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 > 第162章 绕行昆仑山之祭坛壁画一(第四十六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2章 绕行昆仑山之祭坛壁画一(第四十六天)

徐明按捺住心头的诧异,不敢贸然在坑底停留,他先手脚并用地爬出土坑,又绕着坑沿慢慢走到背包所在的那一侧。坑底离地面足有两丈多高,他使用手杖扶手的钩状那端往下,伸长了胳膊往下够,钩状手柄堪堪勾住背包的背带,稍一用力便将那沾满尘灰的背包捞了上来。

背包不算沉,他拿起背包往后斜靠在岩壁上,正想打算细细翻看时,身下的碎石突然松动,整个人重心失衡,“呼”地一下向后倒去,原来他身后的岩石并非实心,竟是一处被碎石和藤蔓勉强遮掩的洞口,他这一靠恰好撞开了遮掩物,径直坠入了内洞之中。

竟然是洞内洞,内洞没有外洞那么大但是,岩壁依旧绵延数十米。洞中央矗立着一座另一种类型的祭祀坛,跟外洞的祭坛相比,内洞的祭坛就简单多了,却更显神秘。

坛上只摆放着几具奇特的祭品:一具貌似白泽头颅双目圆睁,眼窝用不知名的晶石填充,竟似有光在流转;旁边陈列着形似毕方鸟的赤红羽翼,边缘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仿佛刚从神兽身上剥下。

祭坛旁后石板上,却排依序放着一些不知名典籍,从左到右,除了第一册,其他的明显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摆放,第一册是兽皮缝制,第二册是一个龟甲,第三册是一个陶钵,第四册是兽骨两块,第五册是简牍堆,第六册是帛,第七册是就是很接近现在的纸张了,有点像宣纸,但是这里的宣纸显然也是特殊处理过的,一点变化都没有仿佛刚刚书写放这边的一样。第七册则是一本厚厚的纸质笔记本,封面古色古香。

他借着火把的光,又先打量起岩壁上的壁画,指尖划过温润的画壁,能感受到微弱的刺痛,仿佛残留着上古的灵力波动。

徐明举着火把,火光在幽深的内洞摇曳,将两侧岩壁上的壁画映照得忽明忽暗。他眯眼打量,立刻察觉到两侧壁画的异样,看似迥异,却隐隐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左侧岩壁铺开的画卷堪称宏大,竟似在勾勒整个世界的轮廓,核心是一轮浑圆的球体,线条古朴却精准,分明是地球的模样。右侧则截然不同,视角骤然收缩,所有图景都围绕着一座巍峨山脉展开,峰峦入云、气势磅礴。

他先凑近左侧壁画,目光扫过便被一个细节吸引:每幅画的下方,都整齐地贴着一块不明什么古兽的古兽皮。兽皮历经不知多少岁月,却依旧仿佛刚制成的一样,连兽的肌肤纹路都清晰可辨,与壁画一同保持着惊人的完好。

古兽皮最上方,刻着一串从未见过的文字,笔画流转如流云,氤氲着淡淡的仙气,绝非现世任何一种文字仿佛仙文一样。奇特的是,这串神秘仙文下方,先是出现着零星古文字,然后是寥寥几个毫无连贯意义的甲骨文,接着是逐渐增多的隶书,最后竟出现了熟悉的简体中文,显然是不同时代的人对上方神秘内容的层层注解与记录。

徐明的视线落在左侧第一幅图上:画面中央是一轮浑浑沌沌的蓝色圆球,朦胧的光晕裹着混沌的气息,仿佛天地未开的初始。圆球角落,一行简体小字格外醒目:“38亿年前之地球”。

圆球之外,缠绕着一头巨大到难以想象的生灵,似龙非龙、似鱼非鱼,身躯如黑雾凝聚,边缘泛着淡淡的幽光。能清晰看出,那浑圆蓝色球体通体被水覆盖,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

