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235章 灯面编织:古纹新学与作品围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灯面编织:古纹新学与作品围观

第二百三十五章 灯面编织:古纹新学与作品围观

上层骨架在小虎的协助下终于绑好——虽然他第一次绕绳时多缠了一圈,拆了重绑才理顺,但最终成型的骨架,顶端对齐得整整齐齐,圆心的结也拽得紧实,老陈拍着他的肩膀夸:“学得快,上手也稳,下次再编大骨架,你就能独当一面了。”

小虎刚露出笑,老陈已经抱来一捆泡好的粗竹篾,是专门编灯笼面用的:“咱们今天编‘回字纹’,复古又好看,挂在客厅里显大气——就是要注意,每一圈竹篾都要贴紧骨架,不能留空隙,不然灯光透出来会歪。”他拿起一根竹篾,从下层骨架的一根竹片开始,先压一根、挑一根,绕着骨架编出第一圈横篾,再换一根竹篾,垂直方向编竖篾,两根竹篾交叉的地方,刚好形成小小的“口”字雏形。

“我来试试编第二圈!”晓晓凑上前,接过老陈递来的竹篾,学着他的手法往下编。可刚编到第三根骨架,就发现竹篾绕得有点松,“回字”的边角歪了点。老陈没直接上手改,而是指着竹篾缝隙:“你往左边挪一点,编的时候用指尖抵住骨架,竹篾贴紧了再往下绕,边角就正了。”晓晓照着调整,指尖轻轻抵住骨架边缘,慢慢拉动竹篾,果然,新编的“口”字方方正正,和第一圈严丝合缝。

小虎则负责递竹篾,眼睛却没闲着,盯着老陈编的纹路记步骤。等老陈编完第三圈,他主动开口:“老陈爷爷,第四圈让我来!我记住要贴紧骨架了。”他拿起竹篾,先在骨架上找好起点,压、挑的动作虽然慢,却没出错,只是编到最后一根骨架时,竹篾剩了一截太长的尾巴。编蔷薇的小女孩看见了,递来一把剪刀:“你把多余的部分剪到只剩两厘米,等会儿我帮你塞到缝隙里,跟收尾一样藏起来,就看不见了。”

几人围着灯笼骨架忙得专注,活动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带着孙子来的大爷,手里拎着一个小小的竹灯笼,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男孩。“老陈,我们来送成品啦!”大爷举着灯笼走进来,竹灯笼的骨架是小男孩编的,灯面则是大爷补编的,虽然纹路没那么规整,却透着满满的认真,“我家娃昨晚非要接着编,编到九点多才睡觉,今天一早就让我带过来给你们看。”

小男孩跑到小虎面前,举着灯笼:“小虎老师,你看!我把灯笼顶也搭好了,还系了绳子!”小虎接过灯笼,仔细看了看,骨架没松,灯面也没编歪,忍不住夸:“比上次进步太多了!这个灯笼挂在你房间里,晚上开灯肯定特别好看。”

大爷转头看见桌上的大灯笼骨架,眼睛一下子亮了,凑过去绕着看了两圈:“这就是给那位阿姨订的大灯笼吧?骨架都这么气派,编上回字纹,肯定更显档次!”说着,他还伸手轻轻碰了碰刚编好的灯面,“你们编得真细致,我家娃要是能学到这手艺,我就知足了。”

正说着,订大灯笼的阿姨也来了,手里还拿着自己编的两个小杯垫:“我来看看灯笼编得怎么样了,顺便把杯垫带来给你们瞧瞧——跟着晓晓学了藏头的法子,现在编完的杯垫,摸着手感特别好。”她看见灯面上的回字纹,笑着点头:“这个纹路我喜欢!复古又好看,挂在客厅里,亲戚来了肯定要问在哪儿编的。”

老陈笑着应:“再编两圈纹路,就能装灯架了,五天肯定能给你做好。”阿姨放心地点头,又站在旁边看了会儿,看着孩子们认真编竹篾的样子,忍不住跟大爷说:“你看这些孩子,小小年纪手艺这么好,老陈教得好,他们也肯学,这份手艺肯定能传下去。”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大灯笼的骨架上,竹篾的纹路在光线下格外清晰。小虎编完手里的一圈竹篾,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围在旁边的学员,又看了看手里的竹篾,突然觉得,这份带着竹香的手艺,不仅能编出好看的物件,还能把大家聚在一起,满是温暖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