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的手还贴在那本光质典籍上,书页的纹路像是活的一样,在他掌心微微跳动。刚才那一波弹幕刷得凶,火箭嘉年华炸屏,结果书封上的字从“唯疯者启”变成了“唯亡者继”,搞得整个大厅都开始收缩,暗红符号亮起,管道外露,连铁幕都说检测到自毁程序启动。
但现在,它又安静了。
没人动。
石敢当蹲在台阶边,尾巴绷得笔直:“这玩意儿是不是……吃饱了?”
“不是吃饱。”秦放收回手,把书抱紧了些,“是打赏够了,暂时不炸了。”
汐月浮近一点:“你确定它不会下一秒再报警?”
“不确定。”秦放咧嘴,“但我知道,只要观众笑得够大声,它就得乖乖听话。”
他说完就打开了直播镜头,画面瞬间通了信号。弹幕立刻冒出来一堆问号。
【刚才发生了什么】
【红色警告还在吗】
【主播你背后那圈平台怎么收不回去】
秦放没急着回答,而是把书往胸前一搂,对着镜头说:“家人们,刚刚那是入门测试。现在——正式开课!”
他抬手指向书页:“今天讲第一课,压力适应性生物合金合成路径。听不懂没关系,看我表演就行。”
铁幕站在一旁,接口连着解码器,屏幕还是乱码。他低声提醒:“信息流非线性,常规解析失败。”
“那就别走常规。”秦放把麦克风法杖插进地面,调出语音模块,开始一边念公式一边扭腰。
“分子链排列c7h16—注意节奏啊,左脚踩拍!”他突然来了个机械舞动作,手臂僵硬地推向前方,“碳骨架稳定结构——右手跟上,转腕!”
弹幕当场笑崩。
“这算哪门子教学”
“建议改名叫《理工科广场舞》”
“主播你是认真的吗?”
可就在这时候,书页上的光纹清晰了一瞬。
铁幕眼睛一亮:“有效!整活行为触发知识解锁机制!”
“我就说吧。”秦放更来劲了,直接原地蹦跶两下,接着来个滑步后仰,“接下来这段是蜂窝夹层设计原理——家人们,掌声在哪里?”
直播间火箭开始刷屏。
随着笑声和打赏涌入,系统提示音接连响起:
“骚操作 detected,能量充能中——”
“骚操作 detected,能量充能中——”
主控系统终于捕获第一段完整蓝图。
“成了。”秦放收势站定,拍了拍胸口,“今晚开工。”
---
回到基地核心实验室,秦放把图纸投在全息屏上。第一批抗压建材必须尽快造出来,不然深海作业还是寸步难行。
他盯着分子结构图看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问汐月:“鱼人族鳞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钙磷复合层,带微孔导流结构。”汐月答得干脆。
“石敢当,你们外壳呢?”
“玄武岩基底,三层交错叠压。”石敢当挺了挺胸甲。
秦放一拍桌子:“拿来混着用。”
他在屏幕上划拉几下,提出一个复合式蜂窝夹层方案。外层用岩甲蜥的矿物硬度扛压,内层模仿鱼人鳞片的微孔缓冲结构,中间再加一层仿生骨架构造。
“听起来像三明治。”石敢当嘀咕。
“这是科技界的巨无霸汉堡。”秦放回头喊铁幕,“准备焊接原型板,我要现场直播打样!”
铁幕启动机械臂,金属板材被送入高压舱。秦放拿起焊枪,站在镜头前,大吼一声:“家人们!这可不是普通钢板——这是老子用知识点亮的深海长城!”
焊花四溅。
第一块样品出炉,放进测试舱。
刚沉到模拟万米水压环境,咔的一声,爆了。
第二次,材料变形。
第三次,边缘裂开。
“不行?”汐月皱眉。
“差一点。”秦放盯着残片,“结构是对的,但缺个保护层。”
话音刚落,系统提示响了:
“科技应用尝试成功,奖励:自修复涂层配方。”
秦放笑了:“天助我也。”
新涂层加入后,第四块原型板顺利通过极限压力测试,毫发无损。
石敢当亲自上阵,站上去踩了几脚:“稳得很!再来十吨也扛得住!”
