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波才率领三万人一直赶路,向平舆急行军。进入平舆境内,遇到了儿子麾下突围出来的队伍,询问得知儿子还在后面给他们断后,着急的率军赶到交战的地方。

一下看到儿子那高大的身形,被汉军围着,靠近他的人纷纷被铁戟扫倒。马上杀了出去,三万黄巾涌入战场。

皇甫嵩看到又有数万黄巾到来,也明白留不下这位战力强悍的贼人了。不再做无谓牺牲,将士打了一夜,基本也到了极限,再战下去,恐有全军覆没的风险。鸣金收兵回营。

汉军听到命令,有序后退,波彦看到汉军经过恶战还能做到这般,不愧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军士。看来前面攻城那些大部不是皇甫嵩麾下核心。

是的,波彦没有看错,皇甫嵩前面攻城用的人大多都是两郡世家豪族义兵,作为沙场老将,明白保存实力,给敌人致命一击是多么重要。

皇甫嵩用世家豪族的六万精壮,派遣朝廷将士作为监军,把他们当做炮灰攻城,消耗黄巾力量。如今这六万人在攻城上都死了三万多人,剩下的人大多都带伤,许多受重伤或者残疾的人不知有多少人能活得下去,就只有几千人还能完好。

昨天堵截波彦的人,是皇甫嵩麾下朝廷将士。他们大多都是军中精锐。

要不是波彦经过两个月发展,麾下武器精良,有系统的人做为百人将,身先士卒,波彦大杀四方,英勇无敌。恐怕不一会就要被汉军打崩溃,一面被屠杀。

这也是波彦要极力撤退的原因,现在与汉军大战,代价太大,会把好不容易攒起的家底打没。

只有现在保存实力,发展几年,有一份稳定基业,等汉帝驾崩,董卓乱政,群雄争霸,才更容易涿鹿天下。

汉军退出战场,波才来到波彦身边,看到儿子没事后,不废话,马上接应他们撤退。

一天后,波彦在波才等人接应后撤退,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继续赶路,防止汉军追上。

波彦战斗一晚,不知杀了多少人,铁甲被浸黑,战马身上的毛因血打结,又接着赶路。

幸好途中休息了三个时辰,黄巾众人体力精神恢复一点。波彦依仗强大的体魄,醒来后没有不适,反而觉得身体舒爽。

看到自己的铁甲和铁戟,战马已被清洗干净。

大军埋锅造饭,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波彦和波才两方人马都忙赶路,为了方便轻巧,每人身上带上了干粮,盐,肉干。胡乱的把这些东西煮在一起,众人吃完,大军开拔,后面还有汉军在穷追不舍。

皇甫嵩在命令大军回营后,抓紧时间休息,醒来后立马休整军队,恢复建制,拔营追赶蛾贼。

十天后,波彦与父亲波才进入九江郡,也追上了前面突围出去的人。

波彦也清理出突围那晚的损失,一万一千人的亲军两营现在还剩下近七千人,基本所有人都是伤上加伤,在赶路的这段时间也有人因为伤口恶化死掉的。

特别做为亲军左营为他人断后,损失了近三千人,好在主将周仓在亲卫的保护下,加上他自己武艺不凡,勇猛,倒也没有什么大碍。

亲军右营主将率军,赶回来接应支援的刘辟,胸口被砍了一刀,直见肋骨,现在还在坐在马车上养伤。他的右营倒下一千多人。

七百骑兵现在还剩三百六十骑,损失一半。

系统给的人,尽管强悍无比,在这种大规模作战环境中,他们勇猛无畏,身先士卒,带领麾下将士奋勇抵抗作战,也倒下了五十几人,十多人因留下残疾失去再战能力。损失七十人。

因为急于撤退,倒下的人把武器装备留给了汉军,波彦倒不是可惜这些东西,毕竟这些东西花些时间就有,可惜的是这些人倒下了。不是有句话说,失人皆失,存人皆存。

而且汉军打扫战场,得到能武装几千人的武器装备,实力也会增加。给自己添加麻烦。

皇甫嵩一路追赶黄巾也来到九江,在堵截蛾贼突围的那晚,他的麾下损失也不小。

他从颍川带到汝南的二万大军,攻城也损耗一些,毕竟再怎么样把义军当炮灰,也要自己人带头,自己人监军,向城墙发起冲锋,才能更大战力。所以也损失一些人。

加之那晚堵截,贼军反抗激烈,武器精良,贼首与麾下众多强悍贼人,给汉军带来了将近六千人失去生命的代价。

如今二万人还有一万四千多人,皇甫嵩有临时全权负责剿灭中原黄巾的圣旨,各郡县都得服从调度,他一路追击黄巾到九江,沿途经过的郡县都被他抽调郡县兵,手上的朝廷兵马又恢复到,比原来二万人还多二千人,一共二万二千人。又给他们换上从贼军缴获的好武器装备。

一路紧追不舍,把黄巾赶到扬州九江。又分兵驻扎在豫州和扬州交界处,防止跑到扬州的黄巾返回豫州,接着又传信给豫州各郡县,说豫州大部黄巾已经平定,残部又跑到扬州,要他们抓紧镇压小股叛乱,恢复生产,收取民心。

后又带着剩下的一万多人,在前面一直追赶黄巾,后面辎重民夫尾携而来,过几日。追到长江边上。

波彦和父亲波才等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天黑之前到达长江边,进入前些日子因渡江而建的大营。

此时大营里彭脱亲自带着五千精锐和五千精壮,等待波才和波彦回来。

在大帐内,彭脱听到斥候前来禀报,神上使快要抵达大营,彭脱急忙出营迎接,把波彦父子迎入大营中大帐,安排众将士吃食。

在大帐中,波才坐在上方主位,波彦坐在波才左手下方。众人吃东西,商议事情。

波彦第一次见到彭脱,彭脱在豫州黄巾中,在汝南聚齐了五万多青壮,实力之在父亲之下,为黄巾大方。怎会完全屈服于父亲。

要知道,在黄巾中,除了大良贤师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有绝对权威外,三十六大小方渠帅,自治程度是很强的。各自为战。

而同为大方渠帅的彭脱,怎会放下身份做小,听命于,明意上豫州黄巾统率,神上使波才。父亲波才实际为大方渠帅,神上使只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波彦打量彭脱,只见彭脱身长八尺余,身材魁梧。也是位军中悍将,只比自己矮一点。年纪三十上下,正是而立之年。

波才看着波彦在看彭脱,为波彦介绍道:“彦儿,此乃汝南大方渠帅彭脱,为太平道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