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135章 海外定制遇口味坎 账本调研解适配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海外定制遇口味坎 账本调研解适配题

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外定制遇口味坎 账本调研解适配题

“针对不同国家做专属套餐”的计划刚启动,联盟就碰了壁。给马来西亚定制的无蔗糖“六省风味套餐”,首批50单就收到12条差评——当地消费者留言说“玉米太淡”“茶叶偏涩”,还有人反馈“三七粉冲调后有颗粒感,不符合饮食习惯”。老周拿着差评截图,在会议室里叹气:“咱们按当地法规减了糖,却忘了琢磨人家的口味偏好,这可咋整?”

小张没急着调整配方,而是先打开“生态账本”的“海外调研”模块。之前为了做跨境业务,他特意在模块里接入了东南亚、澳洲等华人聚集区的消费数据,但大多是物流和法规信息,口味调研还属空白。他当即新建了一份“海外农产品口味偏好问卷”,设置了“食材口感偏好”“调味接受度”“食用习惯”等12个维度的问题,还联动了当地华人社群、留学生组织帮忙转发。

没想到三天时间,就回收了800多份有效问卷。小张把数据导入账本后,系统自动生成了可视化分析报告:马来西亚消费者更偏爱“微甜带咸”的口感,日常习惯将玉米、辣椒用于咖喱烹饪;澳大利亚华人则注重“清淡原味”,但对食材的细腻度要求极高,尤其反感粉末类食材有颗粒感;而新加坡消费者介于两者之间,既需要控制糖分,又希望保留食材本身的香气。

“原来问题出在‘定制’只做到了‘合规’,没做到‘合味’。”小张指着报告说。针对马来西亚市场,他在账本“产品研发”模块调整套餐:玉米提前用少量椰浆浸泡增香,辣椒搭配本地常用的香茅粉封装,还附赠一份咖喱烹饪食谱;针对澳大利亚市场,把三七粉换成超微研磨工艺的细粉,确保冲调无颗粒,茶叶则选择轻度烘焙的品类,降低涩感;新加坡套餐则在无蔗糖基础上,加入少量龙眼蜜调和口感,同时保留食材原香。

调整后的套餐先做了小批量试销,每单都附带“口味反馈”卡片,消费者扫码就能在账本调研模块提交意见。一周后,反馈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套餐的好评率从之前的76%升到了92%,有消费者留言“用套餐里的玉米煮咖喱,味道和本地餐馆一样正宗”;澳大利亚套餐的颗粒感投诉降为0,不少人说“三七粉冲牛奶特别顺滑”。

更意外的是,账本还捕捉到一个新需求——不少海外华人想给国内家人寄“反向套餐”,把当地的特色食材和国内农产品搭配。小张立刻在平台上线“双向定制”功能,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国内外食材组合,账本会自动匹配跨境物流和合规检测。有位加拿大华人就定制了“加拿大枫糖浆+广西甘蔗汁”的套餐,寄给国内的父母,还在留言里说:“既能让爸妈尝到我这边的味道,又能吃到家乡的甘蔗,太方便了!”

月底盘点时,跨境定制套餐的销量突破500单,覆盖了8个国家和地区。李大哥翻着账本里的海外好评截图,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海外市场远,现在有账本帮着摸透口味、搞定合规,咱们的农产品也能在国外‘圈粉’了!”而小张已经在琢磨,下一步要在账本里接入海外本地仓信息,让跨境配送速度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