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夜的私语被晨风带走,田埂上的露珠在熹微的晨光中闪烁。

陈屿和王彦又聊了些有的没的,关于学校,关于未来的模糊憧憬,也关于眼前这片土地的忧虑。

夜风带着田野的凉意,驱散了白天的燥热,也吹散了心头的些许沉重。直到露水渐重,两人才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草屑,踩着微湿的土路,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清晨,几人是在嘹亮的鸡鸣声中被唤醒的,揉着惺忪的睡眼下楼,堂屋里已经飘散着食物的香气。

王彦和奶奶早早起来,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刚出锅的玉米棒子冒着热气,松软的白面馒头,一小碟自家腌的脆爽咸菜,流油的咸鸭蛋,炸得金黄酥脆的春卷,还有熬得浓稠的白粥。

“快坐下吃,趁热!”奶奶热情地招呼着,脸上的笑容比昨天更舒展了些。

那玉米果然如王彦所说,掰开青绿的苞叶,露出饱满金黄的颗粒,咬一口,软糯香甜,汁水丰盈,丝毫没有干涩感。

赵梓博连啃了两根,赞不绝口:“这玉米好啊,这玉米可太好了”

“自家地里长的,没打那么多药,吃的就是个新鲜。”王彦笑着解释。

吃饱喝足,补充了能量,几人再次全副武装——长袖长裤、遮阳帽、手套一样不少。推开院门,发现今天的天气格外帮忙。

天空铺着一层薄薄的云,像一层柔和的纱幔,将灼热的阳光过滤得温和许多,微风拂过,带着田野的湿润气息,干起活来舒服了不少。

依旧是昨天的分工:王彦和陈屿负责掰玉米,动作比昨天更熟练流畅;林柚然和苏晚晚负责将玉米捡进背篓;赵梓博则负责将沉甸甸的背篓一趟趟运到三轮车上。

有了昨天的经验,效率明显提升。奶奶虽然腰伤未愈,但也闲不住,时不时拄着拐杖,提着一壶放凉了的、加了冰糖的绿豆汤过来,招呼大家歇会儿,喝口水解解暑。

“孩子们,歇歇,喝点糖水!”奶奶的声音带着慈爱。

“谢谢奶奶!”众人围过去,接过碗,清甜的糖水滑过喉咙,瞬间缓解了劳动的疲惫。

中午简单吃过饭,大家瘫在堂屋的竹椅或凉席上小憩。下午的劳作继续,一直忙到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才将第二块地也收拾干净。

虽然累,但看着堆满车斗的收获,成就感满满。

第三天,大家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节奏。最后一块玉米地面积稍小,几人配合默契,动作更是麻利。不到中午,所有的玉米棒子就都安安稳稳地躺在了三轮车斗里。

“搞定!”赵梓博抹了把汗,叉着腰,颇有几分豪气。

“终于收完了!”林柚然也松了口气,摘下帽子扇着风。

王彦看着满满当当的车斗,脸上是连日来最轻松的笑容:“多亏了大家!辛苦了!”

几人约定好,明天一早启程回家。期间,方苏然和陈锋,还有其他几个孩子的家长都打来了电话,询问情况,听到孩子们安全,干活也卖力,才放心地叮嘱几句注意安全,早点回家。

傍晚时分,暑气渐消。王彦提议去自家屋后的小鱼塘看看,顺便捞条鱼,明天给大家炖鱼汤尝尝鲜。左右无事,几人便跟着去了。

鱼塘不大,水色有些浑浊,边上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和水草。

刚走近,林柚然就惊喜地低呼了一声:“哇!是萤火虫诶!”

