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绣春雪刃 > 第320章 深宫震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子时已过,紫禁城笼罩在沉沉的夜色中,唯有养心殿东暖阁依旧灯火通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未安寝,他枯坐在御案之后,年轻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一种近乎偏执的焦虑。辽东战事糜烂,中原饥荒连连,国库空虚如洗,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桩桩件件都像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

司礼监随堂大珰王之心(注:历史上崇祯朝后期的重要宦官)屏息垂首,悄无声息地步入暖阁,将一份密封的奏匣高举过顶,轻声禀报:“皇爷,北镇抚司骆养性,有密奏急递。”

崇祯帝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眉头微蹙。骆养性?他又有什么幺蛾子?对于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用以制衡东厂和朝臣的锦衣卫头子,崇祯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复杂的信任与警惕。他挥了挥手,示意王之心将奏匣放在御案上。

王之心小心翼翼地将奏匣放下,然后躬身退到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他知道,骆养性的密奏,往往意味着见不得光的阴私和腥风血雨。

崇祯帝用指尖挑开火漆,取出里面的密奏,展开细读。起初,他的脸色尚算平静,但随着目光下移,他的呼吸渐渐变得粗重,捏着奏纸的手指开始微微颤抖。骆养性的奏报措辞极其谨慎,但透露出的信息却如同惊雷炸响:

辽东乌银走私案,不仅证据确凿,更牵扯出京中权要、宫内采办,甚至可能通敌!关键证据,指向宫内之物!办案千户杜文钊身处险境,证据链危在旦夕!

“混账!!”崇祯帝猛地将密奏拍在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起来。他霍然起身,胸膛剧烈起伏,脸色因极度的愤怒和一种被背叛的羞辱感而涨得通红。

通敌!宫内!这两个词像两把尖刀,狠狠刺穿了他本就敏感多疑的神经!他励精图治,日夜操劳,自认对宫内约束甚严,没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勾结外敌,挖大明的墙角!这已不是贪腐,这是叛国!这是对他这个皇帝权威最赤裸裸的挑衅!

“证据呢?!骆养性说的证据何在?!”崇祯帝厉声喝问,声音嘶哑。

王之心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上前一步,低声道:“回皇爷,随密奏一同送来的,还有一个密封的小匣,说是……说是关键证物。”他指了指御案角落那个不起眼的紫檀木小盒。

崇祯帝一把抓过木盒,用力打开。里面没有奏本,只有几页染血的残破账册、数封密信,以及那枚最刺眼的——刻着蟠龙和“内”字的象牙腰牌!

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枚腰牌,仿佛要将它烧穿。这腰牌的形制、纹路,他再熟悉不过!这是宫内有一定品级的大太监或亲近内侍才可能持有的信物!竟然流落在外,成了通敌走私的凭证!

“好!好!好得很!”崇祯帝连说三个“好”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彻骨的寒意。他缓缓坐回龙椅,眼神却变得异常冰冷和锐利,如同即将扑食的猎鹰。

王之心跪伏在地,头紧紧贴着冰冷的金砖,冷汗浸透了内衫。他知道,天威震怒,一场席卷朝野、血雨腥风的大清洗,恐怕就要开始了。这枚腰牌牵扯到的,绝不是一个小角色。

暖阁内死一般寂静,只有崇祯帝粗重的呼吸声和更漏滴答作响。他在权衡,在判断。骆养性此举,是忠是奸?是借机铲除异己,还是真的发现了惊天大案?那个叫杜文钊的千户,是关键,也是隐患……

良久,崇祯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传朕口谕。”

王之心猛地抬头,凝神细听。

“一,骆养性所奏之事,列为绝密,凡有泄露者,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二,着骆养性暗中彻查,务必将此案所有牵连人等,无论涉及何人、何职,给朕一网打尽!但不得声张,不可动摇辽东风局!”

“三,那个千户杜文钊……命骆养性严加掌控,善加利用,必要时……可弃。朕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四,司礼监给朕盯紧宫内一应采买、用度,但有异常,即刻密报!”

“奴才遵旨!”王之心重重叩首,心中已然明了。皇帝这是要暗中刮骨疗毒,既要铲除毒瘤,又要维持表面稳定,尤其不能影响辽东前线。而那个叫杜文钊的千户,已然成了一枚可以随时牺牲的过河卒子。

崇祯帝挥了挥手,王之心如蒙大赦,躬身退出暖阁,快步消失在殿外的黑暗中,去传达这道将引发无数腥风血雨的口谕。

暖阁内,崇祯帝独自一人,再次拿起那枚蟠龙腰牌,在烛光下反复摩挲,眼神变幻不定。这深宫大院,这煌煌朝堂,到底还藏着多少魑魅魍魉?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暴戾的杀机交织在一起。

“查!给朕一查到底!”他喃喃自语,声音在空荡的暖阁中回荡,带着一丝孤家寡人的凄厉与决绝。

皇宫内的这场惊雷,暂时被厚重的宫墙所隔绝。但雷霆之威,已通过无形的渠道,传向了北镇抚司,也必将以某种方式,最终波及到远在辽东血火之中的杜文钊。他的命运,在帝王的一念之间,已被推向更加险恶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