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181章 云端报喜:灯笼背后的小约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1章 云端报喜:灯笼背后的小约定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云端报喜:灯笼背后的小约定

小张刚把林晓晓的梅花灯笼挂稳,就掏出手机架在旁边,对着灯笼拍了段短视频——镜头先绕着灯笼转了一圈,把红纸的梅纹、竹篾上的彩绳缠边都拍得清清楚楚,又慢慢移到旁边小宇的老虎灯笼和朵朵的粉色灯笼上,最后落在展厅里满墙的灯海,配着轻轻的铃铛声。

视频拍完,他立刻发给邻市实验小学的老师,还附了句:“灯笼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游客都在问这盏梅花灯笼的故事呢!”没过十分钟,老师就回了消息,发来一段孩子们围着屏幕的视频:林晓晓坐在第一排,眼睛紧紧盯着手机里的梅花灯笼,手里还攥着编灯笼剩下的彩绳,等看到自己的灯笼和其他灯笼挨在一起时,一下子跳了起来,拉着同桌的手喊:“你看!我的灯笼在博物馆里亮着!”

班里的孩子也都凑了过来,对着屏幕里的灯海叽叽喳喳:“我下次要编个比梅花灯笼还好看的!”“上次没跟上绕竹篾,下次线上课我要提前练!”老师笑着在消息里说:“孩子们看完视频,都吵着要再学新的非遗手工,晓晓还特意跟我提,想跟着陈爷爷编竹编小篮子,说要送给奶奶装鸡蛋。”

小张拿着手机找到老陈时,老陈正在给几个孩子演示怎么把竹篾削得更细。听完这话,老陈手里的刀子顿了顿,笑着点头:“编小篮子好啊!比灯笼简单些,还实用,孩子们编完能自己用,更有成就感。”说着,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竹编小篮子样品,篮底编着简单的菱形纹,“到时候线上教,就从这种小篮子开始,步骤拆细了,保证孩子们都能学会。”

沈老爷子在旁边听见了,也凑过来出主意:“编完篮子,还能教孩子们在篮身上画点小纹样,比如小桃子、小叶子,用颜料涂一涂,又好看又特别。”小张把老陈和沈老爷子的想法记下来,立刻给老师回了消息:“下周五还是下午两点开播,教编竹编小篮子,提前把材料清单发过去,让孩子们准备好细竹篾和颜料。”

这边刚敲定新的线上课堂内容,展厅里就来了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借材料给小宇的手工店老板,手里还拎着两个纸盒子。老板走到小张面前,打开盒子,里面装着整齐的竹篾、红纸、彩绳,每一样都按编灯笼的用量分好了包:“我看最近好多人来博物馆问,哪里能买到同款手工材料,就想着跟你们合作,定制一批非遗手工材料包,里面放好材料和步骤图,游客想买就能带走,线上课的孩子也能直接用。”

小张拿起一包材料包看了看,步骤图上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连打结的位置都标了出来,特别贴心。老陈凑过来翻了翻,点头说:“材料选得不错,竹篾是软的,不容易断,正好适合孩子用。”

当天下午,博物馆就和手工店敲定了合作,第一批材料包先做两百份,一半放在展厅的服务台,一半寄给邻市的小学,让孩子们下次线上编小篮子时用。小宇妈妈来拿材料时,看到服务台的材料包,立刻买了两份:“小宇说要教班里同学编小篮子,正好带两份回去,省得找材料麻烦。”

傍晚闭馆前,小张又给林晓晓发了张材料包的照片:“下次编小篮子的材料,我们已经寄去学校啦,记得准时来上课。”很快,就收到了晓晓的语音,声音里满是期待:“谢谢小张老师!我已经跟奶奶说好了,下次编完小篮子,就给她装刚煮好的鸡蛋!”

小张看着手机里的语音,又看了看墙上亮着的梅花灯笼,心里暖暖的。他知道,那个关于竹编小篮子的约定,不只是孩子们的期待,更是非遗手艺继续传递的新起点——不管是线下的材料包,还是线上的课堂,都会带着这份心意,把老手艺的温度,送到更多孩子的手里,送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