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逆流职场 > 第332章 积木与动画:纹样传承的跨界生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2章 积木与动画:纹样传承的跨界生长

第三百三十二章 积木与动画:纹样传承的跨界生长

合作申请的邮件还在不断涌入时,陈也的办公桌上已堆起了三份重点提案:儿童玩具品牌“童筑”的变形积木、动画公司“星芽”的短篇动画,还有边疆教育部门提出的“纹样美育进校园”配套课程。扎西拿着童筑寄来的积木样品,指尖摩挲着粗糙的拼接卡扣,忽然笑了:“以前老觉得纹样只能画在纸上、绣在布上,没想到还能变成能搭起来的东西。”

童筑的设计总监带着团队赶来联盟办公室时,带来了初步的积木原型——云纹被做成了弧形拼块,马纹拆分成头部、躯干、四肢的组件,却遭到了阿古拉的远程反对。“马的鬃毛要连在一起才威风!”视频里,少年举着自己的速写本,“而且积木不能是灰色的,要草原的天蓝色、青草绿!”

双方磨合了整整一周。陈也提议用“纹样模块化设计”:保留马纹的三瓣蹄、翘鬃毛等核心元素,拆分成可拼接的组件,同时提供十二种草原色系的颜料包,让孩子能自己给积木上色。扎西则补充了细节:“在积木内侧刻上迷你纹样寓意,比如云纹积木刻‘守护’,哈达纹刻‘祝福’,搭完还能学知识。”

与此同时,星芽动画的编剧团队正和娜仁玛、孩子们视频访谈。“我想让马纹积木变成真的骏马,带着小飞船飞遍草原!”阿古拉挥舞着手臂,其其格则小声说:“想让狼纹和小羊纹做朋友,它们都是草原的守护者。”编剧记下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在脚本审核时犯了难——如何在短时间内讲清纹样寓意,又不显得枯燥?

陈也想到了数字绘本的交互逻辑,提议在动画中加入“纹样彩蛋”:当画面里的马纹奔腾时,暂停视频就能弹出扎西录制的纹样讲解;哈达纹飘动时,点击屏幕会浮现孩子们画的彩色哈达手稿。“动画不只是讲故事,更是让纹样‘活’在细节里。”他说。

意外发生在积木安全检测阶段。童筑提交的样品中,部分小组件的边角不够圆润,不符合儿童玩具安全标准。技术团队连夜调整设计,将组件边角改成圆弧状,同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缩小版样品,让草原的孩子们亲自试用。阿古拉把云纹积木搭成小帐篷,兴奋地说:“这样弟弟妹妹玩也不会受伤啦!”

动画的配音工作则充满了惊喜。娜仁玛带着孩子们走进录音棚,阿古拉给马纹角色配音,声音洪亮有力;其其格给小羊纹配音,软乎乎的语调格外可爱。扎西也贡献了声音,在纹样彩蛋里用浑厚的嗓音讲解:“马纹的三瓣蹄,是草原先民对游牧生活的祝福……”

两个月后,变形积木和短篇动画同步上线。积木刚开售就跻身母婴平台热销榜,家长们晒出孩子的作品:有用云纹和哈达纹搭成的蒙古包,有用马纹和狼纹拼出的“草原守护者小队”;动画则在儿童频道播出后,收获了大量好评,有家长留言:“孩子看完动画,主动要求学画纹样,还说要做文化小使者。”

联盟办公室里,陈也看着屏幕上的销售数据和动画播放量,转头对扎西、娜仁玛说:“孩子们的童心是桥梁,数字技术是翅膀,而纹样是根。”娜仁玛正整理着孩子们新画的沙漠纹样速写本,笑着回应:“下一站,沙漠纹样的故事,也该启程了。”

窗外的阳光正好,数据库里的草原纹样、东巴纹样与即将加入的沙漠纹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跨越地域、连接古今的文化图景。而这一切,都始于一本小小的数字绘本,和一群孩子对家乡纹样最纯粹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