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综武:长太帅,被邀月擒回移花宫 > 第193章 他听到一丝微弱的呼吸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3章 他听到一丝微弱的呼吸声

只能再慢慢计划。

等朱元璋一死,就雷霆出击,干掉朱棣和苏清风。

到时候就算那些老祖不乐意,也得接受现实。

毕竟大明的江山最重要。

不会为了死人去翻旧账。

“我筹谋多年,布下了光明顶这一局。”

“没想到那小子半路杀出,所有计划都泡汤了,真是可恨!”

“几十个已经换好脸的高手等着混进六大派,结果只有从飞虹塔摔死的那个傻子替换了身份,其他的全都暴露了,连换人都没法换。”

朱无视自语着,拳头越攥越紧。

他对现在苏清风的处境真是又恨又无奈。

打也不能打,骂也不能骂,还必须装出笑脸,处处替他着想、保护他。

这种憋屈的日子,他真的受够了。

“也罢,那就将计就计。”

“你每到一个地方都得闹出点动静,正好也让护龙山庄的手伸进大宋。”

“命令三十六天罡立刻前往明宋边境,只要苏清风一到,就远远地跟着。他去哪惹事,干掉谁,你们就潜伏进对方的地盘。”

以苏清风的性格,这计划十有**能成功。

唯一的变量,就是他这次会惹出多大的祸。

“至于暗中的保护,就让地字第一号‘归海一刀’负责,他知道该怎么做。”

……

明宋边境。

当命令传达到边军将领蓝玉手中时。

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差点惊掉下巴。

心想着,要么是自己眼花了,要么就是皇帝疯了。

但反复核对,又拆开朱棣的密信看了之后,才终于明白自己要干一件多大的事。

“说得轻巧。”

“两国多年和平,通商往来不断,哪有那么容易挑起战争?”

“而且必须让宋国先动的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要大宋朝廷息事宁人很简单,可要是想让他们强硬起来,比登天还难!”

蓝玉听得脑袋都大了。

这几年没仗可打,早让人手痒得不行。

可圣旨上写得清楚:得让宋国先动手,还得保证不管事态多严重,边军都能迅速把对方压回谈判桌。

可这一系列操作……

连个像样的由头都没有。

“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传令!边军抽一营人马,马上往边境集合,给我使劲骂,非得把宋兵骂出阵来不可!”

从这时起,原本平静的明宋边境开始不安分了。

两国长期和平,边境巡逻的士兵见面还会笑着打招呼。

好几代人都没打过仗,一直这么相处着。

甚至有人家办红白喜事还会互相送礼、走动。

这种关系,在五国边境里都是独一份。

但从这天起,情况变了。

一队宋兵照常巡逻,看到对面的明军熟人,像往常一样热情打招呼:

“二狗,我家婆娘生了个大胖小子,你那边也得加把劲啊!”

谁知对面带队的二狗今天特别反常,冷笑着吼回去:

“你当我不知道你婆娘那天晚上怀的谁的孩子?气不气?来打我啊!”

宋兵们全愣住了。

这话太猛了,完全没想到。

类似的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宋明边境各地不断发生。

宋兵照旧打招呼,明军却开口就骂,什么难听骂什么。

一开始宋兵还以为对面吃错药了,可后来发现不对劲。

难道几千人都吃错药了?

41找碴子,你们真有一套!

从一队两队。

到一营两营。

整个明宋边境沿线,几千明军从早到晚扯着嗓子骂。

有的甚至脱了裤子,朝着宋国方向撒尿。

总之怎么嚣张怎么来。

但这些明军都是奉命行事。

将军有令:在不越境的前提下,必须把宋军激怒,哪怕半个脚趾踏过边境线都行。

完不成任务,一个营一个营地追责。

相反,谁能完成,马上升官发财。

在这种威逼下,谁都使足了劲儿惹宋军。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边军将士,一个个血气方刚,哪能咽下这口气?

但事情太反常了。

宋国方面一边压着怒火,一边谨慎应对。

搞不清大明到底是要真动手,还是另有打算。

消息一级一级上报。

每报一层,就震惊一次。

最后,传到了大宋皇帝赵祯耳朵里。

赵祯一向主张以和为贵,是爱好和平的代表。

对于明国边境的挑衅,他根本没当回事,就当笑话听。

“陛下,国体不能不顾,明国太过分了!”

“上辱皇室,下辱臣民,必须反击!”

