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 > 第50章 寒降第七十三天:雪落时的守望与寻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章 寒降第七十三天:雪落时的守望与寻人

清晨的微光穿透帐篷,细碎的雪花正无声飘落。落在银灰色的帐篷顶上,积起薄薄一层。

安置点的公共热食帐篷内早已升腾起热气。熬粥的大铁锅咕嘟作响,米香混着淡淡的烟火气弥漫在空气中。

帐篷角落的火堆噼啪燃烧,不仅为做饭提供热源,也成了居民们取暖的好去处。

有人裹着防寒毛毯围在火边烤手。有人端着刚盛好的热粥趁热喝。还有人借着炉火重新点燃自家熄灭的炉子,取走火种时不忘道声谢。

徐明和父母端着粥碗找了个空位坐下。

母亲呵着气搓了搓手:“这雪一落,气温怕是又要降了。”

父亲点点头,目光扫过帐篷门口不断飘落的雪花,轻声道:“还好有这公共火堆,省了不少物资。”

帐篷里不时传来交谈声,大家趁着喝粥的间隙互相打听近况。聊着各自在寒潮中挣扎求生的经历。

徐明瞥见张婶正给安安喂粥,孩子的气色比昨天好了些,不再像之前那样萎靡不振。

不远处的王大爷独自坐着,手里的粥没动几口,眼神有些涣散地望着火堆。

这时,一名年轻士兵拿着登记本走进帐篷。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居民,麻烦大家配合一下,我们现在统计失踪人员信息。”

“有家人或亲友失联的,都可以来我这儿登记详细情况,后续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骚动。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士兵面前,声音带着颤抖:“同志!我要登记!我的儿子和孙子不见了!”

老人紧紧抓住士兵的胳膊,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急切:“寒潮来的那天,我们失散了,我找了他们好久都没找到,你们要是有他们的消息,一定要告诉我啊!”

士兵连忙扶着老人坐下,拿出笔认真记录:“大爷您别着急,慢慢说。”

“您儿子和孙子的姓名、年龄,还有失散时的地点,都跟我讲一下。”

老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一字一句地报出信息:“我儿子叫李建国,今年四十二岁,我孙子叫李明浩,才八岁。”

“当时我们在老城区的菜市场附近,突然刮起大风,气温骤降,人群一乱,我们就走散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家三口的合影:“这是他们的样子,麻烦你们多留意。”

士兵接过照片,小心地夹在登记本里,郑重地点头:“大爷您放心,我们会把信息同步给所有救援小队,一旦有线索,立刻通知您。”

周围的居民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

有人低声安慰老人,说救援队一直在搜寻幸存者,肯定能找到人。

也有人想起了自己失联的亲友,默默走到士兵身边排队登记。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工具碰撞的轻响。大家循声望去,只见赵峰正带着两名士兵调试一台军用级播音设备。

设备旁连接着一块固定在帐篷顶的太阳能板。

“这是耐寒款的播音喇叭,靠太阳能供电,不用额外充电。”

“以后有紧急通知、气温播报或者实时消息,都会通过它告诉大家。”

赵峰对着喇叭试了试音,清晰的声音立刻传遍整个热食帐篷。

居民们顿时眼前一亮,纷纷议论起来:“太好了!这下再也不怕错过通知了!”

“我手机早就没电了,之前总担心有事儿不知道。”

“能播报气温也实用,也好提前做防寒准备!”

张婶抱着安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这喇叭,后续要是有救援消息或者物资补给通知,咱们就能及时知道了。”

没过多久,播音喇叭突然发出“滋滋”的电流声。

紧接着传来指挥部统一录制的机械播报音:“现在插播一条国际新闻快讯。”

“赤道及周边热带地区近期因全球降温影响,极端高温天气缓解,气温降至20至30c的适宜区间,当地植物生长旺盛,水果产量激增,动物种群数量显着增加。”

“但植被繁茂导致积水区域增多,为蚊虫滋生提供了绝佳环境,埃及伊蚊等传播媒介蚊虫密度大幅上升。”

“目前该区域已出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暴发,部分地区报告死亡病例。”

“现提醒赤道附近区域人员做好蚊虫防护,及时清理周边积水,避免被蚊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

突如其来的新闻让帐篷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大家面面相觑。

有人低声嘀咕:“没想到降温还能引发这种事儿,蚊子真是太可怕了。”

“登革热我听说过,说是关节痛得像断了一样,还会致命。”

张婶下意识地把安安往怀里紧了紧,担忧地望着帐篷外的风雪。

此刻他们正受困于严寒,遥远赤道的蚊虫灾害虽看似无关,却让众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连锁危机。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兵急匆匆地跑到赵峰身边。

神色凝重地低声汇报:“队长,指挥部来的紧急电话,说是有重要情况通知,需要您立刻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