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128章 外商考察探商机 标准认证破难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外商考察探商机 标准认证破难关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商考察探商机 标准认证破难关

清晨的南坡地弥漫着薄雾,老周和小张早早等在田埂边——今天,来自新加坡的农产品采购商林先生要实地考察“生态账本”种植基地。刚到地头,林先生就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三七的叶片,又拿出手机对着植株扫码,“生态账本”的小程序立刻弹出这片三七的种植记录:播种时间、施肥种类、土壤检测数据,甚至连每次灌溉的水量都清晰可见。

“这些数据能保证每一批三七的品质一致吗?”林先生指着手机屏幕问。小张立刻调出账本的“溯源模块”,点开一条出口标准检测记录:“我们的每块种植地都有专属编号,从播种到采收,所有环节都实时上传数据,还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联网,只要输入编号,就能查到农残、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报告,完全符合新加坡的进口标准。”老周也补充道:“去年我们按账本的标准种,三七的有效成分含量比普通种植高15%,您要是不信,可以取样带回实验室检测。”林先生点点头,又跟着他们去了玉米地,看到农户们正用账本推荐的有机肥施肥,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我们公司主要做高端农产品进口,消费者最看重‘安全’和‘透明’,你们的账本刚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可考察到一半,难题突然出现——林先生提到,新加坡市场要求农产品必须通过“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而目前“生态账本”覆盖的种植基地,只有云南的3个基地通过认证,其他省份的农户还不了解认证流程。“要是不能统一认证,就算品质再好,也没法批量进口。”林先生的话让老周犯了难,他立刻召集联盟成员开紧急会议,广西的李大哥皱着眉说:“俺们种甘蔗半辈子,从来没听说过啥‘GAp’,这认证要咋弄啊?”

小张很快有了办法。他联系了农业部门的专家,在“生态账本”里新增了“认证指导”模块,把GAp认证的流程拆成12个步骤,从土壤改良的标准到农药使用的禁忌,每一步都配着视频教程。还专门搭建了“认证模拟检测”功能,农户输入自家地块的检测数据,账本就能自动判断是否符合认证要求,哪里不达标会直接标出改进方案。四川的张叔试着输入玉米地的数据,屏幕立刻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略低”,并推荐了秸秆还田的具体方法,“这么一看,认证也没那么难嘛!”张叔笑着说。

接下来的半个月,联盟里掀起了“认证冲刺”的热潮。老周带着云南的种植能手,去贵州、湖南的基地手把手指导;小张的团队则每天在线上答疑,帮农户修改检测报告;朵朵和小宇也没闲着,他们制作了“认证小手册”,把复杂的标准编成儿歌,教农户们记住关键要点。等到林先生再次考察时,湖南的玉米基地已经通过了GAp认证,陈婶拿着认证证书,兴奋地说:“您看,俺们的玉米现在也能符合国际标准了!”

签约仪式当天,林先生和联盟签订了500万元的采购合同,约定首批出口新加坡的三七和玉米下个月发货。老周看着合同上的条款,又翻开手机里“生态账本”的最新数据:“已有4省8个基地通过国际认证,海外订单累计超1200万元。”夕阳下,南坡地的三七随风摇曳,小张突然收到一条消息——马来西亚的采购商也想来考察,他笑着对老周说:“这下,咱们的生态庄稼,真要走出国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