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币战天王 > 第210章 无声的硝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梭”项目迁移路线图的最终评审会,规格之高,超出了陈曦的预料。会场设在一个极其隐秘的地点,与会者除了周启明、顾问团队核心成员以及“先锋小组”的几位负责人外,还多了几位气息沉稳、几乎不发言、但目光如炬的中年人。他们坐在角落,像沉默的礁石,却让整个会场的空气都凝重了几分。

陈曦知道,这是决定项目命运的时刻。他站在主讲台前,身后的环形屏幕上展示着最终版的路线图,每一个节点,每一个风险评估,都凝聚着他和团队数月来的心血,也承载着无数看不见的博弈。

评审由郑院士主持。他依旧面带微笑,语气温和,但提出的问题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几乎都指向路线图中那些最激进、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部分——尤其是关于数据主权和核心算法独立性的设计。

“陈首席,我们都知道新架构的技术先进性。”郑院士推了推眼镜,“但金融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强调数据的绝对主权和算法的封闭性,是否会影响到我们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必要协同?比如,在某些特定的跨境结算场景下……”

这是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试图将技术路径的选择,引向影响国家金融开放形象的敏感层面。

陈曦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角落那几道审视的目光。他没有直接回答协同问题,而是调出了一组全新的模拟数据。

“郑院士,各位领导,”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模拟了一个场景:当某个境外结算节点因不可抗力或恶意攻击瘫痪时,现有依赖该节点的跨境业务将陷入停滞,平均恢复时间超过六小时。而采用‘金梭’新架构,依靠其内置的分布式共识和智能路由机制,系统能在秒级内自动切换至备用链路,确保业务零中断。”

他切换画面,展示了新架构独特的“数据染色”和“可信计算环境”技术。

“关于数据主权和算法封闭,并非为了封闭而封闭。大家请看,我们对出境数据的每一个字节都进行‘染色’,明确其来源、权限和流向,确保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滥用都能被瞬间追溯和阻断。而核心算法运行在完全自主可控的‘可信计算环境’中,如同金库里的黄金,价值在于其本身,而不需要将金库的钥匙交给别人来证明其价值。真正的协同,应该建立在平等、安全、可控的基础上,而不是以牺牲核心安全和主权为代价。”

他用最直观的技术演示和最强硬的逻辑,将问题拉回到了安全和效率的本质。会场一片寂静。那几位沉默的中年人,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赞许。

郑院士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没有再纠缠这个问题。后续的评审环节,其他顾问提出的质疑,也大多被陈曦用类似的方式,凭借扎实的技术根基和清晰的架构思路一一化解。

最终,路线图在几乎没有实质性修改的情况下,获得了原则性通过。当周启明宣布散会时,陈曦感到后背已被冷汗湿透。他知道,他赢了这一局,但这场无声的硝烟,远未结束。郑院士离开前,与他擦肩而过时,低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不过,路还长。”

陈曦微微颔首,没有回应。他明白,这只是第一回合。

几乎在评审会结束的同一时间,巴黎,陈玥的“告别”大秀,在一种极其微妙和紧张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

秀场没有选择传统的巴黎大皇宫,而是定在了塞纳河畔一艘经过改造的、极具未来感的驳船上。这既是陈玥对巴黎这座城市的告别,也是她面向未来的宣言。来宾名单经过了严格筛选,但仍有不少收到风声的媒体和圈内人士不请自来,其中不乏一些带着审视甚至敌意目光的面孔。

后台的气氛更是紧绷到了极点。所有模特、妆发、助理都被告知了严格的安全规程。瓦格纳的团队混在工作人员中,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角落。陈玥穿着自己设计的一件简洁的黑色工装式礼服,神情平静,但眼神锐利如鹰。她检查着最后一套服装——那件融合了最新生物发光材料和智能织物技术的压轴作品,面料在幽暗的光线下,如同有生命般缓缓呼吸,流淌着静谧而强大的能量。

“还有十分钟。”索菲走到她身边,低声说,语气带着担忧,“外面……人很杂。”

“我知道。”陈玥拍了拍她的手臂,“该来的总会来。准备好谢幕词了吗?”

