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背叛感如同冰水浇头,让林薇在极致的愤怒中,反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冷静。她靠在潮湿的岩石上,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与“导师”相关的点点滴滴。
那个总是坐在“影网”总部那间布满书籍的办公室里,泡着一壶清茶,眼神温和睿智的长者。他会耐心解答年轻特工们的疑惑,会在他们任务归来后关切地询问细节,会在他们迷茫时给予富有哲理的指引。他曾说过,“影网”的存在是为了在阴影中维持某种脆弱的平衡,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混乱。他曾是那么多人心中的精神支柱,包括她。
为什么?
一个如此位高权重、备受尊崇的人,为什么要亲手摧毁自己建立并守护多年的组织?为什么要将像她这样的忠诚下属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仅仅是为了权力?金钱?这说不通。到了他那个位置,这些早已不是核心驱动力。
她闭上眼,强迫自己跳出被背叛的个人情绪,像分析任务目标一样,冷静地剖析“导师”可能的动机。她回忆着“导师”偶尔在授课或闲聊时,流露出的那些看似不经意、却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观点碎片。
他曾对某些大规模的社会福利政策嗤之以鼻,称之为“纵容弱者的慢性毒药”。
他曾感叹过世界秩序的“低效”与“臃肿”,认为需要“刮骨疗毒”般的重置。
他甚至在一次私下谈话中,用一种近乎吟诵的语气提及过某些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优生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极端理论,当时她只以为是学者式的思辨,并未深想……
现在,所有这些碎片,与“影子协议”的最终目标——制造区域性崩溃、引发金融海啸、进行所谓的“重置”——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一个清晰而令人不寒而栗的动机浮出水面。
“导师”背叛的目的,并非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权力或金钱。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拥有致命智慧的理想主义疯子!他偏执地信奉着那套“精英统治、淘汰弱者”的残酷哲学,认为当前的世界秩序已经无可救药地腐朽、低效,充斥着“不该存在的冗余人口”。
他渴望亲手按下那个“重置”按钮。通过“影子协议”,在坎邦这样的地方制造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道主义灾难”作为引爆点,搅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连锁崩溃。在旧秩序的废墟上,他和他所代表的、自诩为“精英”的少数人,将利用提前布局的金融手段和隐藏的势力,重新分配资源,建立一个由他们主导的、符合他们“优生学”理念的“新世界”!
为了这个“崇高”而疯狂的目标,牺牲一个“渡鸦”小队算什么?牺牲她林薇算什么?甚至牺牲整个“影网”组织又算什么?在他眼中,这些都不过是实现伟大蓝图过程中,必要的、甚至可以主动清除的绊脚石和燃料!
想通了这一切,林薇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相比起因为利益而背叛,这种源于扭曲信仰的背叛,更加彻底,更加无可挽回,也更加危险!一个拥有庞大资源和深厚影响力的智者,一旦走上了歧路,其破坏力是毁灭性的。
她终于明白,柏林雨夜的那颗子弹,不仅仅来自于某个具体的杀手,更来自于这套冰冷、残酷、视人命如草芥的哲学!
她缓缓睁开眼,眼底最后一丝因为过往情谊而产生的涟漪也彻底消失,只剩下纯粹如冰川般的杀意。
“原来如此……”她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石缝中显得异常清晰,“不是为了钱权,是为了你那个……该死的‘新世界’。”
她握紧了手中的陶瓷手枪,冰冷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
这个动机,让她和“导师”之间,不再仅仅是个人恩怨与组织背叛,更是一场关乎无数无辜生灵存亡的、你死我活的理念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