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和亲?王爷他有点难缠 > 第398章 抗旨不遵,一意孤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8章 抗旨不遵,一意孤行

“共管区”内,刚刚稳定下来的人心再次剧烈动摇。一些渊国籍的官员和士兵开始用怀疑的目光看向身边的晟国人,甚至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安若欢承受着内外交迫的巨大压力。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陷入了沉默。他独自登上最高的望楼,眺望着北方陆其琛大军驻扎的方向,那里旌旗招展,营垒森严,与往常并无二致。他回忆起与陆其琛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落鹰涧的救命之恩,北境大营的激烈争辩,温泉边的霸道宣言,黑水峪的并肩御敌,以及不久前那场不顾自身安危的冒死救援……陆其琛或许霸道、冷酷、不择手段,但他绝非背信弃义、出卖盟友的小人!西鹰此计,旨在攻心!

安若欢心中豁然开朗。他立刻下令,召集“共管区”所有官员和军民代表。

站在众人面前,安若欢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惶恐、或猜疑、或愤怒的脸,声音清晰而坚定:“诸位,西鹰散布谣言,意在离间我等,不战而屈人之兵!此等拙劣伎俩,何其可笑!”

他抬起手,直指北方:“陆亲王若真有异心,何必当初力排众议,推动‘共管区’?何必在戎狄来犯时,与我等并肩死战?又何必在数日前,冒着防线被破之险,亲率铁骑来援,救我等于水火?!”

他语气陡然激昂:“这北境的风,这‘共管区’的砖瓦,皆可为我作证!陆亲王与我安若欢,或许立场不同,理念有异,但我二人之间,唯有堂堂正正的较量与基于承诺的信任!绝无蝇营狗苟的背叛!”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恐慌和猜疑,在他这不容置疑的信任宣言面前,开始冰消瓦解。

安若欢的表态,很快通过特殊渠道传到了陆其琛耳中。当时,陆其琛正在部署应对西鹰可能的新一轮进攻。听完汇报,他沉默了片刻,随即嗤笑一声:“西鹰蛮夷,也就这点出息了。”

他并没有发布任何澄清告示,而是直接做了一件事:他将俘获的西鹰一名高级军官和几名散布谣言的细作,剥去上衣,绑在木桩上,立于两军阵前最显眼之处,然后命令麾下神射手,当着西鹰大军的面,一箭一箭,将其凌迟射杀!整个过程,冷酷、残忍,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震慑力。

同时,他派人给安若欢送去了一件东西——那是一支染血的西鹰鹰隼令箭,上面刻着负责散布谣言的情报官员的代号。没有附信,只有物件本身。

安若欢收到这支令箭,立刻明白了陆其琛的意思:谣言源头已除,证据在此,信与不信,由你。

这种粗暴直接却极其有效的回应方式,充满了陆其琛的个人风格。它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地击碎了谣言。

经此信任危机,陆其琛与安若欢都意识到,不能再被动防守。必须让西鹰为他们的阴谋付出代价。

陆其琛制定了大胆的计划:由他亲率北境主力,主动出击,佯攻西鹰帝国在北境草原的补给基地,吸引其主力回援;同时,安若欢则整合“共管区”内所有可用的力量,并说服萧景宏派出精锐,配合韩霆在西线的主力,对西鹰帝国暴露出来的侧翼发动一场决定性的反击!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要求两地配合必须天衣无缝,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满盘皆输。

安若欢接到计划后,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这是打破僵局、重创西鹰的最佳机会。他立刻回信,只有一个字:“可。”

战役如期发动。陆其琛如同猛虎出柙,率军直扑西鹰补给基地,攻势凌厉,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端掉对方后勤的架势。西鹰统帅果然中计,急忙从西线抽调主力回援。

就在西鹰主力北调,西线防线出现空虚的刹那!韩霆率领的晟国西线主力,与安若欢协调派出的渊国生力军,如同两把铁钳,狠狠砸在了西鹰防线的结合部!攻势之猛烈,远超西鹰预料!

与此同时,安若欢在“共管区”内,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民众自发组织起来运送物资、救护伤员,工匠日夜赶制军械,商贾捐出钱粮……整个“共管区”如同一部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为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血战数日,西鹰西线防线崩溃!联军乘胜追击,收复大量失地,兵锋直指西鹰帝国本土边境!

消息传回,西鹰朝野震动,被迫下令全线收缩,派遣使者求和。

一场关乎两国存亡的巨大危机,终于在陆其琛与安若欢联手之下,被成功化解。西鹰帝国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入侵。

北境,迎来了久违的和平。陆其琛站在满是弹痕的城墙上,望着远方退去的西鹰军队,对身旁的安若欢道:“这一仗,打得痛快。”

安若欢看着身边这个男人,历经战火,更显沉稳霸气,轻声道:“是王爷用兵如神。”

陆其琛转头看他,目光深邃:“若无你在后方稳住人心,协调八方,本王纵有通天之能,亦难成事。”

西鹰帝国的战败与求和,并未给北境带来长久的安宁,反而像是揭开了另一个更加复杂局面的序幕。战争的创伤需要抚平,阵亡的将士需要抚恤,被摧毁的村庄需要重建,而“共管区”内外部,那些被战争暂时压制下去的暗流,随着外部压力的减轻,重新开始涌动。

战后的利益分配成了第一个难题。晟国朝中,以几位老牌勋贵为首的势力,开始大肆宣扬陆其琛在此战中的“独断专行”与“功高震主”,指责他为了救援“共管区”和安若欢,险些导致西线防线崩溃,要求朝廷追究其“冒进”之责,并削减北境的军费与自主权。而在渊国,那些原本就反对“共管区”的保守派,则抓住战争期间陆其琛“抗旨不尊”以及安若欢“一意孤行”大做文章,弹劾的奏章几乎要将萧景宏的御案淹没,要求严惩安若欢,重新评估甚至取消“共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