索菲点点头,欲言又止。

秀准时开始。音乐空灵而充满张力,模特们身着“元初”系列和几件从未曝光过的、带有明显“未来实验室”风格的概念作品,行走在如同时空隧道般的t台上。光影交错,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带来一波接一波的视觉震撼。台下不时传来压抑的低呼和高度的赞赏。

然而,就在压轴模特即将出场前的瞬间,异变突生!

t台一侧的大型投影屏幕,突然闪烁了几下,画面被切断,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模糊不清、但措辞极具煽动性的视频片段!视频中,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指控陈玥的“未来材料实验室”与中国军方有“秘密合作”,其技术具有“潜在军事用途”,并暗示她回归中国是为了“逃避西方的监管”,将技术用于“非和平目的”!

台下瞬间一片哗然!闪光灯疯狂闪烁,记者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将镜头对准了突发状况和后台入口。一些来宾面露惊愕和疑虑,现场秩序眼看就要失控!

这是最恶毒、也最难辩驳的攻击!直接将技术与政治、军事捆绑,试图从根子上摧毁她的国际声誉和学术纯洁性!

后台,瓦格纳立刻指挥团队切断非法信号源,索菲脸色煞白,几乎要晕厥过去。所有人都看向陈玥。

陈玥站在幕布后,看着台下那片混乱和无数投向她的、充满质疑和探寻的目光,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但她没有慌乱,甚至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近乎残忍的清醒。

她知道,这是对方早就准备好的杀招。在她即将离开的时刻,给予她最致命的一击。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没有等待工作人员恢复屏幕,也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她一把拉开厚重的幕布,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独自一人,走上了那片混乱的t台。

没有灯光追逐,没有音乐伴奏。她就那样平静地走到t台中央,站在那片尚未完全消散的非法投影余光里,面对着台下骚动的人群和无数闪烁的镜头。

整个秀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独自站在风暴中心的东方女子身上。

陈玥环视台下,目光平静而有力,缓缓开口,声音透过现场的扩音系统,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艺术追求美好,但艺术家有立场。”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些带着质疑的脸。

“有人试图用模糊的指控和恶意的揣测,给我的研究、给我的梦想蒙上阴影。他们害怕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掌握在谁的手中,服务于谁的未来。”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我回归我的祖国,不是因为逃避,而是因为拥抱。拥抱一个能让我心无旁骛追求科学真理、探索艺术极境的土壤,拥抱一个愿意为真正创新提供无限可能的未来。”

她抬起手,指向后台方向。就在这时,瓦格纳团队成功恢复了信号,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重新亮起,播放的不再是服装,而是一段快速闪过的、令人震撼的画面——中国西部广袤的荒漠中,巨大的风力发电矩阵;深海探测器中闪烁着微光的传感器;智能城市里流动的、高效节能的数据光流……这些画面,与“未来材料实验室”的技术方向,隐隐呼应。

“我的研究,关乎更节能的发光材料,关乎更智能的响应织物,关乎如何用科技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更可持续。”陈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真诚与信念,“至于那些隐藏在阴影里、只会用匿名和诽谤来攻击的懦夫,他们不配定义我的工作,更不配决定未来的方向。”

她微微鞠躬。

“感谢巴黎,给了我起点。而现在,我将带着从这里学到的一切,回到我的根,去创造属于所有人,也更属于未来的光明。”

说完,她不再理会台下各种复杂的目光和再次响起的、这次更多是敬佩和惊叹的掌声,转身,挺直脊背,步伐坚定地走回了后台。

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狙击,被她用最直接、最坦荡、也最有力的方式,正面击碎!

东西方两座城市,两场不同形态的较量,几乎在同一时间达到了高潮。陈曦用技术和智慧,在权力的审查下守住了项目的灵魂;陈玥用勇气和信念,在恶意的攻击中扞卫了自己的尊严和理想。

无声的硝烟渐渐散去,留下的,是更加清晰的界限和更加坚定的道路。他们都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纯粹与坚守,来源于对自身价值的绝对自信。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经此一役,他们手中的剑,已更加锋利,心中的火,也燃烧得更加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