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258章 同心织暖:竹丝牵情,山海相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8章 同心织暖:竹丝牵情,山海相连

第二百五十八章 同心织暖:竹丝牵情,山海相连

一、教室里的“编暖流水线”

周一清晨,教室被重新布置过:课桌椅拼成四排长桌,每桌都摆着分好类的材料——浅黄竹丝装在竹篮里,彩色棉线绕在纸筒上,记号笔按颜色排成长队,还有孩子们提前写好的祝福小纸条,叠得整整齐齐。杨老师刚宣布“为山区小朋友编书签”活动开始,教室里立刻响起细碎的竹丝碰撞声。

小宇负责“兔子造型组”,他把编到一半的兔子书签放在桌上,手把手教旁边的同学:“你看,编兔子耳朵要留长一点,折的时候轻轻捏,不然竹丝会断。”说着,他拿起一根米白棉线,绕着竹丝打了个小巧的结:“这样耳朵就不会散,像真兔子耷拉着耳朵一样。”桌角堆着他提前画好的兔子模板,每个模板旁都标着“耳朵长3厘米”“眼睛用黑线”的小提示,是他周末在家反复试编后总结的“秘诀”。

朵朵的“桂花组”最热闹,她把奶奶带来的干桂花分发给大家:“咱们可以在书签背面粘一点点桂花,这样打开书就能闻到香味。”她示范着将桂花轻轻贴在竹丝间隙,再用透明胶带小心粘住边缘:“不能粘太多,不然会掉;也不能太用力,会把花瓣压坏。”有同学不小心把桂花粘歪了,朵朵立刻递过小镊子:“别着急,用这个慢慢挑,就像咱们当初编花瓣那样,耐心点就好。”

老陈爷爷则在“工具区”忙碌,他面前摆着一把磨得光滑的小剪刀和几块细砂纸,每接过一个编好的书签,都会用砂纸轻轻打磨边缘:“山区的小朋友看书久了,指尖容易磨红,咱们把边磨软,他们用着才舒服。”打磨完,他还会在竹丝衔接处抹上一点点蜂蜡:“这是我家存的老蜂蜡,能让竹丝更结实,放久了也不会散。”阳光落在他的手上,能看到指腹上因常年编竹活留下的薄茧,却依旧灵活地穿梭在竹丝间。

杨老师的“包装组”也不闲着,她准备了浅棕色的牛皮纸,孩子们编好的书签会先夹进牛皮纸里,再贴上一张小卡片——卡片上是孩子们画的简笔画:有举着灯笼的小人,有开满桂花的小树,还有写着“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看书”的稚嫩字迹。“这样山区的小朋友收到时,不仅能看到书签,还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意。”杨老师一边教同学折牛皮纸,一边把贴好卡片的书签放进纸箱,纸箱上早已用彩笔写好了“来自竹编小课堂的礼物”。

二、跨越千里的“心意签收”

半个月后,教室的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山区小学的信,信封上贴着一张手绘的邮票,画着一枚竹编书签。杨老师拆开信,里面装着一沓照片和几页写满字的信纸,信纸边缘还留着淡淡的竹香——是山区小学的老师寄来的。

照片里,山区的孩子们正围着纸箱拆礼物: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朵朵编的桂花书签,凑到鼻尖轻轻闻;一个穿着蓝色外套的小男孩,把小宇编的兔子书签挂在书包上,对着镜头咧嘴笑;还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拿着老陈爷爷打磨过的书签,小声讨论着竹丝的编法。最动人的一张照片,是孩子们把收到的书签都贴在教室的墙上,旁边用粉笔写着“谢谢远方的朋友”。

信里写道:“孩子们收到书签后,每天看书都会特意找出对应的那枚夹进去。有个孩子说,每次看到书签上的桂花,就好像看到了你们那边的秋天;还有孩子问,能不能也学编竹丝,想编个礼物寄给你们。”信纸的末尾,还附着一张画,画着两个手牵手的小人,手里各举着一枚竹编书签,中间用箭头连着,写着“心意不分远近”。

杨老师把照片贴在成长墙的新区域,孩子们围过来看,小宇指着照片里挂着兔子书签的小男孩,兴奋地说:“你看!他把书签挂在书包上,跟我一样!”朵朵则盯着那张手绘的回信邮票,小声说:“咱们下次编书签,能不能多编点桂花的?让他们能一直闻到香味。”老陈爷爷看着照片里孩子们讨论竹丝的模样,笑着说:“要是他们想学,下次咱们可以录个编竹丝的小视频,寄给他们。”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成长墙上新旧交织的照片里——从中秋的灯笼到指尖的书签,从教室里的互动到跨越千里的回响,竹丝编织的不仅是一个个精巧的物件,更是一颗颗相连的心。杨老师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忽然觉得,这场关于竹编的故事,还会继续生长,就像竹丝那样,柔韧又坚定,把温暖送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