙权:有什么本事,说来听听。要是真有本事,那我也能好好的招待你。

没有本事,我也能招待你。

楚林天觉得这个喜欢萝莉的家伙,就算穿越过去了,也肯定扛不住美人计,就别给他整这些了。

还是让我来吧,我扛得住.......

——————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秦始皇嬴政微微挑眉,“开元盛世?但愿这李唐的后辈,真的能有其祖李世民的几分能耐,而不是徒有虚名。”

“好一个‘开元盛世’!朕就知道,我大唐后继有人!”

李世民想到了之前天幕中说的开元,现在一看这开元还被后人评价为了盛世,他瞬间来了兴趣。

汉文帝刘恒摸着下巴,一脸困惑地自言自语。

“唐玄宗?开元盛世?”

“嗯......这‘玄’字,怎么看着有点奇怪,不算太好。”

按规矩,都能开创一个盛世了,不应该选更好一点的庙号吗?

“难道后世不讲究这个了?来了一个随心所欲的皇帝。”

【李隆基在垂拱元年(685年)降生。】

【那时候他的祖母武则天已经六十二岁了。这位后来开创开元盛世的孩子,从出生就置身于波谲云诡的皇权旋涡中。】

先天元年

“这开元盛世是在说朕啊,朕要亲眼看看,这盛世究竟是何等光景!”

大明宫内,年轻的李隆基正襟危坐,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他转头对高力士示意。

“力士,你且记着,待会天幕说的每个字都要抄录下来,朕要挂在殿上日日观看!”

高力士躬身应和

“陛下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是应当的。后世这般传颂,正是彰显陛下圣德啊!”

【690年,李隆基亲眼见证祖母废黜唐睿宗李旦,改唐为周,身着龙袍登上九五之尊,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获得正统地位的女皇帝。】

【到了公元696年,七十三岁的武则天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在狄仁杰等大臣的力谏下,她终于将流放房州多年的庐陵王李显召回洛阳,立为太子。而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则被封为相王。】

“不好!要糟!”

当李世民听到李隆基之父是相王李旦,而不是李显的时候,一种不祥的预感缠绕着他。

李隆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结合一下后世子孙所说的:大唐玄武门继承制......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答案一:他爹李旦政变夺位。

答案二:这李隆基,他自己政变,造了他伯父李显的反。

答案三:父子联合!两个人一起上,一同造那李显的反。

这三个答案,无论是哪一个,李世民都不想看见。

“逆子,都是一群逆子!”

唐朝之前的皇帝们也瞬间想到了这一点,这就是大唐的玄武门继承制吗?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惊叹了,但他们还是忍不住的想说一句:

哇,这就是大唐吗,真的是太刺激了!

李显:???

不是,我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被政变的对象了?我这人生也太大起大落了吧,能不能平稳一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