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府内,一片肃穆。

为孙策置办葬礼的人们忙碌而庄重地布置着灵堂,白色的布幔和黑色的挽联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位英年早逝的人默哀。

“江夏裴太守到!”门外传来一声高喊,打破了灵堂内的沉寂。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裴元绍身着素服,缓缓走进灵堂。

裴元绍面色凝重,他作为使者前来吊唁逝者,当他走到孙策的牌位前时,不禁凝视着那上面的名字,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天助吾也!”裴元绍心中暗想,“孙策一死,不久之后,皖县恐怕也将归属吴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保持庄重,然后恭恭敬敬地给孙策上了几炷香。

上完香后,裴元绍转过身,对孙府的众人说道:“逝者已逝,还望诸位节哀顺变。”他的声音低沉而诚恳,带着一丝悲伤。

孙府的人们对裴元绍表示了感谢,然后请他到一旁稍作歇息。有人上前招待他,为他端来茶水点心。

葬礼结束后,裴元绍默默地离开了孙府。

他出了城,回到自己的大营,将孙策的死讯告知了众人。众人听闻这个消息。

也知这意味着什么,孙策一死,庐江将没有领头人,下面之人定各有想法,更容易劝降。

郭嘉先出言说道:“吴侯来信,言道他不打算先攻打寿春,而是先夺取庐江,再集中全部兵力围困寿春。吴侯已经亲自率领大军进入庐江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看来吾等得尽快把孙策的死讯告知吴侯,让他知晓这个的消息。”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郭嘉的看法。有人提议道:“是啊,若能让吴侯出面,或许能早日劝降皖县,顺利接收庐江。如此一来,吾等的将士也能少些伤亡。”

众人商议已定,便立刻行动起来。郭嘉迅速写好一封信,详细说明了孙策的死讯以及当前的局势,然后将信交由一名快马使者,命他加急送往九江。

张既在一旁提醒裴元绍吕虔二位主将:“虽然孙策已死,但吾等绝不能掉以轻心。在这个关键时刻,大营的警戒必须更加严密,以防敌军趁机来袭。”

裴元绍与吕虔深知其中利害,齐声应道:“是,张刺史放心,吾等定会加强警戒,绝不让敌军有可乘之机。”

裴元绍与吕虔退了下去之后,二人到处巡查大营防务,确保万无一失。等待吴侯到来。

波彦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从合肥行进至庐江安国。大军在城外停下脚步,开始安营扎寨,让长途跋涉的将士们得以稍作休整。

与此同时,工匠们则带领着民夫忙碌地组装着攻城器械,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似乎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即将拉开帷幕。

波彦此刻正在大帐之中,闭目养神。然而,就在他刚刚合上双眼不久,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波彦心中一紧,连忙睁开眼睛,高声问道:“何事如此喧哗?”

帐帘被猛地掀开,刑道荣快步走了进来,禀报:“启禀吴侯,皖县有来信。”波彦闻言,精神一振,急忙吩咐道:“快,传信使进来!”

不一会儿,传令兵匆匆走进营帐,见到波彦后,立刻单膝跪地,行礼道:“拜见吴侯,吴侯万安。这是郭军师给吴侯的急信。”说着,他将手中的信件高高举起。

刑道荣见状,赶忙上前接过信件,仔细查看了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将信转交给波彦。波彦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起来。

信中的内容让波彦大吃一惊,原来孙策已经不幸身亡。郭嘉在信中恳请他尽快前往皖县,出面劝降皖县,以便早日接收庐江郡。

波彦立马下令:“刑道荣,召集众人议事,另外亲军做好准备,与吾赶往皖县。”

刑道荣领命而去,这时波彦见传令兵还在,对他说道:“尔辛苦,快快起来。”

“喏,多谢吴侯。”传令兵听波彦之令起来。波彦见这名传令兵做事颇有规矩,人长得也较俊美,起了惜才之心。

对他问道:“在军中可有认字读书?姓甚名谁?在军中何职?”

这名传令兵回道:“启禀吴侯,吾叫吕蒙,吾在军中常常跟随授课先生读书写字,已读过几本兵书,因送信立功,担任屯将一职。”

吴下阿蒙,看来留名青史的人都不简单。波彦心中想到。

波彦点头:“嗯,吾看汝年龄还小,便能立功当上屯将,也不简单之人,今后要多读书,多读书是好事。”

“汝可知吾在宛陵建的军校?等九江庐江二郡之战结束后,要在全军选取优异者一千五百名将士入校。在军校中学习兵法。学有所成后外放领兵。”

“启禀吴侯,如今全军都知晓宛陵军校,全军上下都在为入校名额卖力,争取立更多功劳,入校学习兵法。将来为吴侯打下大大的疆土。”

“小的也在为入军校努力,让手中每一封信准时送达,不敢耽误军情。”吕蒙一脸认真的回道。

波彦看着吕蒙,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做事就应当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尽力做到最好。无论是送信,还是领兵打仗、读书学习,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问心无愧。”

说完,波彦略作停顿,然后接着说:“吾给汝一个机会,特批尔进入军校学习。望能在校中发奋图强。”

波彦一边说着,一边取来纸笔,郑重地在上面写下“可入学”三个大字,然后签下自己的姓名,并盖上印章。

吕蒙站在一旁,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这张对他来说犹如一字千金的纸张。他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兴奋。

吕蒙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砰砰地磕起头来,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他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只能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来向波彦表示自己的敬意和决心。

波彦见状,连忙让吕蒙站起来,同时温和地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大丈夫应当流血不流泪。”

就在这时,贾诩等人也来到了大帐。波彦挥了挥手,示意吕蒙先下去。

吕蒙领命后,缓缓起身,向波彦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去,脚步有些踉跄,但却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