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170章 市井星火:非遗的生活归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市井星火:非遗的生活归处

第一百七十章 市井星火:非遗的生活归处

“文明印记工程”的捷报还没在工坊的公告栏贴满一周,小张的办公桌上就堆了厚厚一叠新诉求——社区希望开非遗体验课,菜市场商户想定制非遗主题摊位牌,甚至校门口的文具店,都来问能不能做“门神纹样”的笔记本。

“上了天,也得落回人间啊。”沈老爷子看着诉求清单,指尖点了点“社区体验课”那一行,“太空文创是亮点,可老百姓摸得着、用得上的手艺,才是根。”当天下午,模块就敲定了“非遗进市井”计划,没有宏大的仪式,先从沈记工坊所在的老街开始,让老手艺重新嵌进柴米油盐的日常里。

阿瑶带着3d竹编模型先去了社区活动室。原本以为来的都是老人,没想到一半是带孩子的家长,还有几个刚毕业的租房青年。她没讲复杂的非遗理论,只拿出提前削好的竹篾,教大家编迷你竹编钥匙扣——有的孩子把竹篾染成粉色,编出卡通造型;年轻姑娘则借鉴了现代饰品设计,在竹编上串了小珍珠。“原来竹编不是只能做篮子,还能装下我的小喜好。”刚学会编钥匙扣的姑娘,立刻把成品挂在了包上。

林晓的“门神”纹样,这次没往汽车上印,而是改成了菜市场商户能用的样式。她根据不同摊位调整设计:卖鲜肉的摊位,门神手持的兵器换成了寓意“新鲜”的麦穗;卖水果的摊位,门神身边添了葡萄、苹果的图案,还在纹样边缘加了防水涂层。商户王阿姨把新摊位牌挂起来的第一天,就有顾客特意绕过来拍照:“以前觉得门神老气,现在看,贴在水果摊前真喜庆,买水果都觉得热闹!”不到三天,菜市场里二十多家商户,都找林晓定制了专属非遗摊位牌。

更意外的反响来自校门口的文具店。林晓把“嫦娥奔月”“鲤鱼跃龙门”的纹样,印在了笔记本、书签和笔袋上,定价和普通文具差不多。没想到刚上架就被抢空,有小学生拿着笔记本跟同学炫耀:“你看,这上面的嫦娥,是能上太空的年画纹样!”老师也特意跟文具店老板说:“这种非遗文具好,孩子用着,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传统文化。”

周末的时候,老街办了场“非遗市井集市”。沈记年画的摊位前,阿宇带着小徒弟教大家印简易年画;陈姐的竹编摊位上,晓雨从巴黎带回的“竹编+皮革”样品,成了年轻人争相询问的热门;林晓则摆了张桌子,让小朋友自己涂画门神纹样。集市角落的长椅上,沈老爷子看着凑在一起编竹编的老人和孩子,看着举着非遗笔记本奔跑的学生,笑着跟老周说:“你看,这才是非遗最好的样子——既能摸着天,也能暖着人。”

散集时,社区主任找到小张,递来一张新的需求表:“周边几个小区,都想跟着搞非遗体验课;还有超市,问能不能做非遗主题的购物袋。”小张接过表格,抬头看见夕阳下的老街——挂着非遗摊位牌的商户还在忙碌,手里攥着非遗文具的孩子追着跑,墙上的年画纹样被夕阳染得格外温暖。

他忽然意识到,“文明印记工程”从来不是只有“星空”这一个方向,市井里的这些星火,同样是文明传承的重要一笔。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星火,播撒到更多普通人的生活里去。

此刻,小张的手机又响了,是一家连锁便利店发来的合作咨询:“想定制非遗纹样的包装,让大家买瓶矿泉水,都能看见老手艺的样子,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