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28章 新式冶铁技艺出结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8章 新式冶铁技艺出结果

波彦收到张昭奏章,展开细阅,眉头渐渐紧锁。

殿内阳光透入,映照着他凝重的面容。

当看到凉州豪强竟敢阻挡盐铁司收回盐池,还打杀派去的官吏时,他冷哼一声,将奏章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跳动。

“好大的胆子!”波彦眼中寒光一闪,声音冷峻如冰,“自孤推行盐铁专营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嚣张的豪强。连中原、荆淮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难道还会怕这些边陲之地的跳梁小丑?”

侍立两侧的侍从见大王震怒,个个屏息凝神,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

波彦起身在殿中踱步,思绪翻涌。

他深知这些凉州豪强的底细,他们在凉州作威作福已历几代,仗着天高皇帝远,俨然以土皇帝自居。

凉州地处边境,大军要时刻防备羌胡与曹操的威胁,无暇分兵镇压,这才让他们越发肆无忌惮。

再看奏章中,张昭言辞激愤,直言若凉州兵马不能调动,可向汉中调兵,所需钱粮由盐铁司自行筹措。波彦不禁摇头苦笑,这位向来稳重的老臣竟被气得如此失态,可见凉州局势之严峻。

“看来此事确实棘手。”波彦喃喃自语,重新坐回案前,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桌面,陷入沉思。

盐铁专营乃国之根本,绝不容动摇。

这是波彦推行多年的国策,也是明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回想当初,他连沿海那些势力盘根错节的大盐枭都一一铲平,将盐场全部收回官营。后来又在鄮县改良制盐工艺,使产量与质量都大幅提升。

如今治下百姓皆食用官盐,政务府每年从盐利中获利颇丰,这笔收入支撑着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

就在前不久,交州刺史王郎还奏报,因海船出海发现诸多盛产香料的岛屿,建议官府经营香料贸易,开辟新的财路。

波彦当即准奏。如今统帅府大军日益扩大,每日所需钱粮如流水,政务府上下都在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这些凉州豪强占据盐池,把盐私卖给凉州百姓与羌胡,简直就是在政务府身上割肉,必须施以雷霆手段。然而凉州局势复杂,统帅府留守的兵马必须时刻防备羌胡,轻易调动不得。

当初考虑到凉州地广人稀、贫瘠,加之路途遥远运粮困难,不能供养太多兵马,大军只得回军关中,防断粮之危,整个凉州只留下数万驻军,其余降兵都遣散回乡分地耕种,期望能慢慢恢复凉州元气。

如今看来,这个决策确实导致当地守军力量不足。

“凉州兵马是不能动了,只能从外州调兵。”波彦沉吟道,目光扫过墙上的疆域图。

司隶兵马要守卫关中要地,防曹操偷袭,且大部分还在大营轮换接受训练,熟悉新式骑兵战术,也抽身不得。

思前想后,波彦决定采纳张昭的建议,从汉中南郑抽调五千兵马,前往武威平定凉州占据盐池的豪强。

命陈到领兵,剿灭这些人。波彦也知道陈到为人刚正不阿,治军严明,在沿海稽查私盐立了不少功,领兵打仗能力不错。正是处理此事的最佳人选。事后还要依张昭所奏组建雍凉稽私军,专职稽查雍凉的私贩、禁运事宜。

如今隔绝巴蜀的关隘已陆续修筑完成,阳平关还有数千兵马驻守,金牛、米仓二道已无需太多兵力驻守,原先留守的三万兵马中已有一半退回汉中南郑休整。

加上南郑原有的六千守军,当地驻军充足。

南郑大营的二万多将士在春耕后,一边操练一边开荒,政务府回购开垦出的多余田地,再分给逐渐成年的新分户人家,全军上下都分了些钱财,可谓是干劲十足。

今抽调五千人应当无碍大局。即便巴蜀趁机进攻汉中关隘,南郑剩余的一万多兵马也足以能够支援。

“来人!”波彦朗声道,“给孤拟令,传信汉中新任守将李傕,命他抽调汉中五千兵马前往凉州武威,归稽盐将军陈到节制。”

“诺!”侍从领命而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波彦长舒一口气,总算解决了张昭所请之事。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准备下去休息。连续多日的操劳让他感到疲惫,但肩上的责任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时,另一位侍从来报:“大王,工匠营总管詹元与工部侍郎雷广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波彦精神一振,倦意顿消:“看来是铁矿厂冶铁技艺改善的结果出来了。快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詹元、雷广率领一行人进入殿中。几人抬着铁锭,还有几人捧着未开刃的刀剑、矛头等兵器胚体。

铁矿厂的工匠虽然换上新服来见波彦,但手上厚厚的老茧与黝黑的皮肤,依然透露出他们常年与火炉铁器打交道的痕迹。

“拜见大王,大王万年!”众人齐声行礼,声音洪亮而充满敬意。

“免礼。”波彦摆手,迫不及待地问道,“直接说正事,是不是冶铁技艺改善有结果了?”

雷广出列,躬身回禀:“回禀大王,正是。臣等按照大王指示,不惜钱粮物力,改建了冶铁炉,建造了多个不同结构的高炉。经过多日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炉型结构。”

他顿了顿,继续禀报,语气中难掩兴奋:“同时,臣等依照大王的指点,将石炭干馏,去除其中的硫磺等杂质,再与铁矿石一同冶炼,终于得到了上乘的铁锭。请大王看这铁锭,”雷广从随来的工匠手中接过一块铁锭呈上,“色泽均匀,敲击声清脆,杂质极少。”

波彦接过铁锭,仔细端详,又用手指轻弹,果然传来清脆的回响。

雷广继续道:“随后又依据大王所说的灌钢法,经过多次摸索,也成功炼出了优质的钢材。用这些钢材打造的兵器更加坚韧锋利,必将使吾明军战力大增。”

詹元补充道:“而且大王所授之法,不仅产量大幅提升,还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以往需要二十人劳作一整天才能炼出的铁量,如今只需十人半日即可完成。大王真乃神人也,臣等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