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和亲?王爷他有点难缠 > 第324章 鱼上钩了,只是李余然怎么想,谁都无法左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4章 鱼上钩了,只是李余然怎么想,谁都无法左右

陆其琛冷哼一声:“虚弱?他们很快就会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北境之外,那几个刚安抚下来的部落,最近似乎又有些不稳的迹象。正好,借此机会,本王要亲自去巡视一番边防,敲打敲打那些不安分的家伙。”

安湄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王爷要离京?这是……欲擒故纵?”

“不错。本王离京,京城防务交由封凛,政务由内阁与陛下共议。这空档,足以让那些魑魅魍魉觉得机会来了。”陆其琛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皇城方向,“本王倒要看看,在本王离开的这段日子里,这京城,会演出怎样一场好戏。安湄,京城……就交给你了。”

他将最重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不仅要监控全局,更要确保小皇帝李余然不被彻底拉拢过去。

安湄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王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数日后,摄政王陆其琛离京巡视北境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传遍了朝野。

旧贵族们暗中蠢蠢欲动,频繁密会。周晏也加紧了活动,一方面继续验证情报,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向宫中传递“关切”与“支持”。

李余然明显感觉到气氛的不同。批阅奏章时,某些原本对他恭敬有加的内侍,言语间会多出几分“体恤”与“暗示”。

“陛下日夜操劳,摄政王却远在北境,真是辛苦陛下了。”

“听说北境苦寒,摄政王此行,也不知是否顺利……”

“若是陛下能早日亲政,独掌乾坤,也不必事事仰赖摄政王了……”

这些话语,如同细密的针,一下下刺在李余然的心上。他想起太傅教导的“帝王心术”,想起陆其琛离京前那双深邃难测的眼睛,又想起安湄王妃温和却坚定的劝导,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这日,他收到了一份由陈老等几位旧贵族联名呈递的密折,措辞恭谨,内容却惊心动魄。密折中痛陈陆其琛“专权跋扈”、“新政扰民”、“任用私人,排斥异己”,并隐晦提及先帝之死或有隐情,最后恳请陛下“念及社稷祖宗,早作决断,收回权柄,肃清朝纲”。

李余然看着这份密折,小手颤抖,脸色煞白。这已不是暗示,而是近乎赤裸的劝进了!他该怎么办?信,还是不信?

安湄通过花月楼的渠道,第一时间知晓了密折的内容和周晏加紧活动的迹象。

“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她神色凝重,对心腹吩咐,“按计划行事。严密监控陈府和周晏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们之间的信使。同时,让我们在宫中的人,务必保护好陛下安全,若有任何人试图对陛下不利,或强行带离陛下,格杀勿论!”

她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陆其琛不在,她必须稳住京城,既要让阴谋暴露,又不能让其真正危及皇帝和社稷根本。

北境,军营。

陆其琛站在沙盘前,听着边境斥候的汇报,所谓的“部落不稳”,不过是一些零星摩擦,早已被他带来的精锐震慑平息。他的心思,早已飞回了千里之外的皇城。

“京城,有消息吗?”他问影卫。

“王妃传信,一切按计划进行,鱼已入网,只待收网时机。”

陆其琛目光锐利如鹰隼:“告诉王妃,时机由她把握。必要时,可动用本王留下的‘暗影司’一切力量。”

李余然辗转反侧,密折上的字句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他披衣起身,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御书房,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和陆其琛常坐的那张椅子。他伸出手,轻轻抚过冰冷的扶手,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与恐惧交织在心头。

“陛下,夜深了,该安歇了。”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李余然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安湄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中端着一盏小小的宫灯,昏黄的光晕映照着她沉静的面容。

“王……王妃?”李余然有些慌乱。

安湄走上前,将宫灯放在书案上,柔声道:“陛下可是有心事?”

在李余然心中,安湄是不同于陆其琛和那些内侍的存在。她更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长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终于忍不住,将密折之事和盘托出,连同自己的恐惧与困惑。

安湄静静听着,没有打断。待他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夜色般沉静:“陛下,您可知,为何摄政王要在此刻离京?”

李余然茫然摇头。

“因为他要给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一个跳出来的机会。”安湄的目光扫过那空置的摄政王座椅,“这份密折,便是他们递给陛下的‘投名状’,也是一柄他们希望借陛下之手挥出的刀。”

她看向李余然,眼神清澈而锐利:“陛下,您愿意成为别人手中的刀吗?您可曾想过,若此刻扳倒了摄政王,谁能立刻稳住这朝局?谁能抵御虎视眈眈的渊国?谁能压制那些借机上位的旧贵族?届时,皇权是重归于陛下,还是落入另一批野心家之手?这晟国江山,是会变得更好,还是立刻陷入更大的动荡与分裂?”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打在李余然的心上。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也回答不出。他只想到了亲政的荣耀,却未曾想过亲政背后需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

“朕……朕不知道……”他颓然道。

安湄轻轻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陛下,权力之路,从无捷径。摄政王或许专权,但他至少在用他的方式,努力维持这个国家的稳定,抵御外侮,推行他认为对百姓有益的变革。而那些人,”她指了指密折的方向,“他们想要的,真的是一个强大的晟国和一位英明的君主吗?还是只想恢复他们失去的特权和地位?”

她将宫灯推向李余然:“陛下,这盏灯能照亮御书房,却照不亮人心。真正的明君,不仅要能看见眼前的亮光,更要能洞察身后的阴影。如何决断,在于陛下自己。但请陛下记住,无论做何选择,都要想清楚,代价是什么,而您,又是否准备好承担这个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