“不止十吨。”秦放把样品举起,对准镜头,“从今天起,咱们的墙,比命还硬。”
---
解决了建材问题,下一步是资源。
深海矿脉埋得深,传统钻头效率低,还容易引发震动。汐月早就警告过,强挖可能惊醒某些不该醒的东西。
秦放翻书,很快找到一条技术条目:**声波谐振采矿术**。
“原理简单。”他指着文字,“不同矿石有自己的共振频率,找准了,轻轻一震,它自己就松了。”
“那你打算怎么震?”铁幕问。
“用音乐。”秦放掏出工程艇钥匙,“上次《最炫民族风》能控盾,这次《野狼disco》就能拆山。”
他带着铁幕开船靠近矿层,把战舰音响系统接上低频放大器。汐月负责监测地质波动,石敢当守在艇外随时准备应急。
一切就绪。
秦放按下播放键。
低音鼓点轰然响起,穿透海水。
“听好了!”他抓着麦克风大喊,“这不是蹦迪,是科学开采!”
音浪一波波撞向矿壁。
起初没反应。
五秒后,岩石表面出现细微裂纹。
十秒后,整片矿脉像开花一样缓缓绽开,稀有元素块一块块浮出,像是被无形的手托着升空。
“出来了!”石敢当一把捞住一块,“纯度超高!”
直播间的弹幕直接炸了。
“这都能行?”
“物理法则已经被主播玩坏了”
“建议申报诺贝尔搞笑奖”
打赏数据冲破纪录。
系统提示再次响起:
“科技应用成功,奖励:深海发展加速器。”
一道蓝光扫过整个基地,所有建筑进度条猛然提速。
---
最后一个问题:氧气。
队员不能长期待在深海,每隔几天就得上浮换气,严重影响建设节奏。
秦放继续翻书,终于在生态章节找到解决方案:**荧光水母共生供氧法**。
“这些水母能进行深海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他指着基地穹顶,“我们把它们养在上面,形成封闭循环。”
“但它们需要催化。”汐月提醒,“自然环境下产氧量不够。”
“那就加点料。”秦放看向她,“你的歌声能刺激生物活性,对吧?”
汐月一愣:“你是想让我天天唱歌?”
“不是天天。”秦放坏笑,“是二十四小时轮班唱。”
“你做梦。”
“家人们!”秦放立刻切回直播,“现在发起投票:要不要请汐月大祭司为我们献唱《大海的夜晚》?支持的刷个‘小星星’!”
弹幕瞬间刷满小星星礼物。
汐月看着飙升的数据,无奈叹气:“我唱可以,但你得保证水母别长得太大。”
“成交。”
当天晚上,巨型水母群被安置在穹顶生态区。汐月站在中央平台,轻声哼起古老歌谣。幽蓝光芒随她的声音起伏,整座基地像是泡在温柔的海流里。
氧气再生率迅速提升,监测数据显示已达到可持续驻留标准。
秦放站在主控台前,看着全息地图上飞速扩展的施工进度,嘴角扬起。
“以前别人种田,我搞综艺。”他自言自语,“现在我种的是科技树,结的是火箭果。”
铁幕走过来,机体冒着一丝烟:“解码器过载了三次,但所有数据已同步。”
“辛苦了。”秦放拍拍他肩膀,“明天开始,全面铺开建设。”
石敢当从外面走进来,鳞片还带着测试时的热气:“新墙体已经铺到b7区,要不要继续往西延伸?”
“延。”秦放盯着地图最深处那条未探明的通道,“我们不仅要站住脚,还要往前推。”
汐月游到他身边,看了眼仍在发光的光质典籍:“这本书还有更多内容。”
“当然。”秦放把书抱在怀里,“这才哪到哪。”
他正要说话,书页突然颤了一下。
首页的文字消失了。
新的句子浮现出来:
“警告:外部信号正在扫描本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