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108章 春管里的“精细活”与小观察员的“第一份日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春管里的“精细活”与小观察员的“第一份日志”

第一百零八章 春管里的“精细活”与小观察员的“第一份日志”

春播过去半个月,南坡地的三七苗陆续冒出新叶,李建国和老周每天天不亮就往田里跑,手里的“春管清单”记满了要做的精细活——松土、除草、监测温湿度,连叶片上的细小绒毛都要仔细查看,生怕错过病虫害的早期信号。

“这几株苗的新叶有点卷,得赶紧测测土壤湿度。”老周蹲在田埂边,手指轻轻拂过叶片,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便携检测仪,插进苗旁的土壤里。屏幕上很快显示出数据:“湿度偏高,可能是昨晚的露水没散透,得赶紧把行间的排水沟再挖深些,不然容易烂根。”李建国立刻拿来小锄头,顺着苗行清理排水沟,两人配合着,不一会儿就把几处积水的地块处理妥当。

这时,朵朵带着研学基地的几个孩子拎着小篮子跑过来,篮子里装着放大镜、笔记本和水彩笔——这是他们当“小观察员”的第一天。“爷爷,我们来记录三七苗的样子啦!”朵朵蹲在自己种的苗前,掏出放大镜仔细看叶片,“我的苗长了三片新叶,叶边是锯齿形的,上面还有细细的小毛,摸起来软软的。”她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画下叶片的形状,还在旁边标注“3片新叶,无虫眼”。

其他孩子也跟着忙活起来,有的用小尺子量苗高,有的记录土壤颜色,还有的专门观察叶片是否有斑点。一个小男孩突然指着一株苗喊:“李爷爷,这株苗的叶子上有个小黄点!”李建国赶紧走过去,用放大镜一看,原来是蚜虫留下的痕迹,立刻从口袋里掏出生物防治用的瓢虫卵卡,轻轻挂在苗枝上:“这是蚜虫的天敌,不用打农药,就能把虫子治住。你们记下来,明天再来看看小黄点会不会消失。”孩子们赶紧在日志上补充“发现蚜虫痕迹,已挂瓢虫卵卡,待观察”,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格外认真。

小张也背着平板电脑来了,他要给每株三七苗更新“健康档案”。“现在要给苗株拍新的生长照片,还要记录今天的温湿度、病虫害防治措施,你们的观察日志也要扫描存进去。”他蹲下来,教孩子们用平板扫码打开对应苗株的档案页面,“以后你们每次来观察,都可以在这里添加记录,等秋天采收,就能看到它从幼苗到成熟的全过程啦。”朵朵试着在平板上输入“今天发现蚜虫,李爷爷用瓢虫治虫,很神奇”,还附上自己画的瓢虫简笔画,页面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中午休息时,老周把孩子们的观察日志收上来翻看,忍不住笑了:“你们比我还细心,连叶片上的小毛都记下来了。以后每天都来,咱们一起把这些苗照顾好,让它们长得壮壮的。”朵朵抱着笔记本,仰着头说:“我们肯定能做到!以后还要帮爷爷们找虫子、测湿度,做最厉害的小观察员。”

夕阳西下,孩子们拎着装满日志的小篮子离开,李建国和老周站在田埂上,看着地里的三七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叶片上的水珠闪着光。“有这些孩子帮忙,春管更细致了,连档案都多了份童趣。”老周感慨道。李建国点点头,掏出手机给上海采购经理发了张孩子们写日志的照片:“您看,咱们的三七苗有了‘小守护者’,每一份品质保障,都藏在这些精细活里。”

远处的山影渐渐被暮色笼罩,田埂上的脚印还留着泥土的温度,三七苗的“健康档案”里,又多了一页满是童真的观察记录——这春管里的每一份细致,不仅在守护着幼苗的生长,更在悄悄编织着文山三七品质传承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