大臣们纷纷上奏,个个义愤填膺。

赵祯还是笑眯眯的。

“小事一桩,骂两句又不会少块肉。真打起来,可就收不住了。都别激动,消消气。”

“传令边关,只要明军不越境,他们想骂就骂。时间一长,自然就无聊了。咱们以和为贵。”

几位重臣听完,气得眼前发黑,当场晕倒。

但这还只是开始。

“还有,被骂的将士不许回嘴,站成一排,越骂越笑,不得违令。”

赵祯这话一出,几个脾气暴躁的大臣当场急得血压飙升,接连晕倒。

“等明军撤了,加俸三倍,御医上门诊治,天热当心中暑,退朝。”

赵祯的反应,老臣们早有预料。

天下公认的仁君,就是心太软。

简直软得没脾气。

边关前线。

原本紧张的气氛,因赵祯的命令迅速缓和。

皇命如山,再加上加俸三年的许诺。

算了,骂就骂吧,当没听见。

反观明军这边。

几千人轮番上阵,骂了好些天,嗓子都哑了。

可对面连一句都没回。

对骂僵持,时间越来越长。

蓝玉急坏了。

上头有令,必须逼宋军先动手,才能占理。

可对面根本不接招。

这边几千人破口大骂,从皇帝到百姓,连狗都不放过。

那边几千人整整齐齐站着,不管听到什么都笑呵呵,有时还放羊种地,一副“你说得对”的模样。

场面诡异极了。

随着苏清风逐渐靠近边关,朱元璋给朱棣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见面就骂,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朱棣也憋屈,只能回去骂手下出气。幸好蓝玉离得远,没被喷到口水。

蓝玉虽然不知道背后是为了苏清风,但上面催得要命,命令五天一催变成一天催五十次,简直要命!

蓝玉愁得整夜睡不着觉。

每天十二个时辰都在边关,绞尽脑汁想办法。

又是新的一天,黎明时分,一切照旧。

双方几十万士兵打着哈欠走出营帐,开始新一天的例行公事,早已习以为常。

可这一天,有些不同。

一件小事,打破了持续已久的奇怪对峙。

宋国边境上有一只羊,慢悠悠地跨过边界,跑到大明地界啃了几口青草。

“击鼓吹号!”

蓝玉的眼睛瞬间布满血丝。

“吃了大明的草还想走?”

“给我把那只羊抓回来,这就是宋国侵犯大明的铁证!”

“立刻叫准备好的画师把这一幕详细画下来,羊迈出的是哪条腿,用的是哪边的牙啃的草,每个细节都不能漏!”

现在什么都不管了,哪怕对面只是一只羊,只要在军管区越境吃了大明一口草!

对面的宋国士兵也被吓得不轻。

虽然被骂早已习惯,但只要明军不擂鼓不列阵,就只是吓唬人,没有真动作,最多耳朵受点折磨。

可现在这阵仗,是召集边军总动员的号角。

这是要动真格开打了吗?

宋兵不敢有丝毫拖延,赶紧层层上报。

至于背后双方达成了什么利益交换、做了何种妥协,旁人无从知晓。

当苏清风快要抵达边境时,原本气氛紧张、对峙的两军瞬间撤兵,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只有一只羊倒了霉——那只越境吃草的羊被杀了用来祭旗,剁得稀碎。

……

苏清风从北迁的族长口中听完整个事情经过,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皇爷爷现在是不是闲得慌,故意去招惹宋国?

还是说这只是个前奏,试探一下,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

“真厉害。”苏清风坐在前往大宋的车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论折腾事儿的能力,我跟皇爷爷比差远了。”

“但大宋皇室也是真能忍,都被欺负到这份儿上了还能忍。”

没人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人。

大明皇室外院的四太爷。

所有的交锋,最终目的只是让大宋皇室答应,让大明皇室的一位老祖宗能顺利进入大宋,不被阻拦、不被针对。

大宋皇帝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大明为何如此执着。

不过朱家已经表明态度,能不动手就不动手,此次出行真正的目标是宋国的附属国——大理。

所以,大宋顺势答应下来,大家继续和平共处。

因为马车规格过高,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苏清风没有选择从城中穿过。

这样反而能让他更深入地感受大宋民间的景象。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富有。

和大明边境的村落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富裕地区,大明那边简直都快成需要帮扶的对象了。

“公子快看,我刚抓到的野鸡!”

在树林里,小昭举着一只扑腾挣扎的野鸡,笑得特别开心。

“抓是抓到了,你会做吗?”苏清风不以为意地问。

“呃……”小昭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说到做饭,她还真不太在行。

苏清风把目光转向江玉燕,这位大丫鬟立刻把视线移开,意思是:你自己挖的坑你自己填。

“算了。”苏清风来了兴致,“我来教你们做叫花鸡。”

他简单说了一遍做法。

也不管两个姑娘听得似懂非懂,说完就回到马车里,懒洋洋地睡了个午觉。

刚闭上眼没多久,苏清风就察觉到车里有些不对劲。

他听到一丝微弱的呼吸声,虽然那人尽力压低,但还是瞒不过他的耳朵。

他微微睁开眼,看到一个邋遢的小乞丐正捧着装满银票的木匣,笑嘻嘻地偷看。

那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在他脏兮兮的脸上显得格外醒目,眼睛乌黑灵动,透着机灵劲儿。

这小乞儿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激动得压低声音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