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画师惊劫 > 第173章 辛府遗剑光寒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安桥的骚乱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涟漪在临安城的街巷间迅速扩散。江疏影引领着陈宜中一行人,如同阴影般穿梭在愈发紧张的街市之间。巡城的兵丁明显增多,盘查也严厉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陈宜中所知的几处隐秘出城点,都因加强了守卫而无法通过。天色渐渐暗沉下来,暮色四合,给他们的逃亡带来了便利,也增添了风险——宵禁即将开始。

“必须在天黑前出城,否则一旦净街,我们就是瓮中之鳖。”陈宜中抹了把额角的汗,压低声音,语气带着焦灼。

一名手臂负伤的学子喘着气提议:“陈兄,我记得辛府后园有一处矮墙,靠近城墙根,或许可以一试?”

“辛府?”陈宜中一怔,“可是辛稼轩(辛弃疾)先生的旧邸?”

“正是。辛府早已荒废,无人看守,而且位置偏僻。”

辛弃疾!这位力主抗金、壮志未酬的词人、将领,他的故居竟成了这群抗元学子眼中的逃生路径。江疏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宿命感。

“好,就去那里!”陈宜中当机立断。

一行人借着暮色的掩护,避开大道,专走小巷,终于来到了一片荒草丛生的府邸前。朱漆大门上的封条早已破损,铜环锈迹斑斑,围墙也多有倾颓。这里与陆府一样,散发着被时光和政治遗忘的腐朽气息。

他们绕到府邸后园,果然发现一处围墙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了大半,形成一道易于攀爬的斜坡。墙外不远,就是高大巍峨的临安城墙。

“快!就从这里出去!”陈宜中喜道。

几名学子身手矫健,率先翻过矮墙,在对面接应。江疏影腿脚不便,陈宜中和另一名学子在下面托了她一把,她才勉强攀上墙头。

就在她准备跳下之时,目光无意间扫过荒废的后园。暮色苍茫中,园内亭台倾颓,池塘干涸,唯有一株高大的古柏,依旧倔强地指向灰暗的天空。而在那古柏之下,似乎立着什么东西,在残光中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异样的寒芒。

那是什么?

一种莫名的牵引力,让她心头一动。她想起第五卷纲目中,第十二章的标题——《辛府遗剑光寒夜》。难道……

“江姑娘,快下来!”墙外的陈宜中低声催促。

“稍等片刻!”江疏影不及解释,猛地扭身,又从墙头滑回了园内,踉跄落地,伤腿传来一阵刺痛。

“姑娘?!”陈宜中等人在墙外愕然。

“我马上就来!”江疏影回了一句,便忍着痛,快步走向那株古柏。

越是靠近,那点寒芒越是清晰。走到近前,她看清了——那是一柄连鞘的长剑,**深深地插入古柏虬结的根部**,只留下剑柄和一小段剑身露在外面。剑鞘样式古朴,布满斑驳的痕迹,似乎经历了无数风雨,但依旧能看出其不凡的质地。那点寒芒,正是从剑柄与剑鞘连接处的金属护手上反射出来的。

是谁将剑插在这里?是辛弃疾本人?还是后来的凭吊者?

她伸出手,轻轻握住冰冷的剑柄。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历史沧桑与铁血意志的气息,仿佛通过剑柄传递到她的掌心。她仿佛听到了“醉里挑灯看剑”的慨叹,听到了“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也听到了“可怜白发生”的悲凉。

这柄剑,承载着一个民族不屈的魂。

她尝试着用力,想将剑拔出。剑身入木极深,纹丝不动。她深吸一口气,将全身力气灌注于双臂,低喝一声,再次发力!

“铿——”

一声清越的、如同龙吟般的剑鸣骤然响起!长剑应声而出!

剑身脱离古柏的瞬间,一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仿佛将这暮色都冻结了。剑身狭长,线条流畅,靠近剑格处,有两个古朴的篆字铭文——**“破阵”**!

破阵子!果然是辛弃疾的“破阵子”!

江疏影手握长剑,只觉得一股沉甸甸的力量感从剑柄传来,与她心中的悲愤与决绝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不是一柄普通的剑,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种在绝境中亦要奋起“破阵”的意志!

“姑娘!快!有巡逻队过来了!”墙外,陈宜中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急。

远处,已经传来了兵甲碰撞和脚步声!

