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天地翻覆 > 第106章 代建路上的慢钱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代建路上的慢钱之争

国信集团的会议室里,老红木桌沿磨出了浅淡的包浆,像藏着国企几十年的规矩。百叶窗把初秋的阳光滤成细纱,落在《旧城改造代建方案》上,“3%管理费”那行字被光描得发亮,却在王建军眼里刺得慌。他把方案往桌心推了推,烟灰缸里的烟蒂积了半缸,火星明灭间,语气带着老国企干部特有的笃定:“赵总,这活儿不能接。你算过没有?3%的管理费,除去人工、材料、监理费,纯利撑死1.5%,还不够给中层发季度奖。城东那块地我都摸清了,拿下来盖三栋刚需房,半年就能清盘,利润12%起,这才是正经生意。”

赵山河没说话,指尖轻轻叩着桌面,蓝色文件夹就放在手边,封面烫金的“国信”二字在光下泛着沉光。他从里面抽出两叠纸,一叠是南巷社区的居民调研问卷,纸页边缘被翻得发毛,不少老人在“住房需求”栏写着“不漏雨、有电梯”;另一叠是产业链成本测算表,红色笔迹圈出“建材集采”“施工分包”两个关键项。“老王,咱们先不说利润。”他把调研问卷推到王建军面前,“南巷社区三百二十七户,六成是老人,雨季墙皮渗水,冬天水管冻裂,政府找了三家房企,都嫌利润低推了。咱们是国企,总得有点跟私企不一样的地方——不是所有项目都得用利润率衡量。”

“不一样?国企也要吃饭!”王建军把问卷扫到一边,声音提了半度,“底下施工队的兄弟,跟着咱们干了十年,去年隔壁房企年终奖发了十万,咱们才发两万,今年再干这1.5%的活儿,明年谁还愿意留?”他这话像颗石子,扔在会议室里,几个老中层纷纷点头——他们跟着王建军摸爬滚打多年,早习惯了“拿地-卖房-赚快钱”的节奏,对代建这种“慢活儿”,打心底里瞧不上。

周磊坐在角落,手里攥着支笔,指节泛白。他刚从南巷社区回来,裤脚还沾着工地的泥点,耳边还响着张奶奶的话:“小伙子,要是能住上有电梯的房子,我死也瞑目了。”他想开口,却被赵山河递来的眼神按住——赵山河要的不是急着反驳,是拿出能说服所有人的办法。

散会后,赵山河把周磊叫到办公室,蓝色文件夹摊在桌上,里面多了张新画的流程图:“代建不是单打独斗,咱们可以搞‘产业链协同’。你看,建材方面,跟咱们合作五年以上的三家供应商,承诺只要咱们把代建项目的建材都交给他们,价格降15%;施工方面,把项目拆成‘主体建设’‘水电安装’‘绿化配套’三个包,让施工队竞标,谁效率高、质量好,后续的保障房项目优先给他们。这样一来,成本降了,利润空间就有了。”

周磊眼睛亮了:“那员工激励呢?总不能让大家白忙活。”

“搞‘项目贡献积分制’。”赵山河在纸上写了行字,“参与代建项目的员工,按贡献度算积分——技术员抓质量得积分,安全员零事故得积分,积分到年底能换奖金,还能抵晋升考核分。这样不用员工掏钱跟投,也能调动积极性,符合国企的规矩。”

可王建军没等方案落地,就私下联系了城东地块的开发商,想绕过代建,直接跟对方合作拿地。他在酒桌上拍着胸脯:“赵总那边我去说,你们只管准备资金,这地拿下来,咱们三方分利润,比代建强多了。”开发商信了他的话,当天就打了500万保证金到他指定的账户——王建军想的是,只要生米煮成熟饭,赵山河再反对也没用。

没成想,一周后,城东地块的规划公示出来,政府要求配建30%的保障房,且拿地后一年内必须开工,否则收回地块。开发商一算账,配建保障房后,利润从12%降到了5%,还得承担工期风险,当天就找王建军要回保证金。王建军急了,去找赵山河想办法,却撞见赵山河正在跟供应商签协同协议——三家供应商代表围着桌子,笑着在合同上签字,嘴里说着“以后国信的代建项目,我们保价保质量”。

更让王建军扎心的是,南巷社区的代建项目开工才一个月,就出了成效。周磊带着施工队优化了户型,把原来的两梯六户改成两梯四户,还在楼下留了老人活动区。张奶奶拄着拐杖来工地看,拉着赵山河的手哭:“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县政府听说后,专门派记者来采访,报道里写着“国信代建,为民办实事”,第二天就有三个县城的政府部门找上门,想请国信做当地的旧城改造代建。

那天下午,王建军主动去了工地。他看着工人师傅们忙着绑钢筋,脸上带着劲——施工队队长告诉他,因为项目竞标拿了第一,后续有三个保障房项目等着他们,兄弟们都想好好干;他又碰到会计张姐,张姐拿着积分表,笑着说“我这个月抓了三次成本漏洞,积了二十分,年底能换不少奖金”。王建军站在工地旁,看着远处正在拆除的旧楼,突然觉得,赵山河说的“慢钱”,好像也没那么差——至少这“慢钱”赚得踏实,赚得有人情味。

赵山河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老王,城东地块的事,我知道你是为了公司好。但咱们国企,得走得稳,走得远。你看这代建,现在有五个县找咱们,以后还能推到全省,甚至全国,这比拿一块地赚快钱,靠谱多了。”

王建军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有点凉,却让他心里的浮躁慢慢沉了下去。他看着赵山河手里的蓝色文件夹,封面的烫金logo在阳光下闪着光,突然明白,赵山河要的不是一时的利润,是国信能长久走下去的路。那天晚上,王建军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写了一行字:“代建不是慢钱,是长钱。”——这行字,后来成了他主动学代建标准的起点,也成了国信代建业务从省内走向全国的伏笔。