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襄阳城,州牧府书房。

刘表亲自执笔,斟酌字句。

“魏王殿下威震华夏,德被四海,表虽愚钝,亦知天命所归……”

他写写停停,时而皱眉,时而沉吟,最终成文时,已是深夜。

信中大赞刘复之威,

自陈“虽曾受小人蛊惑,然始终未敢与王上为敌”,并表达“愿效犬马之劳”之意。

“来人。”

刘表唤来心腹,

“将此信快马送至下邳,务必亲手交予魏王!若魏王不在下邳,就往广陵。”

深夜,蔡氏府邸,灯火通明。

蔡瑁离开州牧府后就匆匆赶回,屏退左右,急召族中几位实权长老入密室。

“主公已决意卑辞厚礼,以求刘复宽宥。”

蔡瑁开门见山,脸色凝重,

“我蔡氏身为荆州大族,又掌水军,此前虽未明言支持出兵,

然亦未强力劝阻,恐难置身事外。

诸位叔伯,当如何表态,方能化险为夷,甚或……更上层楼?”

密室中一片沉寂。

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布满皱纹、精于算计的脸庞。

片刻,须发皆白、眼神却异常清亮的蔡氏族长蔡讽缓缓捋须,

嘴角竟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德珪所虑甚是。

然主公之法,不过自保而已。

欲求富贵长久,岂能仅止于‘宽宥’二字?”

“族长的意思是?”另一位长老疑惑。

“既要求饶,何不更进一步?将‘求饶’,变为‘攀附’!”

蔡讽眼中精光一闪,

“我蔡氏嫡女姝儿,年方二八,姿容绝世,

更兼琴棋书画、诗书礼仪无一不精,乃真正的闺阁明珠。

若将此女,献于魏王刘复……”

“献女?”

蔡瑁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击掌道:

“妙!妙计!父亲高见!

刘复正值壮年,虽称王建制,然闻其后宫尚简。

若我蔡氏之女能入魏王宫闱,哪怕仅为侍妾,亦是天大的机缘!

从此我蔡氏便与魏王有了血脉之亲!

日后在荆州,何人能及?

纵使刘表,亦需仰我蔡氏鼻息!”

他仿佛已看到蔡氏一门因女而贵的煊赫未来。

众长老面面相觑,旋即纷纷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

乱世之中,家族延续与权势才是根本。

一个女子的命运,在滔天的家族利益面前,轻如鸿毛。

当夜,蔡府最幽静雅致的绣楼“栖梧阁”。

蔡姝正于灯下抚琴,纤指拨动,一曲《幽兰》清泠如水。

烛光映着她莹白如玉的侧脸,

眉如远山含黛,眼若秋水横波,十六岁的年纪,已显露出倾国倾城的底色。

“小姐,老太爷、老爷请您即刻去内书房。”

贴身侍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蔡姝指尖微顿,琴音戛然而止。

她抬起眼眸,清澈的眸光中并无太多惊讶,只有一种近乎认命的平静。

放下琴,她起身,略整了整素雅的裙裾,步履沉稳地走向那决定她命运的内室。

内书房檀香缭绕。

蔡讽高坐主位,蔡瑁侍立一旁,神色皆是罕见的郑重与……热切。

“姝儿,来。”

蔡讽声音温和,带着长者的慈爱,眼底深处却是冰冷的审视与算计,

“汝乃我蔡氏明珠,才貌冠绝荆襄。

今有一重任,关乎家族兴衰,非汝不能担当。”

蔡姝盈盈下拜,姿态无可挑剔:

“孙女聆听祖父教诲。”

蔡讽盯着她,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魏王刘复,雄踞江北,威加海内,乃光武再世!

不日将巡视南阳。

汝……将作为我蔡氏最珍贵的礼物,最虔诚的忠心,献于魏王殿下!”

空气仿佛凝固了。

烛火跳动,在蔡姝低垂的睫毛上投下浓密的阴影。

她纤细的身体似乎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下,白皙的脸颊瞬间染上一层淡淡的绯红。

沉默只持续了短短一息。

她缓缓抬起头,脸上那抹红晕尚未褪尽,眼神却已恢复了那种令人心悸的平静与柔顺。

朱唇轻启,声音清越而恭谨,不带一丝波澜:

“孙女……谨遵祖父、叔父之命。愿为家族,效此绵薄。”

没有疑问,没有不甘,只有绝对的顺从。

这份超出年龄的沉稳与认命,反而让蔡讽和蔡瑁心中掠过一丝异样,

随即又被巨大的狂喜淹没——此女心性,或真能在魏宫为蔡氏博得一线生机,乃至泼天富贵!

下邳城,魏王行辕。

刘复刚结束对广陵防务的视察,正与周元、典韦、太史慈等商议江东局势。

“孙策虽败,但江东根基未损,四大家族虽内斗,却仍掌控江南。

世家力量说起来实在是强大,

也只有主公这样的英雄人物才能把他们一锤砸碎,拯救华夏百姓于水火!”

周元一脸认真的分析道。

典韦瞄了周元一眼,心里嘀咕这小子拍马屁功夫越发见长啊!

太史慈轻笑:

“他们经此一败,短期内不敢再犯江北。

周瑜、孙策都是心狠手辣之人,比不得王上仁义,他们怕是还是会找机会突袭江东四族的,要不要提醒一下他们?

不然他们轻易被灭,就起不到让他们回去的作用了。”

正说着,亲兵入内禀报:

“主公,荆州刘表遣使送信?”

刘复眉梢微挑:

“刘表?”

周元笑道:

“这位景升公,倒是会挑时候。”

刘复展开信笺,快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刘表自称‘虽曾受小人蛊惑,然始终未敢与王上为敌’,并愿‘效犬马之劳’。”

他轻笑一声,

“倒是撇得干净。”

周元凑过来瞥了一眼,调侃道:

“他若真出兵了,此刻怕是没机会写这封信了。”

刘复将信放下,淡淡道:

“回信,就说本王已知晓他的‘忠心’,让他静候调遣。”

襄阳城,刘表接到回信时,心中既喜又忧。

“魏王让我‘静候调遣’……这是何意?”

他皱眉问道。

蒯越沉吟道:

“主公,或许,魏王这是在试探,看我们是否真愿听命于他。”

蔡瑁提议:

“不如再献上一批粮草军械,以示诚意?”

刘表点头:

“好!立刻筹备粮草十万石,精甲五百副,送至南阳张合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