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十八岁归来我为家族血祭仇人 > 第135章 凝心草下的暖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澈肩上的凝心草束还在晃悠,草叶的清香混着夕阳的暖味漫开来,把碑林里最后一丝阴霾都卷走了。刚走出碑林,就见村口的老槐树下聚着些人,正是上午在村落里遇到的村民。那个捧着热粥的老婆婆正踮着脚往这边望,看见他们出来,立刻笑着挥了挥手,满是皱纹的脸上堆起慈祥的褶子。

“后生们可算出来了!”老婆婆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却像晒过太阳的棉花,暖乎乎的。她身边围着几个孩子,最小的那个还抱着个豁口的粗瓷碗,碗沿上还沾着粥粒,见了林澈他们,怯生生地往婆婆身后缩了缩,只露出双乌溜溜的眼睛。

叶临渊先大步走过去,弯腰摸了摸那孩子的头,从储物袋里摸出块桂花糕递过去:“别怕,我们不是坏人。”孩子眨巴着眼,看了看婆婆,见婆婆点头,才伸出黑乎乎的小手接过去,塞进嘴里囫囵嚼着,嘴角沾了圈白霜。

“刚才多谢你们啦。”老婆婆拉着林澈的袖子往屋里走,“那碑林闹了快半年了,一到夜里就有黑影哭嚎,村里的壮丁去了几个,回来都犯了癔症,说看见些青面獠牙的东西。要不是你们,我们这村子怕是真要被那邪气缠垮了。”

屋里陈设简单,土炕上铺着粗布褥子,墙角堆着半袋红薯,灶台上还温着锅,飘出淡淡的米汤香。老婆婆给每人倒了碗米汤,粗瓷碗边缘有些磕碰,却洗得干干净净。“喝点暖暖身子,这米是前阵子后山收的,虽不顶饱,却干净。”

苏清月捧着碗,指尖触到碗壁的温度,忽然想起刚才在碑林里,林澈用剑挑开陶罐时,那些喷涌而出的怨气里,夹杂着无数细碎的哭喊声——有孩童找娘的,有妇人唤夫的,还有老人叹着“收成没了”的。她看向窗外,几个村民正蹲在槐树下修补被黑气腐蚀的农具,其中一个年轻媳妇怀里抱着个婴儿,正哼着不成调的歌谣,婴儿的小手抓着她的衣襟,睡得安稳。

“婆婆,”灵汐忍不住问,“那碑林里的怨气,是不是跟村里的旧事有关?”

老婆婆舀米汤的手顿了顿,浑浊的眼睛暗了暗:“唉,说起来丢人。十年前啊,村里闹过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当时村里的大先生说,是后山的精怪作祟,要献祭童男童女才能平息。那会儿我家小孙子刚满周岁,被他们盯上了……”她声音发颤,“是老村长硬拦着,说不信那歪理,领着大伙开渠引水,烧艾草消毒,硬生生把瘟疫压下去了。可那些失去亲人的,恨老村长挡了‘活路’,就偷偷在碑林里埋了那罐‘怨骨’,说要让老村长的后人永世不得安宁。”

“那老村长的后人……”水怜月追问。

“就是我家那口子。”老婆婆抹了把脸,“他前年上山采药摔断了腿,躺了半年,我还当是报应来了,现在才知道,是被这邪祟缠上了!你们清理了碑林,他的腿怕是也能好利索了。”她说着,从炕头摸出个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几块晒干的凝心草,“这是去年后山采的,你们要是不嫌弃,带着路上用。这草啊,不光能驱邪,泡水喝还能安神。”

林澈看着那包凝心草,叶片干瘪却依旧带着清香,忽然想起刚才在碑林里,苏清月用灵泉水调和草汁时,那汁液滴在黑气上,黑气像雪遇了阳般消融的样子。他接过布包,指尖触到老婆婆粗糙的掌心,那上面布满老茧,却比任何法器都让人踏实。

“婆婆,我们帮您把村里的邪气彻底清一清吧。”叶临渊站起身,拍了拍腰间的箭囊,“既然来了,就不能留尾巴。”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他们五人分头行动。林澈和灵汐去后山清理怨气源头,那是片被黑气污染的洼地,里面埋着些腐烂的农具和衣物。灵汐用符箓画出净化阵,林澈则挥剑斩断缠绕的邪藤,剑气所过之处,黑气滋滋作响地消散,露出下面肥沃的黑土。灵汐蹲下身,把老婆婆给的凝心草籽撒在土里:“听说这草落地就能活,明年这里怕是要长满了。”

叶临渊和水怜月去了村西头的破庙,庙里的神像被熏得漆黑,供桌下藏着个更小的陶罐,里面是些头发和指甲。叶临渊一箭射穿陶罐,水怜月立刻布下冰阵,将溢出的邪气冻成冰碴,再用火焰符点燃,冰化烟消,庙里瞬间亮堂了许多。“你看这神像,”水怜月擦去神像脸上的烟灰,露出底下的木雕,“原来是尊土地公,被邪祟遮了真容。”

苏清月则留在村里,教村民用凝心草煮水,说喝了能驱散身上的浊气。她蹲在灶台前,看着老婆婆添柴,火光映着两人的脸,老婆婆忽然说:“姑娘,你们这样的修仙者,是不是都住在云里雾里的?”苏清月笑了:“以前总想着往高处飞,现在觉得,人间的烟火气,比云里暖和多了。”

等他们会合时,天已经擦黑。村里亮起了油灯,久违的笑声从各家屋里飘出来,那个抱婴儿的媳妇端来一盆煮好的红薯,热气腾腾的。“尝尝吧,刚从地窖挖的,甜着呢。”

林澈咬了口红薯,软糯的甜味混着泥土的气息在舌尖散开。他看向身边的伙伴,叶临渊正跟几个汉子比划着射箭的姿势,灵汐和老婆婆的小孙子在追一只萤火虫,水灵月则和苏清月帮着年轻媳妇哄哭闹的婴儿,婴儿含着手指,盯着水怜月发间别着的凝心草,咯咯地笑了。

“你们要走了吗?”老婆婆站在槐树下问,手里捧着个新编的草篮,里面装着满满的凝心草,“这草花期长,插在剑鞘上,既能驱邪,还好看。”

林澈接过草篮,五人向村民道别。走了老远,还能看见老婆婆和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油灯的光像颗颗星星,在夜色里闪闪烁烁。

“刚才清理洼地时,我好像听见土里有声音。”灵汐忽然说,“像是很多人在道谢。”

叶临渊搭箭射向夜空,箭尖拖着道光弧,照亮了前路:“那是怨气散了,那些被缠着的魂魄投胎去了。咱们这趟,不光是除了邪,还积了德。”

苏清月摸着发间的凝心草,叶片上还沾着点夜露:“以前总觉得修炼就是为了变强,现在才懂,能护住这些灯火,比飞升成仙更实在。”

林澈低头看了看草篮里的凝心草,又抬头望了望远处村落的灯火,忽然觉得,所谓的道,从来不在云端,而在这些带着温度的人间烟火里。他握紧了剑柄,剑鞘上插着的凝心草轻轻晃动,在夜色里漾开淡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