只见昏暗的灌木丛间,点点微弱的黄绿色光点开始浮现,像不小心洒落的星屑,忽明忽灭,轻盈地游移。

一开始只有零星几点,渐渐地,光点越来越多,在渐浓的暮色中翩翩起舞,如同流动的、梦幻的光河。

苏晚晚也睁大了眼睛,清澈的眸子里映着那些闪烁的精灵。

城里的孩子,大多只在书本或电视里见过这种夏夜的精灵。

几只萤火虫似乎被她的身影吸引,轻盈地绕着她飞了几圈,那微弱的光芒在她淡蓝色的旧运动服上跳跃,映亮了她的脸庞。

陈屿立刻被这画面触动。他迅速拿出相机,调整参数,降低快门速度,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美。

镜头里,朦胧的月色勾勒出少女朦胧的轮廓,点点萤火如同环绕她的精灵,在她身边编织着夏夜的梦境,静谧而充满灵性。

他屏住呼吸,轻轻按下了快门。

王彦则挽起裤腿,拿着一个小网兜,小心翼翼地下了水塘,在浅水区摸索着。不一会儿,还真让他网到了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在网兜里活蹦乱跳。

“哈哈,明天有鱼汤喝了”赵梓博兴奋道。

看够了萤火虫,也捞到了鱼,几人带着一身水汽和满足感回到了小院。

第三天上午,任务轻松了许多。主要是将最后一点零散的玉米归拢装车。不到十点,所有农活宣告结束。

奶奶早已准备好了谢礼——给每个人装了满满一大袋新鲜玉米,还塞了几串自家葡萄架上摘下的、带着白霜的紫葡萄。

“拿着拿着,都是自家种的,不值什么钱,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奶奶热情地不容拒绝。

“谢谢奶奶!”几人连忙道谢。

王彦看着大家,笑着说:“我家还有一小片藕塘,就在鱼塘旁边,现在藕还没完全长好,不过可以带你们去看看,挖点嫩藕尝尝?”

“藕塘?好啊好啊!”林柚然第一个响应。

藕塘比鱼塘更泥泞。塘水很浅,下面是厚厚的淤泥。王彦熟练地踩进去,摸索着,很快就拔出一截还带着新鲜泥土的、白生生的嫩藕。

“哇!这就是藕啊!”赵梓博也来了兴致,脱了鞋袜就想下去试试。结果刚踩进去,脚下一滑,“噗通”一声,整个人失去平衡,一屁股坐进了泥水里

“哈哈哈哈!”岸上的林柚然第一个爆笑出声。

赵梓博狼狈地爬起来,脸上、头发上、衣服上全是黑乎乎的泥浆。

林柚然笑得前仰后合,还不忘“落井下石”,顺手从旁边捞起一把湿泥,眼疾手快地糊在了赵梓博刚抬起来的头上,还特意堆了个尖尖的小丘。

“哈哈哈!懒羊羊同款发型!新鲜出炉!”林柚然指着他的脑袋,笑得直不起腰。

赵梓博顶着“泥头”,一脸生无可恋,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连苏晚晚都忍不住捂嘴轻笑,陈屿也笑着摇头,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光辉”时刻。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温柔地洒满大地,将远处连绵的麦田染成一片流动的金色海洋。麦穗饱满,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

“来,我们拍个合照吧”陈屿提议。他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田埂,将相机小心地架在旁边一棵小树的枝桠上,调整好角度,设置好定时。

“快快快,站好站好”林柚然拉着苏晚晚站好,赵梓博也胡乱抹了把脸,王彦站在奶奶身边。陈屿按下快门键,迅速跑回队伍中,站在苏晚晚旁边。

“看镜头!茄子——!”

咔嚓。

相机定格了这个黄昏:

五个少年少女,并肩站在无垠的金色麦浪前。夕阳的金辉勾勒出他们年轻的身影,脸上带着劳动后的疲惫,更洋溢着青春特有的、无所畏惧的笑容。

风扬起他们的发梢和衣角,身后的麦穗低垂,仿佛在向他们致意。

远方,是沉入地平线的夕阳和铺满天际的霞光。

他们的故事,如同这刚刚开始的夏天,充满未知,也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