江疏影不再犹豫,反手将“破阵子”剑背负在身后,用衣袍稍作遮掩,再次冲向那矮墙。这一次,她感觉脚步似乎都轻快了几分。

在陈宜中等人的帮助下,她迅速翻过矮墙。几人不敢停留,立刻借着城墙根下的阴影,向着记忆中下一个可能的出城点潜行。

然而,身后的脚步声和呼喝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芒已经开始在巷口晃动。

“被发现了!分开走!”陈宜中当机立断,“江姑娘,你跟李兄往东,我们往西,在江口盐官镇外的海神庙汇合!”

“好!”江疏影也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她与那名姓李的学子对视一眼,两人立刻转向东边一条更狭窄的巷道。

追兵果然分成了两股。大部分去追陈宜中几人,仍有五六人紧咬着江疏影二人不放。

巷道错综复杂,但追兵显然更熟悉地形。眼看就要被追上,前方却出现了一条死胡同!

“完了!”李姓学子面色惨白。

江疏影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将李姓学子护在身后。她缓缓拔出了背后的“破阵子”剑。剑身在昏暗的暮色中流淌着一泓秋水般的寒光,凛冽的剑气似乎让迫近的追兵都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

“姑娘,你……”李姓学子惊愕地看着她。

“跟紧我。”江疏影声音平静,眼神却锐利如刀。她不能在此被擒,父亲的冤案,江口的秘密,还有肩上的重任,都不允许她倒在这里。

五名皇城司兵丁呈扇形围了上来,手中钢刀在火把下闪着寒光。

“束手就擒,可免一死!”为首的小校厉声喝道。

江疏影的回答,是手腕一抖,“破阵子”剑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直取对方咽喉!她虽不精于剑法,但历经生死磨砺的身手和“破阵子”剑本身的锋锐,弥补了技巧的不足。

那小校没料到这女子出手如此狠辣迅捷,慌忙举刀格挡。

“铛!”

刀剑相交,火星四溅!那小校只觉得一股大力传来,虎口发麻,钢刀几乎脱手!他心中大骇,这女子的力气,还有这柄剑……

江疏影得势不饶人,剑招毫无花俏,全是战场上搏命的打法,招招攻敌必救。她利用巷道狭窄的地形,避免被多人同时围攻,“破阵子”剑在她手中,仿佛真的拥有了“破阵”之威,剑光闪烁间,逼得两名兵丁连连后退,手臂见血。

李姓学子也捡起地上一根木棍,在一旁呐喊助威,扰乱敌心。

然而,对方毕竟人多,且训练有素。久战之下,江疏影腿伤不便的劣势逐渐显现,动作慢了一瞬,被一名兵丁的刀锋划破了肩头,鲜血顿时染红了衣衫。

剧痛让她动作一滞,另一名兵丁看准机会,钢刀直劈她面门!

眼看避无可避,江疏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正要拼着硬受一刀也要换掉对方,忽然——

“咻!咻!”

两道极细微的破空声从巷道两侧的屋顶响起!

“噗!噗!”

两名举刀欲砍的兵丁身体猛地一僵,喉咙上各自多了一支乌黑无光的短矢,一声未吭便栽倒在地。

变故突生!剩下的三名兵丁包括那小校,都骇然变色,惊恐地望向屋顶。

只见两侧屋顶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几个模糊的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蝙蝠,手中端着造型奇特的弩机。

是陆府那晚的神秘人?!江疏影心头巨震。

那小校心胆俱裂,知道遇到了无法抗衡的高手,再也顾不得擒拿要犯,发一声喊,带着剩余两名兵丁扭头就跑,瞬间消失在巷口。

屋顶上的黑影并未追击,只是冷冷地朝江疏影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如同鬼魅般悄然退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巷道里,只剩下江疏影、李姓学子,以及两具尸体和满地狼藉。

江疏影拄着“破阵子”剑,剧烈地喘息着,肩头的伤口血流不止。她望着黑影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更多的疑问。这些人,到底是谁?为何三番两次在她危急时出手?他们与陆沉舟,与那局残棋,又有什么关系?

“姑……姑娘,你没事吧?”李姓学子惊魂未定地问道。

江疏影摇了摇头,撕下衣襟,草草包扎了一下肩头的伤口。“我们快走,这里不能久留。”

她收起“破阵子”剑,与李姓学子迅速离开了这条充满血腥气的死胡同。

夜色彻底笼罩了临安城。在付出了肩头添一道新伤的代价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守卫松懈的、用于排泄污水的出水口,艰难地爬出了临安城。

回头望去,巨大的城池在夜色中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而城内,隐约传来了关闭坊门的沉重声响。

宵禁开始了。

江疏影握紧了背后的剑柄,转身,面向东方,面向那潮信所在的方向。

城外,是更广阔,也更凶险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