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琢在离开家以后,来到了一个他不经常来的地方。

现在非常时期,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过来。

因为他知道,现在上面反腐倡廉力度之大。

“一号公馆”

赵琢停好车,在外面观察了十五分钟以后 他才下了车走了进去。

赵琢走到大门口,又转过身看了看,才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进去,就有人在门口等着他。

“赵书记,您来了!”

赵琢点了点头。

“你们老板呢?”

“赵书记,老板已经在楼上等您了!”

“带路吧!”

说着,二人就朝着楼上走去。

跟随着侍者,赵琢穿过一条铺着厚重地毯、光线幽暗的走廊。

两侧墙壁是深色的实木,将外面的喧嚣与光线彻底隔绝,只有壁灯洒下昏黄的光晕,映照出空气中细微的浮尘。

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他自己压抑的呼吸声和脚下地毯轻微的凹陷声。

这是一种精心营造的、令人不安的静谧,仿佛能将一切秘密吞噬。

侍者在一扇厚重的双开实木门前停下,无声地推开。

门内是一个极为宽敞的套房,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私人会客厅。

装修是中式与现代的混合体,昂贵的红木家具与线条简洁的皮质沙发并存,显出一种不显山露水的奢华。

一个身着深色中式立领衬衫的男人正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夜景。

听到开门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毫无温度的笑容。

“赵书记,百忙之中,劳您大驾了。”

男人声音平和,甚至带着点客气,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没有丝毫暖意。

他大约五十岁上下,身材保持得极好,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正是这“一号公馆”幕后的老板,一个在本地能量巨大却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人物——宋运辉。

“宋老板,客套话就免了。”

赵琢径直走到沙发主位坐下,身体微微后靠,摆出了上位者的姿态,但眼神里的凝重并未减少。

“时间紧迫,说正事。”

宋运辉挥了挥手,侍者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将门严密关上。

他走到赵琢对面的沙发坐下,熟练地开始沏茶,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刻入骨髓的从容。

“长远集团这块肥肉,已经挂在树上晃悠太久了。”

宋运辉将一杯澄澈的茶汤推到赵琢面前,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是时候摘下来了。”

赵琢没有碰那杯茶,目光如炬地盯着宋运辉:“摘下来容易,怎么分,怎么吃下去,不留后患,才是关键。长远树大根深,动它,不是小事。”

“所以需要赵书记您来掌舵,指明方向。”

宋运辉微微一笑,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长远集团这些年表面风光,暗地里依靠海上走私积累的财富,数额惊人。我们不需要真的去查,只需要让‘证据’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两人目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们不是第一次合作,但这一次,目标太大,风险也前所未有。

“省委那边,最近风向有点紧。”

赵琢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红木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直接构陷,风险太高。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让他们自己乱起来的突破口。”

宋运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赵书记深谋远虑。长远的副总,李振邦,这个人……有野心,但一直被董事长尹长安压着。”

“他手上,或多或少沾着那些不干净的事。如果我们给他一个机会,一个取代王长林,并且‘洗白’长远的机会,您说,他会怎么选?”

赵琢的嘴角终于勾起一丝细微的弧度。

这是一个精妙的算计。

与其从外部强攻,不如从内部瓦解。

扶持一个内部人反水,由他来提供“罪证”,既能坐实长远走私的罪名,又能将宋运辉和自己完美地隐藏在幕后。

事后,李振邦这个“污点证人”和新的掌门人,也不过是他们摆在台前的傀儡,长远集团的实际控制权和最丰厚的利益,最终会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流入他们预设的渠道。

“李振邦……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

赵琢缓缓道,“你负责接触他,许他该得的前程,也要让他明白,不配合的后果。分寸,你比我懂。”

“明白。”

宋运辉点头,语气果断狠辣,“他会同意的。他那个在国外读书的儿子,和他那个安置在澳洲的情妇,都是他的软肋。我会让他‘自愿’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利益分配无需多言。

赵琢要的是政绩——扳倒本地的巨无霸企业、挖出惊天走私案,这将是他仕途上最耀眼的一笔。

同时,通过宋运辉运作,他也能获得一笔无法追查的、庞大的政治献金和未来在更广阔平台上的“支持”。

而宋运辉,要的是长远集团被“处理”后,那些优质资产、港口航线以及隐藏的走私网络,这些都将成为他商业帝国更坚实的基石。

“动作要快,要准。”

赵琢站起身,准备离开,“证据链要做实,尤其是涉及王长林的部分,必须铁证如山。启动之后,就不要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您放心。”

宋运辉也站起身,脸上恢复了那种毫无波澜的神情,“剧本已经写好,演员也已就位,只等您一声令下,这出好戏就能开场。长远集团这艘大船,很快就会‘自愿’驶入我们为它准备的港湾。”

赵琢最后深深看了宋运辉一眼,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

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再次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回到车上,赵琢并没有立刻发动引擎。

他坐在驾驶室里,看着“一号公馆”那低调而奢华的门廊,眼神深邃。

这是一步险棋,但收益也同样巨大。

他与宋运辉,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运用权力的杠杆,一个挥舞资本的利刃。

两人各取所需,配合无间。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掌控一切的冷峻。

只是他们把尹长安想的太简单了,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集团,没点底蕴,早就被人吞噬干净了。

他还怎么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