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准备出发的这几日,波彦父子也收到彭脱加急送来,袁绍发往各州郡讨伐董卓号召书。

波才给彭脱回了一封信,让他继续坐镇豫章,威慑郡内不服者。

波彦父子到达太末县,周泰,裴元绍,廖化,刘辟等人出城迎接。就连朝廷的平越将军也到了太末县,也要一同前往会盟。

他自上任平越将军来,带领这支军队平定会稽无数山越部落,并无其他异常表现,波彦让他继续带着兵。

当廖化收到波彦调令,集结兵马赶往太末县,他便知道这支军队还是被原平越将军波才所掌控,压根这些人还是波才的人,以前能调动他们,是为了迷惑朝廷,和利用自己帮他们解决剩下的山越人。

他自从担任平越将军来,想得都是如何报效朝廷,如何平定山越,如何为朝廷掌兵,对其麾下也极好,把会稽调拨给平越将军部的钱粮,全发放给麾下,就连缴获的战利品都给了麾下,自己一分也没截留。

但还抵不过波才的一封信。就能把军队调走。欲阻止廖化调军。

廖化看着这个已经快当自己两年的上官,知道这人很有才干,关爱下属,不忍对他动武,还想把他拉拢过来。

对他说道,这次调兵是救朝廷于危难,前去除掉国贼。

他听完廖化的话,也知道当今朝廷任人践踏,让廖化带上他,返回洛阳,他也要为朝廷除国贼出一份力。

廖化同意,带着他一同前往太末县。

众人迎波彦等人进城,打算休息一晚,明日起程。

众人用餐后,都抓紧下去休息,刘辟找到波彦,告诉波彦自己也想跟去陈留,自己待在太末县好几年,也想出去活动活动,看看这天下变化。

波彦看着刘辟这个老部下。从颍川到汝南,在汝南为了接应自己,率军返回与汉军恶战,深受重伤,养了好久才痊愈,自己看他性格沉稳,派他驻守太末县这个重要位置,已经好几年了。

想了一会,现在各诸侯还在忙于讨伐董卓,没有开始相互争夺地盘,太末县如今还相对安全,带上刘辟也无大碍,太末县还有两个营两个主将,守太末。

波彦同意刘辟一起前去陈留。

刘辟高兴对波彦行礼:“多谢少将军,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

说完快跑回去。

第二日卯时,大军启程,周泰率千人为先锋,为大军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波彦父子、裴元绍、廖化、平越将军。率三千人为中军。

刘辟率二千人为后军,保护大军粮草和虞翻带领的民夫。

大军一路过丹阳,过九江,过汝南,过陈国,到达陈留郡,进入陈留时,波彦让裴元绍派人前往颍川,寻找母亲陈兰娘家与各位姨娘娘家,按照母亲她们给的地此接人回会稽。

到达酸枣时,已经初平元年二月初。

会盟大军已经选出袁绍为盟主,率领各诸侯讨伐董卓。

波彦等人从会稽到陈留,路途遥远,还要跨过长江,成为最后一路会盟的诸侯。

波彦率大军赶到会盟大军大营地点时。

袁绍等诸侯正在商议如何攻进洛阳,解救皇帝,除掉国贼董卓。

这时有急报传来,说豫章太守波才率大军前来会盟。

袁绍等人听到又有一郡太守率军加入,顿时感到讨伐董卓胜算加大,果然会盟大军是正义之师,天下各州郡皆不满董卓乱政。

袁绍等人高兴不已,一同前往大营门口,迎接豫章太守。

袁绍带着各诸侯,来到波才面前,波才也不托大,急忙也迎上去。

波才行礼说道:“折煞波某,怎敢要诸君相迎,诸君如此,波某惶恐不安。”

袁绍说道:“府君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带兵前来,为国讨贼,心怀大义。吾等出营,迎府君进营,乃理所应当,府君请。”说完同时请波才等人进营。

波才回礼道:“请,诸君请。”也同时先请各诸侯入营。

各路诸侯相拥入营。

袁绍让人安排豫章太守部,大军营地,招待好将士。带着各诸侯返回大帐,让人上酒菜,为波才等人到来设宴款待。

在喝酒聊天中。袁绍负责介绍众人给波才认识。

波彦坐在波才后面也知道了各路诸侯,和他们所带人马。

第一路,袁绍,渤海太守,带兵三万。

第二路,袁术,南阳太守,带兵二万。

第三路,曹操,骁骑校尉,带兵五千。

第四路,孙坚,长沙太守,带兵一万五。

第五路,韩馥,冀州牧,带兵三万。

第六路,孔伷,豫州刺史,带兵一万。

第七路,刘岱,兖州刺史,带兵一万。

第八路,王匡,河内太守,带兵一万。

第九路,张邈,陈留太守,带兵一万。

第十路,乔瑁,东郡太守,带兵一万。

第十一路,袁遗,山阳太守,带兵一万。

第十二路,鲍信,济北相,带兵一万。

第十三路,孔融,北海太守,带兵一万五。

第十四路,张超,广陵太守,带兵一万。

第十五路,陶谦,徐州刺史,带兵二万。

第十六路,公孙瓒,北平太守,带兵一万

第十七路,张杨,上党太守,带兵一万。

第十八路,因关中为董卓地盘,凉州马腾未前来陈留会盟,只在凉州声援。

加上自己豫章太守部,共十九路兵马,共计二十四万一千人。

与董卓的二十多万兵马也是旗鼓相当。

刚才他们正商议先攻破汜水关,威胁洛阳里的董卓。

准备两日后,开始进攻,还开玩笑说,波太守提前两天到,否则就要在汜水关里迎接他了。

波彦听到这话,面无表情,内心却想到,“此时在大帐中,各路诸侯其乐融融,其实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通过这次讨董给自己带来利益,给自己带来名望,并不想与董卓打生打生死,白白损耗自己实力。那汜水关是一帮各怀鬼胎的诸侯,能快速攻?”

特别是盟主袁绍,在洛阳经历那么多事件后,更能明白手中的兵权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