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 第426章 心力交瘁的刘表,突然被想起的袁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6章 心力交瘁的刘表,突然被想起的袁术

然而江夏兵与豪强家丁冲突事件后,襄阳本地军民与江夏军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尖锐化。

“江夏兵痞”的骂声开始在民间流传,而江夏军则更觉受到“歧视”和“排挤”,双方隔阂日深。

州牧府内,病榻上的刘表不断接到关于黄祖军与襄阳本地发生摩擦冲突的报告,忧心如焚。

他深知此刻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强撑病体,分别召见文聘和黄祖。

他对文聘,是安抚与劝诫,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尽量忍耐,在物资分配上稍作让步,避免刺激黄祖。

他对黄祖,则是勉励与笼络,盛赞其功绩和江夏军的勇武,承诺日后必不亏待,希望他能体谅襄阳如今的困难,严格约束部下,与文聘同心协力,共保荆州。

然而,他的调和效果有限。

文聘心中委屈,但恪守臣节,表示会尽力克制。

黄祖表面应承,回到军中却对心腹抱怨:

“刘景升只会和稀泥!文聘小儿阳奉阴违,他却视而不见!某看这襄阳,不待也罢!”

频繁的议事和内心的焦虑,极大地损耗着刘表本就油尽灯枯的精力。

每次调解会后,他都会咳喘不止,甚至咯血。医官束手无策,只能叮嘱静养。

但荆州如今的风雨飘摇,让他如何能静得下来?

他的病情因此反复加重,时常陷入昏睡,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精力也越来越不济。

州牧府的决策效率变得更加低下,荆州这艘大船,在惊涛骇浪中,正逐渐失去它的舵手。

黄祖的怨气、文聘的无奈、刘表的病重,这一切都落在了潜伏在襄阳的各方势力眼中。

蔡瑁、蒯越等人暗中窃喜。

他们加紧了与黄祖军中心怀不满军官的勾结,不断煽风点火,夸大矛盾,并再次向黄祖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暗示若黄祖愿意与他们合作,事成之后,共享荆州权柄,绝非难事。

黄祖虽然仍未明确答应,但态度愈发暧昧。

玄耳阁的“夜枭”则指挥手下,将谣言散播得更加猖獗。

除了之前的挑拨离间,他们甚至开始散播“刘表已死,秘不发丧”、

“文聘欲联合江东吞并黄祖军”等更加骇人听闻的言论,使得襄阳城内人心惶惶,流言满天飞。

鲁肃在馆驿中,焦急万分。

他看到了荆州内部的重重矛盾,看到了联盟的举步维艰,更看到了黄祖这个巨大不稳定因素。

他屡次求见刘表,却都被以病重为由拒绝。

他写给周瑜的密信,充满了对荆州局势可能失控的担忧。

襄阳城,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魏军压境的外部压力,内部派系倾轧、军心混乱、谣言四起,再加上一个病重失去掌控力的主公……

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在疯狂积累,只等待那一颗最终点燃这一切的火星。

如今的襄阳城,已然笼罩在一片极大的恐慌和压抑之中。

城外,魏军活动的消息不断传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城内,军队摩擦、谣言肆虐、高官们行色匆匆、面色凝重。

普通百姓则关门闭户,物价飞涨,囤积粮食物资,空气中弥漫着大难临头的恐惧。

州牧府戒备森严,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颓败之气。

文聘奔波于各处军营和城防之间,疲于奔命,既要防御外敌,又要弹压内部,心力交瘁。

黄祖则在自己的大营里喝闷酒,麾下将领人心浮动,各有算盘。

蔡瑁、蒯越在暗处窃窃私语,谋划着他们的“大事”。

鲁肃望眼欲穿,等待着或许永远也不会来的刘表的明确表态。

而病榻上的刘表,在偶尔清醒的时刻,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仿佛听到了荆州基业崩塌的前奏。

他眼中充满了不甘、悔恨与无尽的忧虑,却已无力回天。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襄阳,这座荆襄九郡的中心城市,正站在全面内乱和外部入侵的悬崖边缘,每一次心跳,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空气窒息得让人喘不过气,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然而,风暴还没来,意外小风波倒是先出了一个。

就在张合、于禁在宛城一线对荆州施加巨大军事压力的同时

陈留城魏王宫中的刘复,在审视荆州全局时,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新野县城,嘴角不由勾起一丝轻蔑的冷笑。

“新野……袁公路?”

刘复仿佛才想起这个几乎已被天下人遗忘的名字,

“这个冢中枯骨,倒是还在那里苟延残喘……

周瑜小儿当年鼓动孙伯符偷袭,倒是让他像只丧家之犬般绕了一大圈,钻到了刘表裙裾之下躲着。

刘景升倒也心善,竟还拨给他一块地方屯兵,真当是养条看门狗吗?”

阶下谋士周元微微躬身道:

“大王,袁术如今兵不过数千,将只纪灵等寥寥数人,谋士阎象、杨弘虽略有智计,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早已

不复当年之患。其盘踞新野,于大局无足轻重。”

“无足轻重?”

刘复摇了摇头,语气转冷,

“孤王眼中,容不得任何霍乱天下的余孽。

何况这狗东西,和袁绍一样,是霍乱天下的源头,罪无可赦。

如今荆州将乱,岂能留此隐患在侧?

正好,拿他小试牛刀,也让刘表看看,孤王的兵锋,随时可取其任何一处城池!”

他当即下达王命:

“传令张合,着于禁,分兵一支,即刻南下,攻取新野!

将袁术及其党羽,尽数擒拿,押送陈留工地,与刘璋作伴去!也让天下人知道,顺孤王者生,逆孤王者,纵是逃到天涯海角,亦无死所!”

王命以最快速度传至宛城大营。张合接令,立即召来于禁。

“文则,大王有令,命你即刻率本部五千精兵,南下攻取新野,擒拿袁术及其一干党羽!”

张合将令箭递给于禁。

于禁沉稳接过令箭,脸上毫无波澜,仿佛只是去执行一件微不足道的任务:

“末将领命。区区袁术,土鸡瓦狗尔,五日之内,必克新野,献俘于将军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