而那头黑雾巨灵,望着眼前的水球,缓缓绕了几圈,随后便决然探身,融入其中,庞大的身躯顺着球面缠绕而下,渐渐沉向海地陆地。

他低头看向这幅图下方的兽皮注解,简体文字清晰写着:“此为太乙虚空之灵,自域外而来,择古宙地球为栖身之所。”

第二幅图的笔触骤然变得张力十足:沉向地球核心的太乙虚空之灵,因身躯太过磅礴,下沉时与地球内部的泥土、岩石产生了剧烈的挤压与搅动。壁画上,黑雾般的灵躯与褐黄色的地壳层相互冲撞,一道道隆起的纹路顺着灵躯缠绕的轨迹蔓延,原本平整的水面被这股巨力顶得起伏翻涌,大量岩石与泥土顺着隆起的地壳冲破水面,在汪洋中形成了一块块零散却壮阔的陆地雏形。

紧随其后的第三幅图,画风骤然鲜活起来:方才成型的陆地与浅海之中,点点荧光般的灵韵从地底蒸腾而上,弥漫在天地间。无数形态古朴的微小生命体在灵韵中涌现,海底布满了分节的三叶虫,它们背着弧形甲壳,在泥沙中缓缓爬行;

还有半透明的水母状生物随波漂荡,身体舒展如伞;偶尔能见到扁平的奇虾剪影,挥舞着附肢穿梭其间,正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实图景,这些最原始的古生物,在灵韵滋养下开启了地球的生命纪元。

他急忙低头去看下方的简体中文注解,一行字迹清晰映入眼帘:“太乙虚空之灵沉潜核心,其躯搅动地壳,石土隆起破海成陆。灵韵布散寰宇,方有生机之始,此为寒武纪来临。”

徐明接着看第四幅画,第四幅图的画风骤然变得动荡不安,与前一幅的生机盎然形成强烈反差。画面中,原本沉潜于地球核心的太乙虚空之灵,黑雾般的身躯竟微微舒展,像是沉睡亿万年后感了困乏,缓缓翻转身躯,那动作看似轻柔,却带着撼动天地的磅礴之力。

壁画上,全球的海洋都跟着掀起滔天巨浪,浪涛如山岳般堆叠,海面布满密密麻麻的震荡波纹,连方才成型的陆地都在微微震颤。

更令人心惊的是,巨灵翻身后,头部缓缓抬离地球核心,黑雾身躯逐渐从地壳中抽离,竟似要挣脱地球的束缚。随意挥了挥巨爪,像是与这颗栖息了亿万年的星球道别。就在它彻底脱离地球、化作一道黑雾往域外飘去的瞬间,一道无形的气浪从它体内扩散而出。

气浪扫过地球,海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下降,原本被海水覆盖的浅滩大片裸露,而陆地之上,白色的寒霜顺着气流蔓延,迅速覆盖了山川、平原,冰层越积越厚,最终整个地球都被皑皑白雪包裹,宛如一颗悬浮在宇宙中的雪球,死寂而冰冷。

徐明盯着这幅图,只觉寒意从脊背升起,他连忙低头查看下方的兽皮注解:“太乙虚空之灵沉眠33亿载,醒后辞离地球。其翻身震荡四海,喷嚏携极寒之气席卷寰宇,致全球水位骤降,寒武纪生物灭绝逾七成。冰封万里,雪球地球降临,冰川时代启幕。”

紧随其后的第五幅图,画风渐渐褪去凛冽,透出一丝回暖的柔和。画面中,包裹地球的厚厚冰层开始出现裂痕,一道道暖流从地壳深处溢出,消融着冰雪,裸露的陆地开始出现早期生命体征兆。

注解文字补充道:“冰川时代持续约三千万年,地球内核余热与宇宙射线作用下,全球温度缓缓回温,雪球消融,步入奥陶纪。幸存的生物遗骸在灵韵余泽中孕育新生,新一代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早期植物悄然诞生,开启生命演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