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支由百余辆牛车组成的队伍正沿着官道缓缓南行。

车轮碾过泥泞的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陈肃骑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徐州城郭,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公子,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身旁的老仆低声催促,

“刘复的爪牙已经盯上我们三天了。”

陈肃紧了紧身上的裘袍,那是他父亲陈登生前最喜爱的一件。

半月前,陈家陈登父子兵败被灭的消息传来时,他就知道陈家在这片土地上的日子到头了。

刘复对世家大族的打压已经从不加优待变成了赤裸裸的清洗。

而陈家作为徐州首屈一指的世家,并且勾结袁术叛乱,必定会被清洗,他这种重要分支族人首当其冲。

于是他立马联络其他分支开启了逃亡之路。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

陈肃咬牙道,

“务必在天黑前渡过淮河。”

队伍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牛车加快了速度。

陈肃知道,这百余辆车上装载的不只是陈氏一族主要分支三百余口,还有家族积攒了百年的典籍、珍宝和地契。

这些都是他们东山再起的资本。

夜色之中。

淮河渡口处只有零星几盏渔火。

陈肃站在船头,看着最后一辆牛车被推上渡船,终于松了口气。

只要过了淮河,就是荆州刘表的地界,刘复的势力暂时还伸不到那里。

“公子,不好了!”

一名家兵跌跌撞撞地跑来,

“东面发现火把,至少有上百人!”

陈肃心头一紧,极目望去,果然见东面官道上一条火龙正迅速逼近。

他立刻明白,刘复的人终究还是追来了。

“砍断缆绳!立刻开船!”

他厉声喝道。

渡船刚刚离岸数丈,岸上已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钉在陈肃身旁的船舷上,箭尾犹自颤动。

“陈公子,奉魏王之命,请留步!”

岸上一名将领高声喊道。

陈肃冷笑一声:

“告诉刘复,我陈家不受他这等屠夫恩惠!”

渡船渐行渐远,岸上的追兵只能望河兴叹。

陈肃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逃离的没多久,陈留王城内,魏王宫,刘复在听着属下的汇报。

“跑了?”

刘复摩挲着下巴上的短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跑了好啊,省得我亲自动手。”

身旁的谋士周元低声道:

“大王,陈家带走不少财物,是否派轻骑追击?”

刘复摆摆手:

“让他们走。传令下去,没收陈家留在徐州的所有田产、宅院,充作军需。”

他转身走向府内,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谈论天气,

“对了,把陈家投奔刘表的消息散播出去,特别是要让荆州的世家们知道。

细作也要动起来。”

周元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刘复的意图——这是要让逃亡的世家成为刘表治下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也能震慑其他还在观望的世家。

几乎在同一时刻,颍川郡阳翟县,钟家府邸内灯火通明。

钟毓跪坐在父亲钟繇面前,面色凝重。

“父亲,刘复已经对陈家下手了,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钟毓声音低沉,

“颍川地处要冲,刘复绝不会放过我们这样的世家。”

钟繇闭目沉思,良久才道:

“荀家如何?他们可有动作?”

“荀家?”

钟毓冷笑,

“荀家有女儿在刘复身边为后,他们自然稳如泰山。

可我们不同,刘复对颍川世家早已虎视眈眈。”

钟繇长叹一声:

“这天下局势谁知道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我不能轻离。

你带族人北上吧,投奔袁本初。”

三日后,一支由五十余辆马车组成的队伍悄然离开阳翟。

与陈家的浩浩荡荡不同,钟家的逃亡更加隐秘低调。

钟毓将族人分成三批,走不同的路线,约定在黄河渡口汇合。

“大人,前方有刘复的关卡。”

探子回报时,钟毓的队伍正行进在嵩山小道中。

钟毓眉头紧锁:

“绕道走山路。”

这一绕,就是三天艰苦的跋涉。山道崎岖,有两辆马车翻落悬崖,损失了部分珍贵典籍。

更糟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队伍行进速度大减。

“坚持住,过了这座山就是河内郡了。”钟毓鼓励着疲惫不堪的族人。

第五日黄昏,当前方终于出现平坦官道时,钟毓几乎要喜极而泣。

然而就在这时,两侧山林中突然杀出一队人马,足有百余骑,将钟家队伍团团围住。

不过看队形有些乱七八糟,与传说中刘复军队的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明显不符!

不过这时候钟家人自然不会多想,只以为果然是名不副实!

这很符合他们对刘复的一贯印象,虽然是名为皇室疏宗,但事实上就是泥腿子而已!

“颍川钟氏,果然名不虚传。”

为首的将领冷笑道,

“我家大王早料到你们会走这条路。”

“还不速速束手就擒!

不然动起手来死伤惨重那可是咎由自取!”

钟毓面色惨白,手按剑柄,却知道反抗只是徒劳。

就在他绝望之际,北方突然传来号角声,一支打着“袁”字旗号的军队疾驰而来。

“是袁公的军队!”

钟家族人中有人欢呼。

那队刘复的兵马见势不妙,迅速撤入山林。

钟毓长舒一口气,知道他们终于逃出生天。

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刘复根本没派什么人专门追他们,这队所谓的刘复人马不过是袁绍耍的手段而已。

刘复哪儿有闲心关注他们一群不知名人士的下落!

但对袁绍就不同了,他现在太需要士族支持了!

虽然他和韩馥争夺冀州时占了上风,但毕竟还没取得最后的胜利。

还是需要支持的。

这个操也算是白赚了个钟家的救命之恩了。

一个月后,当钟毓带领族人抵达渤海时,袁绍亲自出城相迎。

钟毓跪地泣诉刘复对世家的暴行,袁绍扶起他,慷慨陈词:

“本初必为天下世家讨回公道!”

消息传回陈留王城,刘复只是轻笑一声,

对被荀家多番计议后送来身旁的荀彧道:

“文若,你看,这些世家大族宁愿投靠袁绍那个庸才,也不愿留在我治下。”

荀彧低头不语,心中却如明镜——刘复这是借机清除异己,

同时将反对势力集中到敌人那边,方便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